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合成生物学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结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包含DNA合成、基因编辑、生物电路设计、合成细胞构建等关键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为食品、美丽、健康、材料等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如何把握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带着这些问题,5月31日,由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举办的Global Tech Network如约而至,以“生物科技x未来生命: 引领美丽健康绿色发展新范式”为活动主题,吸引众多专家学者、技术大咖、大型企业、科创新星,以及国际机构、投资人等齐聚上海张江国创中心,从不同视角解读前沿生物科技,展示合成生物技术赋能产业创新背后无限的想象力、热血与激情。
在开放式创新中,探索合成生物的协作塑造
“开放式创新”概念的提出和践行已步入第21个年头,其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璞跃中国生物科技和食品行业总监卿熙雯带来了《合成生物:在“开放式创新”话语的背景下,探索“协作塑造”的可能性》主题演讲,分享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独特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食美安产业方大企业和合成生物企业超越传统技术边界,引入外部知识、技术和创新力量,同时向外输出未被充分利用的创新,实现了产业链上的多方共赢。
通过全球知识共享和跨界合作,开放式创新极大地加速了合成生物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转化。卿熙雯表示,作为世界领先的加速器,璞跃中国希望能够在合成生物的产业,利用开放式创新的经验,联合研发及概念验证验证的路径,能够更快的帮助初创企业、大企业结合合成生物,实现第二曲线的增长。
合成生物发展至今已迈入关键产品交付验证时代,开放式创新引入和结合外部资源,形成全栈式创新外脑,助力合成生物企业跨越实验室研发到工业量产的“死亡谷”挑战,完善“政策+产业+大企业+初创+科研”链条,推动国内合成生物制造向世界构造格局引领地位。
医药转型大健康?生物科技新引擎!
药企在传统生物技术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转型升级对企业自身和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合成生物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和高度定制化的特点,为药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和创新路径。传统药企如何通过这项技术优化药物生产过程?合成生物技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个性化医疗产业?如何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加速创新推动药企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璞跃中国基金合伙人朱晓雯主持的“医药医疗企业转型大健康,生物科技新引擎”圆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副教授石毅、翰森制药中枢神经事业部市场总监杨洋和东富龙科技国内营销事业部市场总监郭尚旭,结合各自在行业的深厚认知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深入探讨了生物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以及合成生物技术在药企向大健康领域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意义。
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生物遗传信息,优化生物过程,提高药物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实现绿色生产。合成生物技术还支持个性化医疗,根据患者需求开发定制化药物和治疗方案。此外,它促进了药企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拓展了业务边界。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加速创新,合成生物技术为药企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健康产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推动社会健康和福祉的提升。
前沿技术商业落地,引领全球城市创新
活动中,璞跃中国城市创新总监周涵洋宣布启动合成生物创新城市加速计划。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中,城市政府的引导极为重要。政府通过支持大企业开展创新转型升级,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同时为产业创新平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城市加持的作用下,合成生物产业将构建起创新新模式,推动各方转化产业创新成果并实现变现。该计划旨在打造一批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创新城市。这些城市将成为生物技术创新的高地,吸引全球人才和资源,推动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四大场景对话,探索合成生物应用新范式
接下来的环节中,来自食品,健康,美丽,材料四个场景的大企业和初创企业展开了1对1对话,探讨生物科技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食品场景的对话聚焦于“生物魔法,敲开食品科技新大门”。生物科技和知识图谱的结合,利用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组学分析理解复杂的生物网络,为解决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如充分挖掘原料功效、提高研发效率,助力未来食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对外创新副总监楼田园女士和元星智药CEO王梅杰女士将对此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生物科技和知识图谱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考,为我们敲开生物技术新大门,找到更多食品领域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
健康场景对话聚焦于“多组学翻译人类健康编码,长寿科技实现普惠之路”这一前沿议题。在对健康进行更广更深的解码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工程和科技被囊括了进来,涵盖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通过多组学领域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解码人类健康和长寿的复杂机制。赫力昂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营养健康和口腔健康创新研发高级总监Scott Beaudry与Regenerative Bio的国际事务总监陈玺,展开了深度对话。他们围绕生物科技在消费者健康产业中的创新应用,分享了行业共性问题、痛点、需求和科技方向,就如何将尖端生物科技转化为普惠型健康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美丽场景的对话以“功效护肤‘大摸底’,技术融合‘拼乐高’”为题,深入探讨了功效护肤领域的技术融合新模式。通过“大摸底”式的深入研究和“拼乐高”式的模块化创新,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肌肤需求,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护肤产品。优时颜联合创始人叶睿和中科欣扬研发负责人张岩峰,展开场景对话。他们围绕美丽护肤行业所存在的共性需求,研发中的瓶颈和难点,分享了他们的专业见解,为探索如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丽的追求,如何为护肤科技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建议。
最后,材料场景的对话以“材料制造产业,以向‘绿’向‘智’而行”为题,聚焦材料制造产业的绿色智能转型。面对全球环境挑战,材料产业必须向绿色和智能化方向迈进。通过采用生物基材料、循环经济模式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在这次对话中,阿普塔集团亚洲区战略项目总监谢智明和利夫生物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推动新材料及其在医药、美妆、食品等应用领域的绿色智能转型策略和具体实践。他们分享了各自在材料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探讨了如何通过跨行业合作及整合资源,共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
迎接生物科技新时代,推动AI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站在合成生物技术的时代潮头,更多创新者充分认识并挖掘更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不断推进着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应用落地。璞跃中国也将持续关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以“Global Tech Network”为名,每月举行一期科创交流活动,致力成为链接科技、资本、市场之间的强劲纽带。同时也将助力创新者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让开放式创新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