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以光为刃,智启未来——2025激光加工与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圆满举行

来源:Ringier 发布时间:2025-05-22 318
工业激光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增材制造激光测量与检测激光微加工激光设备零部件光学材料与元件 研讨会报道技术前沿产业动态
在国产替代浪潮和核心零部件不断突破的背景下,国产激光加工设备作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代表,将在未来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荣格希望借助技术论坛的形式,为广大业界同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交流合作,为中国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助力。

5月20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的“2025激光加工与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在苏州汇融广场假日酒店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多个激光产业前沿热点,涉及人工智能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激光装备智能化、锂电行业的激光应用等多个趋势话题,共吸引激光上下游供应商、行业终端用户、高校院所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会议。

 

 

荣格工业传媒总裁刘奕伶女士为大会致开幕辞,她表示,今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变化莫测,自四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激增了各国的贸易成本、打乱了原有的贸易秩序,并对全球产业链和国计民生造成了直接影响。令人欣慰的是,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顺利进行,让中美两国贸易重回正常轨道,对于的世界经贸格局和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上,针对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成为了行业共识。同时,大会还强调,我国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

 

对此,在国产替代浪潮和核心零部件不断突破的背景下,国产激光加工设备作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代表,将在未来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荣格希望借助技术论坛的形式,为广大业界同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交流合作,为中国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助力。

 

 

上午场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光电团队负责人兼首席分析师章日辉在《关税影响下,2024激光产业态势回顾与2025年发展展望》报告中提到,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较2023年略有下滑。虽然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在大环境影响下近几年首次出现下滑趋势,但占比较去年增长0.6%,达到56 .6%。但是随着国内激光器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整个激光产品链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激光器行业洗牌也开始加速。而在半导体、显示器制造和玻璃加工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超快激光市场正在增长。

 

 

主讲人还就美国施加“对等关税”对行业影响做了深入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对行业企业的短期冲击主要是出口受阻和抬高成本,从而对产业链造成成本传导效应;对于中期影响,国内激光企业通过布局东南亚市场和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可以有效实现技术瓶颈突破;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出海,还需要提升技术标准和专利话语权,强调在国际市场上以质量取胜。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激光技术支持部应用工艺经理贺亚龙在《激光在玻璃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报告中提到,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激光器、激光/光学制造装备和光纤器件于一体的国家级革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激光+”定位,深耕核心激光技术,深度融合AI赋能构建智能驱动引擎,持续聚焦激光核心模块与未来光连接解决方案,着力打造“光+AI”融合创新生态。

 

 

当前,公司主要的产品包括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和半导体/光纤绿光/掺铥激光器。随后,主讲人以玻璃上下游产业为切入点,介绍了玻璃加工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和玻璃标识的现实应用。相比传统工艺,采用激光标识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操作简单,玻璃不受外力破坏,加工精度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不同玻璃标识的需求,公司生产的不同激光器可以实现玻璃内雕和外雕结果。另外,主讲人还介绍了玻璃除膜、玻璃除漆、玻璃钻孔的相关应用。以玻璃钻孔为例,杰普特M8 200W激光器可搭配DFM模块,可以调整Z轴焦距,首先定位玻璃下表面并逐步向上抬焦,当焦点抬至上表面时,实现精密钻孔。

 

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思佳在《xEOS+xAPP新型自动化服务新质激光生产力装备的新范式探讨》报告中谈到,公司作为一家专注做激光头和数控软件的企业,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迭代更新。随着激光器成本的不断下探,致使激光加工能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公司认为,将离散制造业的工业流程固化到小程序并且做成生态,已经成为了可能。

 

 

嘉强通过激光头和软件的“A+B”核心产品子系统的搭建,为激光装备行业提供xEOS云边端平台,帮助终端用户加速装备激光化、产线自动化和车间信息化。公司希望将“嘉强鸿xEOS”打造成光电子集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一体融合的智能化平台。开放式的软件系统不仅可以释放设备的所有潜能,还能拉进人机之间的距离,轻松实现控制通讯等功能,让人机之间的交互不再有障碍,显著降低隐性成本。

 

而xAPP基于小程序运行引擎,小程序开发调试工具与小程序开放平台的产品能力,支持业务管理部门、IT 研发部门、数据分析部门、信息化架构部门各自协同开展数字化工作,帮助企业内外不同角色和场景使用管理小程序,覆盖业务端到端全场景,为用户提供操作便捷的小程序使用体验。嘉强希望通过“xEOS+xAPP”组合新范式,为下游用户更好地赋能,为激光加工提供无限可能。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卫东在《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和展望》报告中,从新能源汽车当前的市场趋势作为开场,并讲到汽车车身材质的发展历程。未来,多材料将成为车身的主流发展趋势。谈及激光工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主要有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检测、激光3D打印。其中,激光焊接可以在不同钢板之间实现分子层面的无缝对接,提升车身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对于未来展望,激光加工技术的深度集成与智能化是一大趋势,激光焊接可将车身强度提升30%,并减少材料使用。未来,随着多材料焊接技术的成熟,激光焊接将进一步推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模块化集成技术可以使激光技术与3D打印、机器人技术结合,构建智能工厂。另外,激光技术的低能耗和低材料浪费特性,契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陈长军在《激光增材再制造在飞机、燃气轮机上的应用实践》报告中谈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是当前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竞争的重要战略制高点,被誉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两机”产业制定重要战略部署,对我国飞机制造与航发产业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受飞机数量增加与航空发动机研发资金增多等因素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行业加速发展。未来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对此,行业亟需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激光修复技术。期间,陈教授以飞机发动机叶片和燃气轮机涡轮叶片为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损伤形式和激光修复工艺。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华工激光、江苏悦达起亚汽车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杨上陆主任,就“人工智能赋能激光——智能化激光制造装备及工艺研究及应用进展”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江苏大学教授陈长军担任圆桌论坛主持。华工激光产品部门产品高级经理王熙泽从设备端的角度,阐述了当前公司设备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以及相关的产品介绍。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杨上陆主任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在激光工艺上的具体应用主要是预测质量和质量检测,但如何实现多传感器之间的融合,还是当前行业需要克服的挑战。有效数据、强大算力和灵活算法,只有当三者有机结合之后,才能让人工智能发挥其真正的优势。

 

 

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技术总监钱光辉表示,算力和算法的底层支持是芯片,也是实现AI技术的灵魂。在激光工艺中应用AI技术,主要可以帮助主机厂解决人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问题。公司现在已经尝试在装配、打磨,上下料阶段使用AI技术。将3D激光扫描应用于汽车的四门两盖装配精准度,通过数据分析和标准数据对比,精准自适应地实现每台车的精准装配。视觉系统和3D激光扫描,通过人形机器人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

 

 

下午场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焊接专家王润在《锂电制造中的焊接应用及品质控制挑战》报告中谈到,从消费级电池到动力电池再到储能电池,焊接技术在电池制造中涉及安全、成本等方面,其重要程度日渐凸显。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不好,将会导致虚焊、裂纹、气孔等问题就会深埋在产线和每一颗电芯当中,这些缺陷可能导致电池出现短路、漏液、起火等危险情况,进而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池制造是大型新兴行业,而电芯设计会产生不同的组装制造工艺路线。主讲人以方壳电芯焊接加工为例,介绍了在组装阶段的激光焊接工艺。在顶盖铝壳封口焊接的案例介绍中,国内某电芯公司在应用激光焊接一批方壳电芯的顶盖焊接上,因激光焊接工艺参数问题,导致产品出现大量爆点、针孔和虚焊等缺陷。

 

另外,激光加工铝合金高反材料时,经常会因光束反射导致激光器报警,并且造成设备停机。对此,主讲人介绍了“负离焦”调整工艺方法对方壳电芯激光封口焊接的提升作用。谈及未来发展,王工认为锂电制造的焊接技术将面临更高功率、更多热输入控制的挑战,而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以及智能算饭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激光焊接的可靠性。

 

深圳星言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海微在《高功率纳秒绿光激光器在线路板领域的应用探讨》报告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及核心产品。成立于2022年的星言通科技专注高端固体纳秒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出品的激光器产品均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产品。在主讲人看来,对于激光器而言,稳定性是比指标更重要。

 

 

目前,公司产品涵盖266nm、355nm、532nm、1064nm等波段,且每个波长都有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不同脉宽的产品。当前,激光应用在电路板行业发展迅速。公司固体激光器产品具有高度数字化、POS精密控制、电光相应时间短等特点,完全满足行业需求。

 

针对钻石和金刚石行业,公司研发的35W@15K钻石切割绿光激光器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24小时测试的功率波动仅为0.194W,波动率<0.5%。随后,主讲人以公司高功率纳秒绿光激光器为例,介绍了其在电路板领域的应用,当前有50W、60W、80W和100W四种功率段供客户选择,紧凑式设计方便客户后期集成。同时,袁总还预测纳秒绿光激光器将在半导体、3C消费电子、3D打印和碳纤维加工行业,都有很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杨上陆主任在《激光焊接汽车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报告中指出,汽车产业经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材料和制造工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汽车材料已经从钢车身、铝车身发展到当下的钢/铝混合车身,并且,超高强钢(1500Mpa-2000Mpa)在白车身上的使用率也逐步提高。因此,热成型钢的引入也带来了材料连接的工艺挑战。如何保证热成型钢的优异拼接,才是汽车制造安全的关键所在。

 

 

经主讲人介绍,目前在热成型钢加工方面,主要分为材料本身和焊接工艺。镀层铝元素进入焊缝后,将形成脆性相、弱化相,造成产品缺陷。针对铝硅涂层热成型钢焊接,上海光机所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了独特的焊丝设计及激光拼焊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研究团队设计多元合金焊丝,通过独特元素组合抑制镀层铝元素的影响,在保留原始镀层的条件下,直接激光填丝即可获得高性能接头,获得了国内多家车企的肯定。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部门高级经理王熙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激光应用》报告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公司的部分产品。其中重点介绍了在光伏和锂电等新能源行业,公司推出了像极片切割、刻码,极耳软连接焊接、顶盖封口焊接、注液孔封口焊接,以及模组自动化整线等相关智能装备和自动化产线。

 

 

随后,王经理就电芯组装段、PACK电池模组焊接线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讲解和介绍。这些产品,集中体现了华工激光针对新能源行业痛点所实现的工艺突破,为行业客户提供了“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的丰富选择。

 

广州空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玄洪文在《面向先进制造的高性能高平均功率飞秒激光技术研究》报告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不同飞秒激光器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场景。期间,主讲人对比了四种高平均功率超快激光技术。其中,薄片放大技术的优势在于散热效果好、色散小、支持高光束质量、高功率、短脉冲,但泵浦耦合差、自吸收、工艺复杂。而光纤放大的优点是紧凑方便、稳定性高、散热较好、光束质量高,但单脉冲能量低、脉宽长、对比度较差。

 

 

对此,研究所和实验室针对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取其长补其短,研发出多款新型飞秒激光器。如全固态飞秒激光器、超快碟片激光器、红外飞秒激光器等,这些产品的波长从10nm-5μm,覆盖从X射线、紫外、到中红外不同波段,为各类工业应用提供了多种选择。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激光加工
聚集工业激光加工领域的丰富资讯,涵盖前沿激光技术和工艺在金属、航空航天、3C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