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导语:在域控制器测试中,大部分的传感器故障源于数据传输失真。掌握SENT协议仿真能力,已成为车载网络测试工程师的核心技能。本文基于SAE J2716-2016标准,拆解这项“隐形传输标准”的技术本质。
一、协议基础
SENT协议(Single Edge Nibble Transmission,单边半字传输协议),是一种将传感器数据编码成一系列脉冲信号的点对点单向通信协议,用于解决传感器数据传输精度不足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是一种比CAN/LIN更简单、低成本的替代方案。2005年由通用汽车提出,后经SAE标准化,逐步迭代为SAE J2716_2016版本。
📍SENT协议适用于将高分辨率传感器数据从传感器传输至ECU的应用场景。在车上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动力总成的压力监测传感器
底盘转向的扭矩传感器、轮速传感器
车身控制的温度传感器等等。
💡 测试工程师提示:域控测试中需通过SENT仿真验证ECU信号解析逻辑。
二、物理层:极限三线制
SENT协议传感器的引脚定义非常简单,由供电线、信号线、GND组成。其中,SENT信号线是从传感器向ECU进行单向传输的。
⚡SENT协议对于高低电平的要求为:
0~0.5V为低电平“0”;
4.1~5.5V为高电平“1”。
SENT协议传感器引脚定义
SENT高低电平
三、帧结构
3.1 Nibble半字传输
时基单位:Tick(典型值3μs)
Nibble周期范围:
最小值:12 Ticks(传输数值0)
最大值:27 Ticks(传输数值15)
电平规则:>4 Tick低电平 + 其余高电平
3.2 SENT帧结构
3.3消息类型
快速消息(Fast Message) 📌常用
应用场景:高更新频率信号(如轮速)
优势:单帧传输,延迟≤1.5ms
串行消息(Serial Message)
类型:
短串行消息(16帧连续传输)
增强串行消息(18帧连续传输)
是进行有效的数据扩容和安全防护手段,传输过程中需要在连续多个SENT帧中进行“数据提取”,来得到最终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信息。如今在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智驾时代,多帧SENT传输的实际应用较少,分析可能存在两点原因:
1️⃣ 实时性不足:传输时间比Fast Massage长。
2️⃣ 抗干扰脆弱:需连续16或18帧,若任意单帧错误,导致数据失效。
🔍既然用的少,本文也不做过多展开,以短串行消息格式进行梳理(增强串行消息原理相同,传输数据更多),了解多帧传输的数据扩容是怎么实现的。短串行消息格式如下图,从连续16帧中的Status/Com段进行数据获取:
连续16帧的bit3为第一帧为1,后面15帧为0;
连续16帧的bit2为前4帧为报文ID,后4帧为CRC,中间8帧为Data数据。
四、仿真测试
⚙️测试工具:
📚典型测试场景:
将VT2710板卡通道连接到控制器对应引脚,实现相关传感器仿真来测试ECU的对应功能是否可行。可通过ECU发出的报文信号值,或者使用硬件调试器进行变量观测来进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