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标普信评发布研究报告《中国化工企业大而不强,发展重在提升“含金量”》。作为标普信评中外龙头企业对比分析系列之化工篇,研究分别从上游石化、中游化工品制造和下游特种化工领域选取了样本企业,覆盖整条化工产业链,通过对比中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中国化工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标普信评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晚于欧美国家,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也稍显落后,中国化工企业未来发展路径是沿产业链向上游拓展油气资源、向下游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购重组或成为中资企业重要的扩张方式。
在上游石化领域,中外企业的差异源于资源禀赋、市场垄断地位。外资巨头的油气资源遍布全球,但在下游市场垄断地位一般;中资企业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与北美、中东等地相比,开采成本较高,但在国内市场垄断地位突出,盈利稳定。我们预计中资企业将继续通过海外收购提升油气资源品质,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在中游制造领域,国内企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多集中在某些细分赛道,多元化程度偏低,产品以基础化工原料为主,“含金量”有待提升。相比之下,国际同行发展历史较长,其间经过多次行业整合,收入规模大、产品类型多元,并且掌握更高端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附加值更高。我们预计,中资企业将效仿国际巨头的发展路径,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布局,通过研发、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程度。
在下游特种化工领域,中外企业差距最为明显。外资企业凭借长期的技术、经验和资本积累,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中资企业基础薄弱,虽然通过海外并购在种子、植保、蛋氨酸等少数产品领域实现了突破,但在许多细分行业仍处于空白。由于特种化工领域的突破需要长期积累,短期“白手起家”难以做大做强,或成本不经济,预计中资企业未来将继续走海外并购的发展路线。但是并购重组将导致企业债务和财务风险上升,须加强流动性管理。
本报告不构成评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