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巴斯夫:以创新材料解锁汽车产业绿色未来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25-05-07 102
汽车制造材料与轻量化 产业动态
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材料创新无疑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作为全球橡塑行业的盛会,宛如一座汇聚前沿科技与创新思维的灯塔,为汽车材料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搭建起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在这场盛会上,巴斯夫凭借一系列突破性的汽车相关创新成果,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引领着汽车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材料创新无疑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作为全球橡塑行业的盛会,宛如一座汇聚前沿科技与创新思维的灯塔,为汽车材料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搭建起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在这场盛会上,巴斯夫凭借一系列突破性的汽车相关创新成果,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引领着汽车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兼顾轻量化与可持续

 

巴斯夫与现代起亚集团的合作成果——起亚EV3 Study Car概念车在展会上惊艳亮相。这款概念车是双方共同研发的结晶,通过在塑料、纺织品、轮胎和钢材等方面应用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提升车辆的性能、设计和功能,并减少环境足迹。在车身的多个部件和组件中使用了8种来自巴斯夫的可持续材料,成为汽车可持续材料应用的典范之作。

 

这些材料解决方案包括 Ccycled® 和生物质平衡的工程塑料(Ultramid® 和 Ultradur®)、生物基和 Cycled® 聚氨酯(Elastoflex®)、在超临界发泡(SCF)中应用的聚异氰脲酸酯(PIR)Infinergy® 赢飞力® 发泡热塑性聚氨酯(E-TPU)、生物聚氨酯合成革(Haptex®)以及水性粘合剂(Acrodur®),这些材料的使用为整体碳排放的减少作出贡献。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巴斯夫积极响应车企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除了起亚EV3 Study Car概念车所使用的可持续材料外,巴斯夫还与TE共同开发了采用化学回收材料的新型汽车连接器,大幅降低了碳足迹和碳排放。

 

展台上,另外一款与安徽威尔低碳技术有限公司(WAL)共创的商用车气罐格外引人注目。这款气罐采用了巴斯夫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Ultramid®聚酰胺制造,为商用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轻量化变革。与铝制替代品相比,它成功减重达10-20%,而与钢材相比,减重幅度更是超过50%。这一显著优势,对于追求续航里程提升与能耗降低的新能源商用车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此外,气罐的生产过程也更加节能,因为它仅需要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这省去了金属款通常所需的二次焊接工序。凭借巴斯夫创新材料解决方案Ultramid®的优异机械性能,该气罐表现出卓越的刚性、焊缝强度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该解决方案的高耐爆破压力超过50巴(500万帕斯卡),满足应用的严苛要求,并展示了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面对汽车产业对轻量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巴斯夫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轻量化是汽车产业永恒的话题,巴斯夫通过“以塑代钢”的方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除了空气弹簧、仪表板骨架等成功案例外,此次展出的塑料气罐也是“以塑代钢”的又一力作,成功替代了铝制材料,减重超过20%。”巴斯夫负责电动交通业务开发的专家分享道。

 

材料跨越界限,满足多元需求

 

在汽车产业与消费电子产业深度融合的当下,车规级材料与消费电子材料之间的差异与协同发展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巴斯夫副总裁、亚太区特性材料部工程塑料业务负责人苏荣源指出,新能源汽车正逐渐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的家”和“第三个空间”,消费者对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材料应用方面,虽然消费电子类产品在稳定性、外观控制、尺寸精度和装配性能上有较高要求,但车规级材料则需要面对更为严苛的环境挑战。

 

巴斯夫副总裁、亚太区特性材料部工程塑料业务负责人苏荣源

 

例如,车内环境温度范围广泛,可能有从零下40度到正85度乃至更高的温度,同时还会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混动汽油、冷却液、水以及融雪盐等。因此,车规级材料需要具备更好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此外,汽车对耐用性的要求也更高,设计寿命通常要求达到15年或以上,这对零件和材料的质量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在ADAS传感器材料方面,巴斯夫拥有丰富的成熟应用案例。以雷达为例,雷达前方需要使用低Dk、Df的材料,以确保雷达信号穿透时影响最小;而在侧面和后面,则需要采用能吸波的材料,降低外部电子噪音的干扰。这些特殊材料的应用,有效提升了雷达的感知能力,为智能驾驶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此外,随着车与万物互联(V2X)技术的发展,巴斯夫也积极布局相关材料领域。开发出的5G通信相关材料Ultradur PBT,能够保障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为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针对智能眼镜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与汽车的互联需求,巴斯夫的新质聚酰胺材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也为未来车与智能城市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谈及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苏荣源表示,巴斯夫不仅关注原材料价格,更注重系统化降本。“通过与OEM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其对产品性能和成本的综合要求,巴斯夫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采用高性能的高温材料虽然材料单价可能升高,但通过部件整合设计,能够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苏荣源分享道。

 

我们可以看到,巴斯夫以一系列创新的汽车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其在材料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对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巴斯夫也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材料创新的新边界,相信其能为打造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未来出行方式贡献独有的力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汽车制造
为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提供相关资讯、技术和产品信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