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今年5月,PTC发布第十版Creo CAD软件,并宣布推出Creo+软件即服务(Saa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解决方案,为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工作场景。
近日,《智能制造纵横》杂志采访到PTC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强和PTC CAD部门总经理Brian Thompson,解读CAD市场动态和Creo 10、Creo+的创新突破。
以创新技术应对机遇和挑战
在Brian Thompson看来,当前全球市场环境给企业带来四大挑战,分别是劳动力短缺、制造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以及SaaS的应用。与此同时,McKinsey & Company的调研显示,80%以上的企业高管将“产品创新”列入了常见工程挑战的三大优选事项中,其优先级别还高于另外两项,即“上市时间”和“劣质成本”。
PTC CAD部门总经理Brian Thompson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而言,产品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企业进行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已经不再仅仅依赖原有的纸笔工具,而是利用工业软件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达到缩短上市周期,节约研发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迄今为止,PTC Creo CAD已经迭代到第十版本,全新推出的Creo 10中融入了创成式设计、云、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相较于Creo 9.0,Creo 10一方面在生产力和易用性、人机工程设计、基于模型的定义(MBD)等常用性能上进行了提升,例如改进了模型树、草绘、孔、阵列、多体、曲面等的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能力以及触摸到达的能力,简化了人体模型和库的数据管理。
另一方面,过去五年,随着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制造的材料使用范围显著扩大,电气化设计逐渐复杂,企业对后期设计变更的风险也要求尽可能降低。由此,Creo 10也在复合材料设计、电气化设计、仿真和创成式设计、制造(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等方面进行了核心改进。例如对电气化设计中线束的设计引入在指定位置拆分线束的命令,该功能可适用于两类主要应用场景:一是拆分电缆,多人同时工作时个人可以单独在拆分的电缆部分工作,设计完成即可合并成单个线束用于制造;二是从线束中提取部分线束再利用。拆分的部分线束使其独立形成子系统,实现设计的重用和减少总体设计时间。
以汽车行业为例,现在电动车对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线路设计越来越复杂。Creo 10在线束设计中可以将需要重用的部分形成一个新的线束,和新车型的线束合并,安装在新的车型里,形成产品的重用,以及用于协同设计。
Griffin Securities的独立分析师发现,Creo是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主要CAD产品,“Creo 在过去16个季度中的12个季度,包括2022年全年,活跃套数百分比增幅最高”。Brian Thompson认为,这证明了PTC的战略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扩展CAD新应用模式
“2022年全球企业软件销售额中,SaaS软件的销售额史上首次高于本地软件,这是软件市场呈现出的一个重要趋势。”Brian Thompson告诉记者。
作为PTC在云服务领域的重要里程碑,Creo+也与今年5月与Creo 10同期发布。Creo+将Creo的力量和成熟的功能与新的基于云的工具相结合,以加强设计协作并简化CAD管理,使设计工作者能够审查、探索和编辑产品设计。此外,Creo+还包括由PTC Atlas™ SaaS平台提供支持的PTC Control Center™应用程序,从而能够部署和管理基于云的工具的软件许可证。
PTC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强
在PTC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强看来,Creo+是在所有Creo的新功能之上加上云的优势,两者并不是替代关系。他分享道,PTC将很快在中国大陆落地第一个SaaS产品Arena,PTC在中国的云的策略将会根据产品落地情况、市场需求以及PTC技术发展进行调控,尽可能跟上全球云落地的速度将更多产品带到中国。
Brian Thompson也指出,相较于本地部署,长远来看Creo CAD在云上部署会带来更多额外优势。首先是部署过程的易操作性;其次,单个设计的多用户实时协作和实时在线协同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加受欢迎。
“当前PTC核心的产品Creo、Windchill都有云化的版本Creo+、Windchill+,收购的产品也主要以纯云原生SaaS为主,例如Onshape、Arena是云原生的CAD和PLM,最近收购的ServiceMax是云原生的SaaS软件等,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从云功能上补充整个产品线。”刘强指出,PTC云端的发展战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数字化主线”,从规划设计一直到生产运营,然后反馈给设计端,以广义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定义它的每一个阶段。公司当前已经拥有了CAD、PLM、SLM、ALM领域的产品,下一步的计划是布局增强现实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大概会在一两年之内推出。PTC已经配备齐全了“数字化主线”解决方案的整个产品线;其次,把这些产品在本地化(on-premise)基础上全部上云,目前处于全面执行阶段,大概需要5~10年时间。
“我们对市场不做预判,本地化部署多长时间它会被SaaS取代让市场自然发展,PTC的战略是向两个方向同时提供产品。”刘强最后对此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