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全球汽车行业正迅速迈向电动化,传统“以塑代钢”技术虽已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实现汽车减重,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关数据预测,到2025年,轻量化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有望突破47%,助力车身减重达50%。汽车轻量化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能效的提升,更是对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综合考量。
作为行业创新先锋,泰瑞表示旗下NEO•H系列注塑机以CellSure®微发泡注塑工艺为核心技术,为汽车结构件轻量化应用注入全新活力。
一、CellSure®微发泡技术:满足汽车多重性能需求
普通车用塑料结构件减重已成为行业趋势,但如何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其耐用性和抗压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泰瑞的CellSure®微发泡注塑工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注塑工艺不仅能够实现汽车结构件的减重目标,还能显著增强部件韧性,使结构件强度提升10% - 20%。这一技术突破使汽车结构件在轻量化、安全性和耐用性之间达到了理想平衡,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CellSure®微发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亮点
CellSure®微发泡注塑工艺通过将氮气与塑料充分混合后注入模具,利用压力骤降时气泡成核并生长的原理,使产品内部形成均匀的孔状结构。其技术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轻量化显著:在保证原有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最高可实现15%的减重效果。
高耐用性:产品内部的蜂窝结构使同质量的制品具备更强的耐用性和抗压性。
低锁模力需求:有效降低生产能耗,缩短成型周期,提升产能和效率
▲汽车结构件 使用CellSure®微发泡注塑工艺前后对比
三、降本增效:实现效率与品质双重提升
在成本控制方面,NEO•H550II注塑机表现出色。它通过减少原料消耗和降低合模压力,为客户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过程的整体经济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汽车结构件减重方案配备泰瑞先进的闭环控制技术。设备主体安装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模具平行度。除此之外,增压缸安装四个独立比例伺服阀,能够动态调节锁模力和模具平行度的精密度。注射后模具微开,可实现±0.01mm的微开精度。
▲NEO•H550II二板式注塑机
方案亮点如下:
赋能汽车轻量化:采用CellSure®微发泡注塑工艺,最大减重幅度可达15%。
经济效益高:减少原料消耗和降低合模压力,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为客户降本增效。
高精度生产:泰瑞闭环控制技术,实时监测并调节模具平行度,微开精度可达±0.01mm,确保产品合格率。
穴数:1出2
原料:PP+30%GF
周期:70s
重量:325g,减重10%
在这场轻量化的创新之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更看到了中国智造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崛起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