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以安全为基石,汽车“智”造迎接更高质量未来

来源: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发布时间:2024-09-13 170
汽车制造金属成型机床总装与装配工程 会客室
——访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车身二工厂总经理郭东栋博士

当下,正值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进一步融合。值得一提的是,AI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其将改变诸多行业模式,汽车行业从设计、制造等各个层面自然受到了AI技术浪潮的推动,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在加快。

 


“智能制造是一种思想而非一门技术,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车身二工厂总经理郭东栋博士在荣格的采访中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那么如今,在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制造的思想普及得如何?汽车工厂智能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引入对于车身制造有哪些影响?本期会客室,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郭东栋博士就这些话题进行详尽的分享。同时,他也将带我们更深入了解北京奔驰的工厂,看看其在汽车制造领域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智能制造背后的数据安全


汽车正在从典型的代步工具,逐步演变为机电一体化、智能网联化的高科技产品,并呈现出与各大产业相融合的大趋势。以智能网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要素的智能制造转型聚焦全过程数据采集和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实现各业务的高度协同,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大幅提升,推动汽车制造业逆势增长。


“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体现了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中,智能制造的思想正在逐步普及且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郭东栋博士说道,“如果说‘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智能制造奠定了行动纲领,那么如今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加入,则使得智能制造水平加速发展,也使得这种思想内涵更加丰富、迭代更加迅速、涵盖的领域及融合的技术也会更加广泛。”


在工厂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中,数据是“金矿”,那么,要如何最大化发挥数据在生产中的价值呢?郭东栋博士分享了北京奔驰车身二工厂的PAMS平台的案例,“首先,使用集成的数据管理平台来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其次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精华,利用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来提取有价值的见解,这些见解可以帮助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并提高效率。最后,要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响应,快速响应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或异常情况。使用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来预测设备故障,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然而,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等新型事物的涌现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大数据平台会获取很多现场设备的重要信息,包括IP地址、主机名等,甚至包含生产的重要参数,这都是很多非法用户有利可图的目标。非法人员会通过各种网路攻击手段,如渗透测试、社会攻击等一系列行为,获取访问权限或实施恶意感染,从而获利,因此信息安全也需要重视。


关于数据安全,郭东栋博士认为,首先要做好数据分类和风险评估,对数据进行分类,并评估不同类型数据的安全风险。

 

这包括确定哪些数据是敏感的,哪些数据对生产至关重要,以及哪些数据可能对外部攻击者有吸引力;其次要实施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使用强密码策略、多因素认证和最小权限原则来限制数据的访问;最后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未授权访问。使用最新的加密标准和技术来保护数据,并定期更新和打补丁。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选择


数据安全,是汽车制造工厂需要从顶层进行把控的,而具体到汽车本身的安全,北京奔驰又有哪些经验呢?郭东栋博士告诉我们,在车身制造方面,北京奔驰一直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不论是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都力争做到行业标杆。尤其是在被动安全方面,伴随着各种新材料,高强钢的广泛使用,在不断革新加工技术和加工流程。“目前,就我们车身二工厂已经成功交付超百万辆轻量化且高质量的车身。”他分享道。

 


谈及近年来热度颇高的一体化压铸技术,郭东栋博士表示,该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技术,可以用来生产极其巨大的车身件,从而减少车身零件的数量及连接工艺,实现车身生产的高度集成化。同时,一体化压铸能够启发汽车制造商对车身结构设计以及加工过程的新思考、新探索,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相对平整,中地板和后端在发生碰撞时,对于延展性的需求没有吸能部位那么高,是比较适用一体化铸造的部位;同时,作为电动汽车核心组件的电池托盘,也是比较适用一体化铸造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从经济性方面考虑,一体化压铸虽然减少了零件的数量,但是减少零部件本身并不是完全具有经济优势。“我们应该将制造和材料成本、投资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从轻量化方面考虑,一体化压铸并不能使汽车本身变得更轻。一个大的部件需要相应的壁厚,同时也难以实现局部的强度调整。在很多情况下,经典的金属钣金结构是可以做到局部调整的。而钣金件的制造成本相对来说更低,相应的连接技术也可以很好地实现自动化。”他表示道,“一体化铸造技术的选择,车企更应立足于本身需求,从全盘去考量是否使用。”

 

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地“卷”


近年来,中国汽车获得了许多不错的成绩:2023年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接近六成;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第一;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0%,提前11年完成国家制定的目标。这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卷”不无关系。“卷”为中国汽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一种竞争,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适度“内卷”有利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看,要警惕过度“内卷”以及由其引发的行业乱象。过度增加的配置、眼花缭乱的功能是用户刚需还是车企为卷而卷,值得深思。价格要便宜、功能还要卷,无限制地让利让本有可能让汽车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不少行业乱象也开始出现。例如技术抄袭、水军盛行、偷工减料等。


“‘内卷’应该是性价比以及由此催生的产品品质的推高,而不是简单的堆料或者打折。”郭东栋博士表达了他的看法,“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契合市场的产品和引领潮头的技术,或许才是企业活到最后的关键。”


而新质生产力或许是平衡“卷”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种解法。在郭东栋博士看来,对于汽车制造来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其特点是利用创新驱动技术突破,关键在于高效优质的发展路线,本质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搭建人才培养体系。


汽车行业作为国家基础工业的基石,其生产制造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领域。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都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例如,北京奔驰车身二工厂的数字化创新架构,就是基于SQDCM数据流和工作流程闭环,在实用性和创新性两个方向探索,并且从创新培养、大数据开发、智能研发三个阶段逐步提升,从而形成一个高效优质的发展体系。


对于汽车制造的未来,郭东栋博士认为,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更多资源在重点领域上,尤其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鼓励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和推广;其次要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整车企业需进一步提升订单柔性化生产的能力,包括基于订单的排产流程和工具优化、“插单生产”等业务流程的设计、设备模具夹具检具的柔性化等;最后,要关注市场需求与发展,深入分析市场趋势,洞察用户需求变化,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汽车产品。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国汽车制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汽车制造
为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提供相关资讯、技术和产品信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