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随着2025年初法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密集出台针对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监管政策,这场化学品监管的“风暴”已然来袭。PFAS作为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提升防水、持妆等性能的物质,其安全隐患和环境影响正引发全球重视。而面对这一波全球监管升级,中国化妆品产业链又将何去何从?本文将分析探讨全球PFAS监管态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远影响。
全球范围内PFAS监管措施不断升级
2025年2月,法国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5-188号法案》,明确禁止自2026年起在化妆品、纺织品和滑雪蜡等消费品中使用PFAS。该法案不仅限制产品使用,还对排放PFAS的工厂征收每公斤1000欧元的环保税,同时要求将PFAS监测纳入饮用水水质标准。这是欧洲国家中首次以法律形式全面限制PFAS在多个行业中的使用。
紧随其后,2025年3月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ECCC)与加拿大卫生部共同发布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PFAS风险管理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标志着加拿大在系统性管控“永久化学品” PFAS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报告》提出分阶段限制PFAS的战略,计划将所有PFAS列入《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案》毒性清单(CEPA Schedule 1, Part 2)。该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消防、食品包装、纺织品与化妆品等领域,并要求企业将使用数据报送国家污染物排放清单(NPRI)。而根据《措施》,加拿大计划将大部分PFAS列为有毒物质,并采取分阶段措施限制其使用,同时要求相关企业或个人积极提供持有的信息以支持科学决策。
欧盟方面也在行动。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环境负责人透露,欧盟委员会打算提议禁止在消费品中使用 PFAS 或“永久化学品”,但对必要的工业用途可予以豁免。此前,德国、瑞典、丹麦、荷兰和挪威已联合提交针对PFAS的提案,涵盖超过10,000种物质。
在美国,虽然尚无全国统一禁令,但多个州已单独立法。例如,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无毒化妆品法案》,自202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包括某些PFAS在内的24种物质。缅因州则更进一步,要求所有PFAS使用必须备案,并计划到2030年全面禁止。
此外,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陆续开始制定本国PFAS管理策略。新西兰环境保护局也宣布,将从 2026 年12月31日起,禁止进口或生产含有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化妆品,以减缓这些“永久化学物质”对水源和生态的长期危害。
全球为何掀起PFAS监管风暴?背后的环境与健康警示
PFAS为何成为众矢之的?关键在于其稳定的分子结构使其难以被自然分解,因此也被称为“永久化学品”。这一特性虽然使其具备出色的防水、防油和持久性能,但也造成其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多个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某些PFAS物质可能导致内分泌干扰、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抑制,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仅PFOA和PFOS两种PFAS物质,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98%的成人体内可检测到其痕迹。
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PFAS通常用于防晒霜、粉底液、眼线笔、睫毛膏等产品中,以提升其防水持妆能力。然而《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期刊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市面上超过一半的“长效持妆”类产品检测出PFAS成分,部分未在成分表中列出,构成了潜在的隐性风险。
监管的加强对于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推动革新的动力。首先,这将倒逼企业加速研发可替代材料,如天然植物提取防水剂、生物基聚合物等,其次也有助于构建更安全、透明的消费生态系统。从长远来看,消费者对“无毒、安全、绿色”产品的偏好将进一步推动品牌向绿色供应链转型。
中国如何应对PFAS监管潮?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尚未对PFAS出台全面的专门性法规,但监管框架已逐步建立。2021年起,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进行了修订,其中已将PFOA等部分PFAS列为禁用物质。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新污染物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将PFAS列入优先控制新污染物名单,并计划对其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
在出口导向方面,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国,拥有大量出口北美、欧盟的企业。一旦目标市场实施PFAS禁令,将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构成实质性影响。因此,面对全球PFAS监管的趋势,中国企业不能仅满足于国内标准,更需提前适配国际合规要求。建立绿色原料数据库、加强替代技术研发、优化供应链结构,将成为未来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同时,中国化妆品行业也正在经历从“配方透明”向“绿色配方”过渡的转型。以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国货品牌为代表,其在近年纷纷朝着“不含防腐剂、不含刺激物、不含氟”方向,迎合新一代消费者对清洁美容(Clean Beauty)的需求。
此外,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也推动行业标准建设,鼓励企业淘汰高风险成分,优先采用可降解、低残留原料。
结语:
绿色转型已至临界点,PFAS监管是一场产业大考。PFAS的全球监管不仅是一次法规变革,更是对化妆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体检。无论是法国的全面禁令,还是加拿大的分阶段控制,抑或是欧盟的大范围立法趋势,都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环保合规将成为企业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中国作为全球化妆品产业的重要一环,唯有主动作为,提前布局,才能在这场产业大洗牌中占据先机。绿色供应链、清洁配方、安全合规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焦点,也将决定谁是新一轮全球市场格局中的赢家。
参考资料:
法国正式通过PFAS限制法案,化妆品、纺织品成主要管控对象 - Reach24h
加拿大全面升级PFAS管控措施,消防、化妆品、食品包装等行业将受限 - Reach24h
EU plans ban on 'forever chemicals' in consumer products - Reuters
欧盟新法规:严格限制食品接触包装中PFAS含量 - Cirs
新西兰将于 2026 年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永久性化学物质”(PFAS)- 荣格个人护理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Age-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exposur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3.9
Fluorinated Compounds in North American Cosmetics - ACS Publications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 国办发〔2022〕15号
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生态环境部网站
来源:
编辑:Candy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