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工博会落幕,汽车行业能得到哪些启示?

来源: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发布时间:2024-11-12 163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与检测工厂管理智能产线物流机器人系统集成 展会报道
收藏
——MWCS 2024 & IAS 2024侧记

在全球工业领域翘首以盼的目光中,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 2024)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8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企业齐聚申城。旗下核心专业展——2024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以下简称“MWCS”)和2024工业自动化展(以下简称“IAS”)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业巨头、科技创新企业以及行业专家,瞄准我国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为推动全球工业的持续进步与革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示范样板。汽车制造行业作为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前沿技术的落地情况可在其中窥得一二。本期特别报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汽车领域,看看MWCS与IAS这两个展会上展出的创新技术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变革,以及产业链上的企业对于所处领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哪些洞见分享。

 

智能装备赋能汽车加工

 

机床产业一直是我国高精尖技术研发的重要领域。目前,国产机床行业彰显出强大的自主创新力与市场活力,正向高端市场转型,尤其在新能源、半导体、电动汽车领域迎来机遇。


本次展会,东海裕祥展出了其全新的ULE系列激光切割机。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其能够实现复杂图案的快速切割,同时保证切割边缘的平滑和精确。此外,ULE系列还具备智能化操作界面,简化了用户操作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安徽东海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沈辉介绍,目前激光切割机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汽车行业中,激光切割机用于切割车身覆盖件、发动机部件和内饰部件,其高精度和快速性确保了批量生产中的一致性和质量。比如制造汽车内饰板,这些面板需要高精度和一致性,以确保完美的贴合和表面处理。激光切割机能够快速高效地生产设计复杂、尺寸精确的内饰板,减少了生产时间,并确保了每块面板的高质量。此外,激光切割技术还允许更大的设计灵活性,使制造商能够根据个人客户的喜好创建定制内饰板,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安徽东海裕祥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4.5个亿的销售额。在被问及公司何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时,沈辉表示,东海裕祥能够实现稳步增长,这背后是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未来钣金加工行业的机会在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定制化生产。随着下游行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对精密制造和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增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关键。针对此,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注重环保和能效,以满足市场对高效、环保、定制化产品的需求。”

 


锐科激光也带来了多款重磅新品,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以旗帜系列的单模环形光斑领域新品3000/6000为例进行了介绍:此款激光器采用全新基模高斯光束模式设计,中心光/环形光的芯径更小,从而得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具备更强穿透能力与更大深宽比,焊接过程稳定性更好,热影响区更小,可以实现焊接过程中几乎无飞溅、改善焊缝成型,能实现高质量高速焊接,同时减少焊缝中气孔、裂纹。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3C电子等焊接领域,诸如动力电池顶盖焊接、正极和负极转接片高反材料焊接、Busbar/电池侧板对接接头焊接等,对标并超越国外竞品。


当前以激光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引领工业领域的新变革。在李杰看来,它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工业创新。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与自动化,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新质生产力还为工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如通过激光技术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加工,VR/AR技术实现远程操作与培训,增强了互动性和安全性。在未来,新质生产力将继续推动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全球工业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在这一背景下,邦德激光以其领先的激光加工技术,再次成为行业焦点。在展会上,邦德激光带来了两款旗舰产品——M系列激光切管机和P系列板材激光扫描切割机,向世界展示了其在激光加工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市场领导地位。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总监李磊介绍,M系列激光切管机凭借其独特的四卡盘双工序并行加工技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该技术打破传统加工中四卡盘单向顺序加工的生产方式,根据整管加工、长工件及短工件加工等不同工况,四卡盘智能搭配,实现了了切割&下料、切割&上料两大工序并行开展、循环往复,自适应复杂多变的加工需求,大大缩短管材加工时间,大幅提升综合加工效率。


这款设备不仅实现了真正的零尾料切割,还通过随动托辊支撑和智能对中技术,将上下料环节的效率提升了30%,同时大幅提升了切割精度。此外,其边切割边上料、边切割边下料的创新工艺,全面革新了工序与效率,使其成为同级产品中的效率之王。


P系列板材激光扫描切割机则以其极致的速度和智能体验引领行业潮流。4G 200m/mim瞬间到位技术,以及激光扫描切割技术,不仅提升了切割速度,还降低了成本。拍照上传板材余料图像,一键搞定余料排版功能也成为展会上的另一大亮点。这两款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覆盖了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本次展会,嘉强带来了黑旋风万瓦级CAT全总线系列A+B(软件+激光头)智能切割和智能焊接的两款子系统打包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智能化个性化的保证,都是基于xEOS开放平台+xAPP工艺生态嘉强鸿的底座开发的。“够好够稳定+够便宜够个性”可能是目前激光行业平民化时代破万卷的“拼多多”良方。


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思佳表示,目前,A+B万瓦黑旋风系列切割和焊接智能子系统主要应用于钣金、汽车、钢构、船舶等行业,推动取代厚板加工的等离子体火焰等传统手段。“既要好+又要稳定+还要特色+更要便宜”是嘉强和OEM厂家的共同追求。(既要+又要+还要+更要)的四要主义,除了涉及切割还涉及焊接,都是以工艺为中心的软硬件差异化机会,需要激光同行的供应链共同努力,生态健康的合作和竞争让激光的大未来可期。


今年以来,嘉强整体依旧保持上升态势,尽管面对国际变局和行业形势的确挑战不断,但是李思佳认为,越挑战越是应该静下来做新产品,温故知新,不破不立。“真正的生产效率不单单是单机,必须是产线,针对特定行业来定制钣金FMS柔性线的软件和自动化系统是未来。这也是我们基于xEOS +xAPP嘉强鸿平台,开始推动K+N套件+行业方案的新品牌镭工的原因,也是创建K+N镭工解决方案事业部的开放+个性之初心。”


柔性“智”造洞见行业未来

 

工业自动化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全球工业新格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工业自动化领域正在迎来一系列新趋势和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工业机器人时代,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更多可能。ABB已将人工智能融入全线业务,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增强AI创新实力,并支持客户提升效率和质量。ABB机器人在展会现场发布了GoFa™ 协作机器人突破性的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选项),同时还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OmniCore™ 、模块化大型机器人IRB 7710和IRB7720。


ABB GoFa™ 协作机器人系列全新推出的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选项),可实现0.03mm的路径精度,与市场上其他协作机器人相比精度提高了10倍,在行业内树立了新标准。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精度,主要适用于一些对路径精度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和金属制造行业。ABB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OmniCore,实现了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的全面集成。与之前的ABB控制器相比,OmniCore使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提升了25%,能耗降低了20%。

 

ABB 机器人展会现场


 ABB全新IRB 7710及IRB 7720模块化大型机器人进一步丰富了ABB大型机器人产品线,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并在可持续经营模式下赋予企业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汽车行业,搭载OmniCore控制器的全新IRB 7710机器人,加上用于冲压自动化的专用功能应用模块,可将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的产出提高至每分钟15冲程,每小时生产900个零件。


微亿智造联袂深度战略合作伙伴捷勃特在机器人展区举行新品发布会,全球首秀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通过柔性装配和智控传球两大示范场景,生动展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高速视觉追踪、轨迹自动生成、精准实时控制等“神技能”。


 作为“AI视觉+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智造解决方案商,微亿智造长期深耕工业制造数智化转型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面对新制造形态下低成本快速切线的需求,微亿智造以“眼-手-脑-云”创新技术架构,成功实现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将具身智能理论应用到工业场景,联合捷勃特推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以期适配更广泛工业柔性智造场景。

 

微亿智造展会现场


 在发布会上,微亿智造董事长兼CEO张志琦表示:创TRON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体,集感知、驱动、控制、算法、云服务等技术于一体,超越传统依靠编程执行任务的局限,可通过实时感知和适应环境,自主分解任务、学习优化并做出决策,高效自主完成任务。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其自适应、自学习、免编程示教等优势特征,可灵活应对如智能质检、柔性打磨、自适应抓取、柔性装配及智能化焊接等各类工业现场的复杂工作,并能在多个工业场景间实现柔性切换,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成为引领并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海康机器人展示了其在2D视觉、智能ID、3D视觉、移动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性产品和方案,彰显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第二代手持读码器IDH9000系列以其高性能、高稳定性和优异的使用体验,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IDH9000系列采用深度学习读码方案,通过双相机结合,实现了大景深读码与极小码读取的无缝切换,满足了汽车汽配、航天航空、PCB等复杂工业场景的需求。此外,优化的照明系统和坚固耐用的设计,使得该产品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


3D视觉引导的焊装上料系统采用新一代高精度、高抗反光的激光振镜3D相机,通过定制化的光学设计和优化的算法,实现了成像质量的提升和帧率的翻倍。轻量化的设计,使得相机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50%,有效减轻了机械臂末端负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搭配RobotPilot软件,该系统能够实现无代码、流程化、可视化的机器人视觉引导应用,为汽车、汽配等行业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海康机器人国内营销副总裁蔡化表示,未来,海康机器人将继续坚持开放共赢,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建设生态,加速各行各业的智造升级。海康机器人将发挥自身在智能智造、智慧物流、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优势,为汽车、3C、新能源、医药等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支撑,共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穆尔电子以其创新的Vario-X模块自动化平台成为焦点。Vario-X是穆尔电子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而开发的模块自动化平台,具有“分布式自动化”“高能效和空间优化”“ 适应极端环境”等优势。它通过分布式伺服驱动器的无缝集成,实现了现场的电流、信号及数据管理,使得所有自动化功能首次实现完全分布式,并且能在零控制柜的环境下实现自动化部件的丰富功能,减少了对传统控制柜的依赖。Vario-X的IP67防护等级(防水/防尘)的坚固外壳,能够简单并排卡入带有集成机器结构的坚固背板中,无需额外保护装置,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承受步进负载。此外,Vario-X还减少了冷却需求,为生产车间释放了更多空间,即使在极端工作条件下,Vario-X也能保持稳定运行,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


以汽车焊接车间应用为例,在使用了穆尔电子Vario-X系统之后,焊接车间省去了大量的气管和过滤系统,整个工装的重量少了一半,省去了现场大量的传感器,从而减少了复杂的布线。整个系统支持数字孪生的应用,大大方便后期的设备维护。在多车型生产过程中,只需调整夹紧参数就能实现不同车型间的切换。因此,Vario-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使用Vario-X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精准设计与优化,提升了工厂效率,真正实现了柔性化生产。

 


穆尔电子元器件(上海)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朱奕表示,作为行业先锋,穆尔电子的分布式安装核心概念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即插即用解决方案、高效通信能力和预配置的IODD文件,不仅简化了设备连接,还降低了安装成本与维护难度。内置多种IIoT通讯协议,使得设备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提高通信效率。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汽车制造
为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提供相关资讯、技术和产品信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