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4月的北京,春风和煦,繁花盛开。4月21日上午10点,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主办方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予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多种因素影响运行质量表现出分行业间和企业间分化明显的趋势。在“两新”“两重”等政策实施的拉动下,金切机床、成形机床、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等分行业实现增长。2024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为2049.6亿元(287.8亿美元),同比增长5.1%;消费额为1855.9亿元(2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进口54.9亿美元,同比下降9.9%;出口82.1亿美元,同比增长5.6%。但是,磨料磨具分行业下滑明显,2024年机床工具全行业整体营收较2023年有所下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凭借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需求支撑,伴随着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纵深推进,以及政府对“两新”政策和“两重”项目的加大力度实施等,我们有理由继续看好2025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
CIMT 2025以“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之路。那么各大展商又是如何诠释这一主题的呢?
机床篇
在本次展会中,科杰技术高度重视并精心准备,带来了7款涵盖多个领域的创新产品,主要聚焦于高速加工中心、石墨加工机床、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针对特定行业的定制化设备。“高速加工中心专为高精度、高效率的五轴加工而设计,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复杂零部件的加工。石墨加工机床则针对石墨材料的特性进行了优化,不仅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的高精度和高效率,还通过提升机床的密封性和动态特性,有效解决了石墨加工中易出现的崩边、碎裂等问题。”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刘春生强调,这些机床的密封性和动态特性要求极高,科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确保了机床在加工石墨等硬脆材料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了汽车、模具、半导体等领域客户对高品质石墨产品的需求。
刘春生
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
科杰技术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借助AI大模型,普通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直接控制机床的运行,无需复杂的编程技能,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这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此外,科杰技术还展示了智能化的刀具管理、切削液控制和排屑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现长时间无人工干涉的自动化生产,满足客户对于高效、稳定生产的需求。
此次展会,宇环精研此次展会带来了多款新品,主要围绕特殊行业需求和市场热点展开。其中的高精度磨削、研磨抛光解决方案尤其引人注目。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机床制造、汽车部品、船舶工业等领域,具有高精度及高表面质量要求的零件加工。湖南宇环精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磨削研究所所长唐湘平表示,这些设备以卓越的性能和精度使其在军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唐湘平还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大尺寸晶圆高效精密研磨抛光技术。他指出,随着三代半导体的火热,大尺寸晶圆的需求日益增长。宇环精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成功研发并推出了针对 8 英寸晶圆的高效精密研磨抛光技术设备,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这一设备的开发基于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从设计到验证再到量产,虽历经两年时间,但其背后是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持续的技术投入。”
唐湘平
湖南宇环精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磨削研究所所长
唐湘平指出,宇环精研今天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基于长期的技术迭代和积累。公司深知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在技术研发上不遗余力。从传统的 3C 领域到如今的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宇环精研始终紧跟市场潮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碳陶刹车盘加工难题,开发了自动化研磨设备,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在机器人领域,公司推出的拉床设备专门用于减速机内齿的加工,其精度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器人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张俊宇
湖南金岭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金岭机床在展会上的展品之一是公司最新推出的赫尔曼HGC650W五轴加工中心,这是公司旗下赫尔曼精机针对航空航天、模具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精心研发的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该设备集成了先进的床身结构设计理念与精密的多轴联动机构,能够满足复杂曲面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需求。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机械加工领域,更在新能源、航天等新兴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加工精度达到了亚纳米级,这种高精度的加工能力是许多普通机床难以企及的,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公司在军工领域也得到了验证和认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和定制化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金岭机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变化,并积极投入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湖南金岭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张俊宇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控制系统正是基于先进的AI算法开发而成。“这种自主研发的系统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开放的操作平台,让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生产定制需求完成量身定制专属的主轴方案、转台方案和系统方案。”
刀具篇
本次展会上,澳克泰带来了多款高性能新产品。这些产品集合了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旨在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王总介绍说:“例如,采用新一代涂层技术的钢件车削AP152/252P系列刀具,以其卓越的切削速度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采用超细晶粒碳化钨基体搭配新开发的PVD涂层的高温合金加工牌号AP010S刀具,以其更高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成为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理想选择;全新的AO12方肩铣刀则适用于更多种材料加工;同时在高精密小零件行业持续深拓,推出了AP100U材质高精密切削刀具。整硬刀具方面,推出不锈钢/难加工材料整硬钻头系列和整硬铣刀系列。
王正亮
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销售副总
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王正亮表示,公司通过信息化战略部署,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澳克泰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各项经营、生产指标数据统计及预警。同时,公司还开发了生产、销售、管理各环节的移动平台办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公司不断完善销售服务网点,在市场集中地区建立子公司和项目中心,深入欧洲及东南亚等市场,把握市场脉搏和用户需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技术支持和项目服务。
赛利在 PVD(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掌握着先进的HiPIMS(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该技术融合了传统溅射涂层与电弧技术涂层的优势。凭借这一技术,赛利在工业化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端。
在CVD 金刚石技术方面,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呈迅猛增长态势,尤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飞机制造以及军工航空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赛利的CCDia®系列金刚石涂层,采用独特的晶体金刚石与纳米金刚石交替复合技术,形成特殊结构,使其在加工高精度、高难度材料时游刃有余,能够切实解决客户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赛利不仅在技术研发上表现出色,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涂层解决方案,例如,在大飞机制造领域,由于其对刀具的效率和寿命要求极高,赛利的涂层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刀具的性能,满足客户的严格要求。
此外,赛利还针对中国市场的一些特色应用进行了研发和创新。在3C行业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中,赛利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了适合这些领域的涂层工艺。
张建明
赛利涂层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最新推出的Multi涂层产品基于HiPIMS技术,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使其在加工钢件时的通用性更强,能够在30-50HRC的加工范围内提供优异的性能。”赛利涂层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明表示,Multi涂层是对赛利现有涂层技术的一个有力补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赛利还针对PCB刀具推出了专门的涂层应用方案。由于中国在全球PCB加工领域占据了70-80%的市场份额,这一方案具有重要的市场意义。通过PVD或金刚石涂层技术,赛利能够有效提升PCB刀具的使用寿命,满足客户对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测量篇
在CIMT 2025,马波斯的展台集结了机加工行业多重工艺领域的数十件尖端仪器产品,在为现场观众提供丰富方案选择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其在高效精密检测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马波斯中国区总裁Riccardo Budriesi介绍了两款备受瞩目的新产品——NCGR 纳米厚度测量仪和HORIZON 多层厚度干涉测量仪 S1。这两款产品均为光学传感器,专为半导体和薄层测量等特定加工工艺设计,显著扩展了马波斯在超精密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传统上,马波斯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机械部件的测量,而此次推出的新产品则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高科技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Riccardo Budriesi
马波斯中国区总裁
Riccardo Budriesi表示,NCGR和HORIZON两款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超高精度的测量能力,能够达到纳米级的测量标准。这对于机加行业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测量方案,满足特殊需求。例如,马波斯HORIZON测量方案可搭载不同的光源,满足特定薄膜类型和薄膜厚度的测量要求;并且能够非接触地测量电子和机电产品组件的厚度仅数微米的不同材料。此外,其还能够整合到复杂的生产系统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此次展会,形创·中国重点展示的HandySCAN 3D 系列系列扫描仪,在去年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在精度上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在扫描效率方面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尤其适用于大型工件的检测。这款扫描仪能够高效识别大量目标点,即使在小空间或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卓越的性能。
徐钦
形创·中国技术&运营经理
此外,形创·中国还推出了一款名为sheet metal add on的软件插件,专为钣金件检测而设计。这款插件解决了传统扫描仪在钣金边缘和孔位检测方面的痛点,能够在较低分辨率下保证高精度扫描监测,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为客户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成为行业内的一个亮点。
在谈到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时,形创·中国技术&运营经理徐钦表示,形创一直致力于将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产品中,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公司在AI技术的应用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处理大型工件时,传统的扫描仪需要识别大量的目标点,这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形创通过AI算法,能够快速识别并处理这些目标点,大大提高了扫描效率。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还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徐钦表示。目前,形创在AI技术的应用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产品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表现出色,为客户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趋势篇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部部长冯义超认为:“近年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精度、高性能刀具的需求显著增加。华锐紧跟行业趋势,针对这些领域开发了多种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为减速器、丝杠、电机,以及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加工提供了高精度刀具,满足了行业对小尺寸、高精度加工的严格要求。同时,在低空经济领域,则推出了适用于铝合金、高温合金及复合材料加工的刀具。
冯义超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部部长
在过去,加工铝合金可能是硬质合金直接磨出来就可以使用的这类刀具(没有涂层)。现在我们也开发了一种自带‘极薄涂层’的刀具,在保持切削的锋利性同时,加工效率会提高很多,能真正助力这一领域零部件制造商提升加工效率与质量。”
他特别提到,其实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零部件加工与汽车零部件,在材料、工艺,加工设备的需求上非常相似——基本上,它们的整个工艺链条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人形机器人的零件产品本身需要的精度更高、零件更小、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可以预见,不少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厂都会很快地转向人形机器人的赛道。这从像恒立液压、长盛轴承、五洲新春等这些企业近来市场表现可见一斑,这些企业的传统业务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但目前他们正在切入人形机器人。”
“基于这些客户的转型,我们整个的刀具配套也要跟得上。”冯义超如是说。提及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丝杆零件,他表示其难度点在于“滚道”的加工,可能是螺纹,也可能是齿轮加工。因为目前整个我们零部件的制造还没有量产,国内确实也处于卡脖子的状态,各个厂家也是在探索工艺该怎么做——以齿轮加工为例,通常有包括车削、铣削,轧制或者磨削不同工艺,各厂家现在在打样阶段可能普遍采用磨削。而从刀具配套商的角度来看,未来还是在车削、铣削的方向,这是考虑到从加工的效率、精度,甚至考虑到后面的批量生产。
来源:荣格-《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