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中国塑企出海,首“卷”越南

来源:国际塑料商情 发布时间:2024-12-09 717
塑料橡胶改性塑料塑料回收增强塑料材料处理、计量与检测原料及混合物添加剂及母粒 市场趋势
仅以本文,来探讨中国塑料企业在越南市场的机会与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的塑料行业,不仅在产量上独步武林,还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玩得风生水起。然而,在百年大变局时代,整个行业竞争激烈,“内卷”到冒烟,产业链条上每个人都很辛苦,但利润不增反降。逼得业内人士纷纷寻求新的出路,“再不出海,就该出局了”这一句话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业界流行语。这时,越南这位“邻居小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塑业大佬们的心头好。仅以本文,来探讨中国塑料企业在越南市场的机会与面临的挑战。

 

 

越南的诱惑何在?


为何越南会成为香饽饽呢?这片市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该国拥有在地理位置、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宏观经济环境等从微观到宏观各层面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 地理位置的“近水楼台”: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心地带,拥有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漫长的海岸线赋予其得天独厚的海运条件,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运输,便于拓展至东盟乃至更广泛的全球市场。越南自身的塑料产业实力在当下还差强人意,大部分原料、加工设备依赖进口。而越南和中国接壤,中国公司在越南设厂,就像是把工厂开在了自家后院,丰富的塑料原辅材料、成熟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正好能满足越南的需求。

 

©互联网

 

◆ 成本优势的“精打细算”:越南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税收等相对较低,中国公司过去设厂,生产成本降低了,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热度从南部到北部,再到中部,不断地在迁移,目前中部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 政策环境的“绿灯通行”:相比于中国网民在互联上常调侃的“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越南政府对外国投资者非常友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再加上越南兼顾东西方的制度优势,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越来越稳定和透明,对中国企业正逐步变得友好,让中国企业家在那里心里比较有底。


◆ 市场前景的“钱”途无量:越南人口众多(2023年统计数据为1.03亿,全球人口过亿第15国),经济多年以来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速,GDP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第三季同比增长7.4%,预计全年增速可达6.8-7%)。随之,对塑料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 出口欧美的“跳板”:越南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和欧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越南,既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又能将在这里生产的产品以较低的关税出口到这些特定市场,更具成本效益,正是中国塑业拓展版图、挥斥方遒的好去处。特别是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以来,为了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许多中国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成为MADE-IN-CHINA转销美国市场的跳板,越南很好地接下了中美对抗带来的这一波泼天富贵。相信,明年1月特朗普“二进宫”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是大概率的事,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在越南设厂,来规避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60%以上的高额关税和贸易壁垒。

 

中国塑企如鱼得水


越南的塑料及相关产业链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北越地区,尤其是围绕首都河内和海防市的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工业发展后劲比较大的区域之一。这里集中了大量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产业相关的制造企业,如松下、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富士康、三星等。这些企业的需求促进了塑料产业链的发展,对塑料产品的需求较高。南越地区,特别是胡志明市及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工业最成熟、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区域,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家电、鞋业和纺织行业,对低成本塑料产品有较大的需求。与北越和南越相比,越南中部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塑料及相关产业链的集中度较低,但自然资源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大。

 

越南本土汽车品牌之骄傲 - VINFAST ©互联网

 

近年部分中国塑料行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越南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鱼得水,顺风顺水。可以从以下几个成功案例中窥见一斑。

 

案例一:中化塑料

中化塑料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化集团,今年5月在越南海防港设立了海外保税仓库。这是其在越南市场的重要布局,通过该仓库,将出口的聚碳酸酯(PC)等产品集中存储在越南目标市场附近。这不仅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大幅缩短交货周期,还能有效节省物流成本。并且,保税仓库货物在发货前无需支付进口关税或其他相关税费,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下一步,中化塑料将以越南海外仓为起点,加快国际市场的海外网点布局,助力中国中化化工材料海外营销平台业务升级及潜力释放,进一步提升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

 

案例二: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改性塑料生产商,今年7月28日,设在南部同奈省、投资额达8000万美元的全资子公司 -越南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规划总产能达60万吨/年,并与三星、施耐德、松下、美的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业务领域覆盖交通运输、电子电气等。越南金发的定位锁定为东南亚地区规模居首的改性新材料生产基地。

 

©越华驿站

 

除了金发,中国改性塑料行业还有其它企业在越南市场也着高光表现。例如,银禧科技、沃特股份、聚石化学等企业均在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并大部分实现了投产。

 

©海天国际

 

案例三:海天国际

海天国际是全球领先的注塑机制造商和中国行业独角兽,在拓展包括越南在内的海外市场方面也是眼光超前,手笔巨大。早在2011年就在越南平阳省建成了占地超2.5万平米的海天华远(越南)机械公司。据了解,迄今越南华远仍是越南该国唯一的注塑机制造商。随后又在越南设立了河内、海防、胡志明、同奈四个办事处,北宁、隆安两大展厅。去年最后一天,越南海防应用中心落成开业。至此,以南部平阳省、北部海防省为核心,海天在越南建成了“连接南北、通达越南”的服务网络,在这片蓬勃市场形成规模化效应,精准匹配当地市场及客户需求,极大地提升海天在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海天注塑机及相关配套设备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赢得了越南市场的青睐,在越销售额逐年增长,呈断档式领先,其销售和服务模式也是领市场风气之先,成为当地塑料加工企业的首选品牌。

 

案例四: 伊之密

越南市场一直是伊之密公司重点关注、扶持和发展的区域市场。伊之密采取了子公司直营的运营方式,深入分析越南市场日用品、PET瓶胚、化妆品、电动工具、物流和玩具等多个行业的市场需求,为越南客户量身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成功打造1小时响应圈,及时解决越南客户问题,从而实现销售与服务的完美融合。此外,伊之密设立了中转仓库,以加快产品交付速度。


以上中国塑料行业企业在越南取得的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塑料原辅材料和加工装备领域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企业在越南市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为当地塑料行业的升级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功案例还为其他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面临的挑战


而事实上,决定在越南投资大干一场的中国塑企,远不止前述的这几家。似乎哪家中国塑企在越南建厂的脚步稍微慢了点,就会错失大好机会。在今年6月和10月分别于首都河内和经济中心胡志明市举行的两场塑料行业展览会上,中国展商扎堆云集,占比居然都夸张地超过了五成,中文汉语在展馆里简直成为了第一交流语言,中国塑企对越南市场趋之若鹜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但就像一枚硬币总有两面一样,越南市场充满机遇,但并非意味着毫无风险。接下来从非市场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来分析中国塑企在越南市场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 非市场因素
语言文化差异:尽管中越两国在历史文化上有一定的渊源,但在价值观、消费观念、商业习惯等方面仍存在差异。


人员素质:越南人普遍时间观念不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很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是差不多就行,赚的钱只要够基本开销就好。高素质人员在越南是稀缺资源,因此许多中国老板遭遇到当地核心员工跳槽频繁、队伍不稳定的难题,甚至不得不从国内调入骨干,无形中加大了成本。据笔者最新了解到的消息,越南近一两年的人工、地产成本也在看涨,影响着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玩具、制鞋一类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已有企业逐步向成本更低的印尼等国家迁移。


法律法规:尽管越南整体上越来越开放和市场化,但由于政局变化,导致了部分政策也不稳定。越南在税务等方面有许多人为的灰色地带。


◆ 市场因素:
基础设施不完善:所有去过越南的中国人对于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甚至可说是太差。笔者从最大城市胡志明市的市中心去机场居然还没有高速公路可走,公路、铁路、港口等运输设施的建设低水平会增加中国塑企的物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海天国际


竞争对手状况:越南工业基础拉胯,中国塑料行业企业在越南市场主要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性企业的竞争,例如,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品牌、资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吹不黑”,这是每一位冷静的中国塑业人对于越南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所应抱以的态度。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语言文化的微妙差异到法律法规的复杂迷宫,再到应对糟糕的基建、激烈竞争等难题,每一步都是对企业智慧和勇气的考验。尽管困难重重,但正是这些挑战铸就了通往成功的阶梯。唯有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方能在越南塑料产业的蓝海中乘风破浪,开辟中国塑企的新增长点。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塑料工业
在这里,发现国内国际塑料新技术、新观点、新资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