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4月2日(美国时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就关税问题发表讲话,并签署了一项“对等关税”政策。从最终结果来看,美国政府将计划对许多国家征收高额关税,包括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对欧盟征收20%的关税,对越南征收46%的关税,对中国台湾征收32%的关税等。
同时,白宫向媒体澄清表示,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是在现有的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的基础上增加的,这也意味着对中国的实际关税税率将为54%。特朗普宣布这一消息后,美国股市盘后大幅下跌。
当前,距离美国发布施行“对等关税”政策已经有一周有余。4月9日,美国政府再度公开表示,针对除中国以外的部分国家,将暂停当日午夜生效的“对等关税”90天。现在,已有超过75个主动寻求与华盛顿谈判的国家,享受商品在未来三个月内仅征收10%通用关税的待遇。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宣布,其将对华税率进一步从原来的104%增长至125%——新关税将在该政令颁布后立即生效。
新关税政策
稍早时候,特朗普在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时对记者强调:“(关税)会从所有国家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我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15个国家、10个或15个国家的传言。”他在4月2日正式启动的这一针对全球制定的关税政策,也被外界视为其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核心举措之一,同时通过关税收入为国内政策优先事项提供资金支持。
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就贸易政策方面表示,希望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新关税,并威胁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60%。针对这一强硬表态,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曾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不少业内人士警告,任何新的关税都会提高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并可能令美国高通胀死灰复燃。特朗普承认,新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美国消费者在短期内面临价格上涨,但他坚称,长期来看,物价将回落,美国整体经济将受益。他认为,这些贸易壁垒将有助于保护美国工业,缩小贸易逆差。
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近几十年,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壁垒的取消,科技革命、产业升级浪潮的兴起,全球化贸易给各国带来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但随着特朗普新一轮“对等关税”政策的开启,世界又迎来了逆全球化时期,对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直接影响是交易成本的上升和物价的上涨。
从目前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来看,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已经于4月5日凌晨0时01分开始生效,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计划将于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但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已经有一些国家尝试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争取了90天的关税缓冲期。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宣称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降低关税。
新“对等关税”政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对全球化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激光企业出海
在上月举行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我们在与不同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国内行业内卷和竞争压力,激光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这些已经出海或计划出海的企业,都寄希望于在更大的市场环境下让国产激光技术参与全球竞争,亮相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出海方面,以华工激光、锐科激光、杰普特、海目星、波长光电等为代表的激光企业,纷纷将目标指向了东南亚市场。从地理位置来看,东南亚市场更靠近中国大陆。以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水平方面落后于中国。这些国家在未来的工业化升级过程中,势必要借助更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加工技术,这也是国内激光企业的优势所在和机遇。
顾波院士也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国内激光企业在出海规划上需要精准定位市场,优先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升级需求(如东南亚、中东欧的汽⻋、电子制造),同时以差异化技术突破欧美高端市场。
观察窗口——越南
多年来,越南成为了多数公司试图避开美国与中国贸易紧张局势的热门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公布的最新关税政策中,美国对越南的关税达到了46%,对柬埔寨的关税达到了49%。为了规避现有关税,之前国内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但外界预计,特朗普对其他亚洲国家征收的新“对等关税”,将对这些企业造成伤害。
自2017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国内部分激光企业陆续在当地建厂、开设分公司,并将供应链迁至越南,使其成为新兴制造业中心。同时,随着越南制造业(汽车、电子设备)对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市场对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为首的先进激光加工设备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激光市场的发展。
在上届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许多公司采取了“中国+”(一个、两个或三个市场)战略,以降低在中国生产的风险。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和低成本无法真正替代,而且替代选择也很有限。于是许多公司选择了越南。据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4年越南的经济增长(GDP)年增长率为7%,是东盟国家中最高的。然而,这一利好导致了与美国的贸易失衡,并使越南在2020年因被指控操纵汇率而受到华盛顿的关注。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主要国家
企业的反应
从目前国内企业的反应来看,大多数激光企业表示此次的“对等关税”对未来公司后续开展海外业务影响不大。其原因主要有不少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不大(不超过5%)。即使是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比如华工科技的光模块产品,也可能获得豁免或主要由客户承担,因此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
长光华芯作为激光芯片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始终坚持核心技术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相反,中国对来自美国的所有商品包括芯片加征反制关税,对公司有利,一是进口芯片成本更高,二是政治风险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更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市场进口替代的决心。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大部分激光上市公司都表示,他们将通过优化全球布局、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式,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有个别企业表示,公司已通过多年以来进行的全球化布局及推动供应链自主以抵御外部风险,未来将加强开拓新市场,密切关注环境变化,保证公司稳定发展。
墨西哥在2023年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
未来影响
二十多年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但墨西哥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其第一大进口国。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2024年的商品价值达4389亿美元。近年来,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转向墨西哥、欧洲、韩国、印度、加拿大和越南,购买汽车零部件、鞋子、玩具和原材料。
美国施行的新“对等关税”政策,对国内激光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目前这个问题很难进行简单回答。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是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台苹果手机或一架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许多国家,这也让关税的深远影响会波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间接增加了隐形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物流运输等)。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激光企业出海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多,似乎可以让这些企业从新政中得以幸免。但综合来看,美国政府重新筑起新的贸易壁垒,全球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格局,包括激光企业在内的制造型企业未来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