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数字化时代,如何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业?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23-10-10 585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
在阔别三年后回归的2023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工博会”)上,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加速,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业”为主题重磅回归,全方位展示其贯通企业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诸多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分享生态圈建设成果,以此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过去,能否及时推进数字化转型攸关一家企业的存亡;而现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决定了一家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随着工业领域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底层技术正全面重塑工业生产体系,推动新的生产要素、研发范式和商业模式的建立。这一过程不仅颠覆了原有制造体系,而且会影响工业的所有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促使未来工业呈现出更加开放、高效与韧性、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特征。


在阔别三年后回归的2023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工博会”)上,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加速,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业”为主题重磅回归,全方位展示其贯通企业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诸多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分享生态圈建设成果,以此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696918249282189.png


5G+PLC深度融合,迸发出那些创新火花?


迈向未来工业,离不开新技术快速研发与普及。在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多股交织的力量中,不断演进的5G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带来新的思路。


当前,5G在工厂网络中更为广泛的应用还聚焦在管理层级,更加深入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如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等仍鲜有涉及。施耐德电气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5G+PLC深度融合解决方案》白皮书,以实践探索5G与控制层连接所带来的价值。


1696918290199478.png


施耐德电气基于自身在精益生产、绿色智能制造和OT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揭示了工业产线全生命周期中的5G网络规划、部署、运维、性能要求与应用详解,展示5G为制造业生产模式带来的深刻改变。同时,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工业企业,与业界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共享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工业互联网和5G并不矛盾,两者共同解决的就是效率与成本的问题。我认为5G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补充,它解决工业互联网通讯中间的这一层存在的问题,在没有5G的时代,我们利用有线连接。我们现在跟5G合作,其实也在试图提升效率。”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区业务市场总监杨航表示道,“5G还解决了柔性化的问题,因为其实分布式计算节点,云端到控制层面中间可以灵活变化、串联。”


5G+PLC前行的道路也有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工业控制领域对通讯技术的稳定性和速度要求是极高的,5G技术的延迟性面临挑战。“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杨航说道。


1696918324329796.png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供应链管理


当下,随着全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转型需求增加,使企业内外部的管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企业管理层面,供应链已演变为一个重要的核心管理话题、及核心竞争力之一。可持续、数字化的供应链是迈向未来工业的重要一环。


展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分享了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的《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洞察报告。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供应链管理挑战,报告提出极具指导意义和部署价值的供应链转型升级“最优解”,旨在为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提供路径指引。施耐德电气中国咨询业务总经理吕晋晗结合报告以及施耐德电气在供应链、为客户赋能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


他从国内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来进行解读。挑战首先来自于外部风险,包括供给端涉及跨境业务的出口管制、成本提升、上游供应链短缺等问题,以及需求端在产业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迸发出诸多新兴产业,而上游产业链配套发展速度也并非想象的那样迅速。


其次是来自于企业管理内部,采用供应链初衷是为了企业降本,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传统供应链管理思维受到了众多挑战,例如供应链要提高韧性、关键原材料、安全库存等,这些细化领域就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和成本。此外,随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快,供应链升级改造也在不断推进,对于企业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许多企业在生产中选择跨界生产,这对于一个企业整体运营、后期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从生态的角度讲,供应链本身是一条链条,原先企业只关心上游一到两级的供应商,但现在大家希望看的更深、更远,以便于掌控整个供应链的状态。另外,现在的供应链之间呈现网络状态,任何一个端的节点出现了突发的事件或问题,都会在另外一端产生更大的变化,需要基于数字化的协同。


第四,在绿色转型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行绿色相关的战略规划与落地实践,一些企业作为龙头企业的上游供应链,随着企业扩大,需要主动融入到下游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中。


在吕晋晗看来,在这些挑战下,企业要去应对的方面有“1+4”。“1”是指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质量、更短的交期、更好的服务,让客户得到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4”是指在报告中提出的四个举措: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其中,精益是供应链高效运营的基础,韧性是供应链稳定运行的保障,绿色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则是贯穿供应链精益、韧性建设以及绿色转型的有力工具。如何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赋能供应链的精益、韧性、绿色转型,还需企业在数字化技术与人才方面持续投资。


结语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工业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速。但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双转型,并不是工业发展的终点,而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


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65家“零碳工厂”,在中国拥有17家,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通过部署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使中国区供应链的整体能耗降低13%。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绿色智能制造,还是未来工业,施耐德电气首先是践行者。


目前,施耐德电气依托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和让数字化落地到应用场景的服务体系,正在推动包括能源与自动化融合、终端到云的融合、全生命周期的融合、从分散管理到统一运营、可持续的综合能源管理五个方面的融合,以此全面提升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并提质增效。基于施耐德电气自身对践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刻认知和丰富经验,通过五维融合,施耐德电气能够提供从咨询到落地的完整的方案,切切实实创造价值,并通过更多的软件和技术去真正落地这些数字化转型的场景。期待施耐德电气能带领未来工业走向何方!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