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2023是极为“艰难”的一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供应链受阻、熟练工人短缺……每一件都够人灰心好一阵子。如何在巨大的不确定中抓住那一丝确定,成为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9月19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终于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那熟悉的展馆、涌动的人流……“都回来了!”
在位于3H、4.1H、NH和1/2的2.1H的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MWCS 2023)上,钣金+机器人成为一大特色。通快、萨瓦尼尼、普玛宝、LVD、大族激光、亚威纷纷“献艺”,展示自身对于自动化的独特理解。配套的激光头制造企业,也在“智能”二字上下苦工,传感器、以太网、接口为优化切割质量“保驾护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MWCS 2023还在4.1H馆增设了金属切削和增材制造技术展区。增材制造技术这一“搅局者”将为传统加工带来什么?不少展商已开始“抛砖引玉”。
而位于5.1H、6.1H和6.2H的工业自动化展(IAS 2023)的展商们则对今年工博会的全新主题“碳循新工业,数聚新未来”做出了完美诠释。“环保的需求促进了数字化先进技术的发展,而在数据支持、效率提升、用户参与等方面的进步,又提高了环保行动的效果。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家展商在现场采访中如是说道。
此次展会,通快携多款首发新品惊艳亮相,其中全球首发重磅产品全新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床TruLaser 3040 24kW,机床切割长度可达8米,并且拥有完全自适应镜头系统的切割单元,激光功率高达24kW,焦距灵活可调。其暴风旋切功能大大缩短非生产时间,实现倒角和沉孔工艺。展台上,通快的“入门级”自动化系统——T 系列自动化解决方案,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的驻足。料库连接冲床再和激光切割机相连,通过智能化软件整合,形成一个小型智能化单元,无需人工干预,标配TRUMF Oseon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物料计划与管理。与机床的联动打通了信息和信号壁垒,拒绝半自动化,实现真正的自动化。
天田以“共创未来”作为展出主题,并且带来三款中国首发的新设备:新一代纯电全自动换模折弯机EGB1303ATCe;高速数冲、光纤激光复合机EML2512Aje;光纤激光加工机VENTIS 3015AJ。天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石大表示:“今年是天田进入中国市场的 40周年,我们不仅拥有很多沿海地区的客户,还有内陆地区的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广大客户。另外,已交货的客户也希望通过对新建的中国第二工厂或世界各地的供应基地进行数据化管理,他们对作为经营的关键手段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实现可视化和智能化也有需求。因此,今后天田不仅要在中国各地进一步拓展业务,还要结合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分析等的市场需求,提出新的技术方案,还要运用 IoT 整合从现场工序管理到维护的数字化信息,使之可视化,为客户实现最高效率和最大价值创造贡献力量。”
瑞士百超携多款产品齐齐亮相,展示更加高效、智能的金属加工装备及完整解决方案。由中国团队涉及研发在ByBend Smart E电动折弯机是为贴合国家节能环保、双碳目标而专门设计的绿色型产品。百超集团中国区总裁游松博士表示:“2023年上半年百超中国业绩亮眼,海外订单更是暴增了3倍,主要是天津、深圳的产品出口量激增。百超中国的技术创新已经得到了百超集团内其他区域同行的高度认可,他们都在积极地将我们的设备本土化,甚至将意大利自动化中心的技术拿到百超中国自动化公司来设计生产。未来百超全球的自动化产线也将以中国为中心。”
萨瓦尼尼带来PX多边折弯中心集成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更能帮助客户应对多品种小批量订单。依托PX的高柔性,无需换模就能完成多种不同形状的折弯,实现成套和单件流生产。萨瓦尼尼中国区销售副总监袁伟杰表示,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简单粗暴,靠大量人力和低端设备的堆叠,在以前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时代或许还能应付,但由于全球各种突发事件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使得未来外部环境变化多端,不可预测性增加。对于钣金企业来说,降本增效、精益化生产等就不再是仅仅是口号了,在激烈的竞争下,能提升哪怕1%的利润也能在市场上获取更多优势。“得益于智能化与自适应的出色表现,现在,只需将图纸导入萨瓦尼尼折弯中心,结合智能化编程功能,无需换模,一键生成折弯程序,即使每种产品只生产一件,其调整时间也可以忽略不计,更适合当下小量多变的订单环境。同时,2023年也是萨瓦尼尼公司成立的60周年,我们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能通过萨瓦尼尼柔性自动化的设备和解决方案为更多企业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助力。”
普玛宝展示了两款经典产品:普玛宝机器人全自动智能折弯解决方案具备意大利原装技术,双工作台设计配机械手,可实现从最小尺寸到最大尺寸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冲激光复合机柔性加工单元则拥有芬兰原装技术,可实现复杂工艺快速加工,模块化的设计可搭载多种自动化装置,实现从半自动到无人化的不同程度自动化生产方案。近年来,普玛宝积极践行“Green Means®”绿色环保理念,追求更高的灵活性、更低的运行成本以及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设备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可互相整合,从而达到一台代替多台的效果,并且在未来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拓展升级,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普玛宝钣金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裴进说道,“此外,我们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搭载各种自动化装置,如自动上下料,自动分拣码垛,自动存储等,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人值守‘熄灯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运行成本。”
大族激光以集团形式亮相,展示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成果。在大族激光展出的六款新品中,其中三款尤为引人注目:P6010D全自动激光切管机拥有快速高效的动态性能,可实现瞬间送管、无缝对接等功能,大幅提升了小管切割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三维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集成了激光焊接、数控技术、焊缝跟踪、在线检测、夹具工装自动化等功能,可与工厂MES系统连接,实现产品数据和质量追溯,轻松实现智能制造。协作智能机器人激光焊接机可实现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材料的拼接、搭接、角接等各种焊缝形式,设备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焊接及编程知识,拖拽即可操作编程。“我们认为,激光加工技术与工艺的普及速度仍在不断加快,激光切割市场依然大有可为,尤其在激光切割及自动化领域,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依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华东片区中心负责人邓生海说道。
亚威以“智造未来”为主轴,现场通过展品+智能化的展现形式,全面展示金属板材加工全流程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制造软件与公司系列产品有机结合,展示数字化工厂级的智能制造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金属板材加工自动化、智能化,追求更低的能耗和使用维护费用。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兴宝表示:“所谓自动化,就是结合一些上下料、机器人、料库等硬件的解决方案来减少客户的人工成本,而智能化则更多是软件方面。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我们的国际同行正在努力打造一个集成软件和硬件的产业生态链。只有通过这样一个生态链,我们才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担忧,特别是在当前行业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的时候。”
蓝昊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针对钣金加工领域的两款主打设备——LHA05-1400PA系列柔性折弯中心和LHA05-2000A自动拼刀系列柔性折弯中心。这两款产品具备高度自动化的特点,能够帮助钣金加工企业节省用工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费秀峰表示:“自动化程度更高,可以满足更高的产品工艺要求,同时可与上下游生产线实现高效链接,是金属加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司致力于打造蓝昊工业生态体系,顶层以蓝昊云的云端管理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和企业管理,中层以蓝昊智能数控平台打造统一控制,底层以高端智能装备完成高效的生产制造。我司将会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共建蓝昊工业生态系统。”
邦德激光以984m2的核心位置、超大面积登场。邦德激光创新推出的光束整形技术,提高了光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将静态光斑切割升级为动态光斑切割,每切割1米,光斑行走30米,大幅提高加工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效率。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总监李磊认为:“和所有行业一样,激光行业的竞争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也将实现从杂乱到有序。近年来,激光加工市场份额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相信未来行业发展也定会越来越健康。未来市场会进一步细分,切割、打标之后,焊接、熔覆、清洗也逐步兴起,而激光切割行业也细分为板切、管切、自动化生产线、行业专机等多个领域。行业细分是行业内中小企业最好的机会——中小企业如果能够选好赛道,深入某个特定行业专研适配产品甚至生产线,则可以形成自身技术和市场,确保长期可观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这有利于行业差异化发展。细分和差异化是行业健康的标识之一。最后,产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人工成本上升是不可逆的趋势,工业4.0箭在弦上,自动化、智能化是每个企业要尽快思考的方向,也是目前国外企业领先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所在。中国品牌要崛起,中国智造要崛起,必须加快产品智能化进程,划入工业4.0中去冲浪!”
对于不少工博会的粉丝来说,参加展会即是一次探新之旅,又是一场久别重逢,短短的5天时间或许很难将这3年的蜕变一次性讲完。中国制造业的故事仍然未完待续......明年9月,我们再相见!
来源:荣格-《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