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今天(7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智能制造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盛大举行!这一盛会汇聚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众多精英与先锋企业,共同见证行业发展的辉煌时刻。
本届创新奖共有57家企业的66项创新产品/技术参与角逐,最终有30项创新产品/技术+1项“年度创新团队奖”+1项“可持续发展与ESG开拓者奖”企业摘得荣誉。典礼现场,获奖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他们来自智能制造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共同见证了智能制造行业在这一年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顾问李明教授、荣格工业传媒工业资讯及数字产品总监杨琰为获奖企业颁发了荣誉奖项。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顾问李明教授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参与到生产中,这引发了价值观和创新等方面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顾问李明教授在他的演讲中分享道。
据麦肯锡报告,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8亿人口的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机器取代。“我们需要学会和人工智能协同工作。企业需通过创新和技术升级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重视数据的作用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提升产品效率和迭代速度也非常重要。”李明教授分享道。
此外,他还提到,除了4.0工业革命外,企业还应考虑5.0版本的目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韧劲以应对动态变化。“任何操作过程中,标准化是基础,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化。确保思路正确、过程可控以及交付的质量是关键。”
李明教授为“核心部件”类别获奖企业颁奖
李明教授为“核心部件”类别获奖企业颁奖
杨琰女士为“智能装备”类别获奖企业颁奖
杨琰女士为“软件&平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他相关创新产品/技术”类别获奖企业颁奖
杨琰女士为“年度创新团队奖”获奖企业颁奖
随着机器学习和AI技术的持续突破,制造业正经历从生产模式到组织形态的全方位变革。在生产端,AI可以驱动的智能调度系统动态优化生产计划;在决策层面,生成式AI正在重构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凭借VM(VisionMaster)算法开发平台5.0获得评委一致认可,摘得本届“年度创新团队奖”荣誉。
VM由近千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图像处理算子和多种交互式开发工具组成,包含160+个模块工具,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图像采集硬件设备,能够满足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中定位、测量、识别、检测等需求,算法性能优异,能够达到亚像素级别精度。2025年VM迭代至5.0版本,融合工业大模型技术及边缘学习算法,更好应对更具挑战的工业需求。
需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创新奖奖项分类除了传统的智能设备、软件与平台、核心部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他相关创新产品/技术以及年度创新团队这几项,今年还特别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与ESG开拓者奖”,以鼓励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杜尔涂装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摘得该奖项。
杜尔拥有诸多革命性涂装技术,EcoInCure烘房、EcoPaintJet无过喷技术、EcoSupplyP系统、EcoQPower系统等可以助力企业节省能源,减少涂料浪费和化学溶剂的使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此外,杜尔的DXQ数字化软件通过实时数据监控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并提升质量稳定性;其未来涂装车间概念采用模块化工作站和智能物联网(IIoT),灵活适配多样化车型需求,减少生产线冗余和能源浪费。
完整版获奖名单⬇️⬇️⬇️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纵览今年整体的报名情况,不难发现,本届创新奖机器人领域的角逐尤为激烈。整机方面,有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专注不同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参与评选,新松多可焊接系列机器人、节卡AL灵动系列、捷勃特协作机器人GBT-C12A、库卡的KMP1500P自主移动机器人摘得“智能装备”领域奖项;在核心零部件领域,诺万特Aura®P系列光学编码器、ATI8系列重载荷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非夕机器人Grav星擎系列机器人末端力控型夹爪获得“核心部件”领域奖项。
随着特斯拉Optimus试生产线亮相、波士顿动力转型电驱技术,以及中国“十四五”机器人规划的落地,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中,陶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专门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关节减速机也入围本次创新奖。该减速机具有体积小、扭矩大、精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关节。据悉,采用陶世全驱动灵巧手关节模组可让灵巧手赋予整手20+个自由度,单手握力高达25kg,单关节扭矩达3kg,精度更是控制在<±0.015mm。
本届创新奖评选集中呈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多元化创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态势,涵盖AI算法优化、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人机协作等前沿方向。随着获奖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地,叠加创新成果为行业带来的示范效应,相信TA们能为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