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生物科技到环保纯净,一窥未来个护美妆全新格局

来源:happi China 发布时间:2023-08-07 217
食品饮料及个护个人护理品原料配料加工生产设备包装设备及材料其他
7月19-20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三蚁科技协办的化妆品行业年度最大技术研讨会——PCT2023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浦东嘉里酒店成功举办。20日顺利落下帷幕!在这个蓬勃的市场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趋势,这篇会议精彩纪要带你一窥行业未来走势。

7月19-20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三蚁科技协办的化妆品行业年度最大技术研讨会——PCT2023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浦东嘉里酒店成功举办。7月20日晚,顺利落下帷幕!


uTools_1691389808283.png


在这个蓬勃的市场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趋势,这篇第二天的会议精彩纪要带你一窥行业未来走势。


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强生、拜尔斯道夫、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花王、无限极、上海家化、伽蓝、上美、华熙生物、青蛙王子、花物堂、PMPM、未名拾光、半分一……


亚什兰、帝斯曼-芬美意、巴斯夫、DKSH、路博润、茜莱博、默克、埃肯、汉高、嘉吉、Provital、IMCD、Greentech、盛德百泰、海名斯、欧诗漫、安琪酵母、创健医疗、上海麦角硫因、西安绿天、三蚁科技、锦波生物、上海奥利、科思化学、创尔生物、泰普制药、中科光谷、常州汇拓、Lexa-Mix、复硕正态……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曙光医院、中科院、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广东省功能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自这些国内外美妆个护品牌、原料企业、代工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带来了100+场精彩演讲,覆盖最新研究进展、热点趋势、创新思路。会议现场3000+行业代表、3000㎡展区、180+展台……盛况空前!



第二日PCT2023的主会场,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喆主持。吉喆表示,今日的PCT峰会议程丰富多彩,涵盖了个护美妆行业的多个关键领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洞察,期待行业有更紧密的沟通交流。



从世界到中国
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洞察

Prof. Greg Hillebrand

前SK-II 首席科学家

VISIA发明人

时垠专家委员会

孙培文

首席科研官

PMPM/时垠集团


在个人护理品技术领域,科技的高速发展正在推动行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Greg Hillebrand和孙培文在此次分享中,深度解读了这一趋势。


Greg Hillebrand以视频演讲的形式回顾了美容抗衰老领域的重要发展,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他强调,预防皮肤老化比治疗皮肤老化要容易得多,20多岁时良好的皮肤护理会在30多岁、40多岁甚至更大的时候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他还具体谈到了糖基化、干细胞衰竭、衰老细胞、自噬、皮肤微生物群和早衰等皮肤衰老的大的因素,强调了生活质量(QoL)的概念,不仅关注皮肤护理,还关注心理健康、营养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孙培文在现场,接着Greg的精彩洞见,则从国家层面解读了化妆品科技的影响,他指出,化妆品监督条例的颁布是分水岭性质的,短期增加合规的压力,长期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促进优胜略汰。


他还强调了两大研究重点,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包括皮肤衰老机理的研究、皮肤基因大数据的研究、皮肤微生态的研究等;二是突破关键技术,特别是合成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两大趋势最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创新。



Lexa-Mix
确保您领先的均质混合系统

Susan Zeng

中国区代表

Lexa-Mix莱萨美斯中国


智能自动化虽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智能过程解决方案,这是全球新行业标准的发展方向,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SMLC、欧洲基金,以及中国2025等政府驱动的项目。


Lexa-Mix自1986年开始其真空搅拌机业务,一直致力于开发自家的均质器技术。Susan Zeng介绍,公司的最新版本是2018年以来的第三个版本,液滴尺寸从0.5微米到10微米,由于可变的圆周速度和可变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使得这款均质器具有高灵活性,从温和的泵送到最高的剪切率都能轻松应对。


她还特别提到,Lexa-Mix的真空混合机可以执行所有过程,包括Ekato或其他品牌可以执行的操作,以及预混合室PMC的功能,PMC在吸颈中的作用,以及转子/定子中更大的剪切面积,更快达到独有的液滴尺寸,从而减少批处理周期时间。



温和高效的美白产品开发思路分享

邓文娟

研发总监

广州谦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邓文娟指出,美白产品的开发需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包括颜值高、肤感好、效果显著且长期稳定、安全温和、概念易于理解和传播,以及在未来3-5年内无法规风险和舆论风险。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工程师需要在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安全评估等方面进行精细的考虑。


在原料选择上,邓文娟强调了原料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她提出,所选原料不仅要有明确的美白机理,而且要有足够的活性成分含量以确保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的安全性和温和性。此外,原料的pH值也不应过于极端,最好在5.5-7.0之间。在配方设计上,可以使用复配方案,以避免耐药性导致长效不够理想。同时,她也强调了配方的兼容性,以确保产品的肤感和颜值。在安全评估上,建议选择经过第三方安全评估的原料,并避免使用可能产生风险物质的原料。同时,她也提倡使用复配消炎抗敏类原料,以提升敏肌的耐受性。


邓文娟分享了谦毅的ATO美白油的产品,该产品含有超高含量的VCIP和光甘草定,外观为微黄色澄清溶液,具有特征气味。



小分子17型胶原在护肤领域
的应用与人体的经皮渗透研

陈家悦

联合创始人

未名拾光


胶原蛋白,这种由三条肽链拧成的螺旋形纤维状蛋白质,在人体中有28种不同的类型。其中,17型胶原蛋白,一种位于表皮真皮连接处(DEJ)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陈家悦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陈家悦指出,DEJ的最重要功能是作为信号中枢,将表皮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表皮下所有细胞。而这个传递信号的过程,离不开半桥粒上半部唯一的胶原蛋白——17型胶原蛋白。17型胶原蛋白并非简单的三螺旋结构胶原,而是一种更复杂的跨膜结构蛋白。这种跨膜蛋白必须正确镶嵌在细胞膜上才能发挥功能。因此,合成这种蛋白并非易事,这也是阻碍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未名拾光的科学家们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开发出了纳米圆盘和天然脂质囊泡两种技术平台,成功合成了具有天然结构的复杂跨膜蛋白,如17型胶原蛋白。这一研究成果已在材料学领域的顶级期刊《Advance Materials》上发表。


在化妆品应用方面,17型胶原蛋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透皮吸收。为此,陈家悦和其团队采用了拉曼光谱及其成像方法,利用人体在体皮肤原位测试,实时监测,以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在复杂配方中获得多种活性物组分的渗透信息,而且可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为17型胶原蛋白在护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拜尔斯道夫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王子银

产品研发高级经理

拜尔斯道夫集团

郭晓俊

包装技术经理

拜尔斯道夫集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拜尔斯道夫集团以其全球研发团队的力量,深入各地市场,以最佳位置将各种需求直接融入工作中。他们在德国汉堡的全球研发中心,以及在墨西哥、中国、印度等增长市场的区域研发实验室,紧密协作,不断交换研发成果,从而增强了其创新力量。


拜尔斯道夫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这些目标是为了实现“为所有人创造更好、更可持续的未来”,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从社会不平等到气候变化,作为全球社区,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拜尔斯道夫认识到其推动积极变化的责任,并致力于对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他们的目标是最大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最小化环境足迹。


王子银和郭晓俊共同分享了这些深入的见解和创新的实践,展示了拜尔斯道夫如何以“超越肌肤的关怀”为导向,引领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道路。



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促进绿色消费

刘志博

前沿科学团队

欧莱雅研发中心


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刘志博分享了欧莱雅的“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这是一种基于科学的产品环境影响信息及等级标注系统,旨在推动消费者做出更环保的购买选择。


刘志博指出,欧莱雅集团已经设定了一系列环保目标,包括到2030年,与2019年相比,产品的包装用量将减少20%,塑料包装将100%采用循环可再生材料或生物基来源。这些目标的设定,是欧莱雅集团尊重地球边界,推进自我转型的一部分。然而,他同时也指出,尽管90%的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的价钱购买可持续的消费产品,但仍有21%的消费者因为缺少信息或不理解商家宣传而止步,这就是“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出现的原因。


“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是欧莱雅旗下所有品牌的共同标准,它是欧莱雅集团与11位外部专家共同创建,并由独立审计必维国际检验认证的。这个系统易于理解、便于访问,消费者可以在同一类别的产品中进行比较。刘志博表示,欧莱雅旗下品牌碧欧泉已经在中国内地市场首发了“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并在各大电商平台发布,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欧莱雅还于2021年4月与行业伙伴与机构联合创建了“EcoBeautyScore 联盟”,作为发起者,欧莱雅是联盟最早的5位成员之一,旨在打造一个行业通用的化妆品对环境影响的测量与评分系统,至今联盟已扩展至64个成员。



-防晒美白-

分会场


独家小分子安全美白成分
Melasolv的全新解决方案

于敏

首席研究员

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究所


在护肤领域,改善非正常的色素沉着可以使皮肤呈现更均匀更健康的状态。21世纪初,人们熟知的美白剂有氢醌或曲酸。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有副作用,因此,爱茉莉太平洋决定开发像曲酸一样具有美白功效但不会产生副作用的安全材料。


开发从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分析具有美白功效的物质,寻找母核。通过对多种美白材料的结构分析,找到了可以预测出美白功效的没食子酸结构。第二是分析了五种代表性美白成分产生副作用的结构,氢醌,4-丁基间苯二酚,白藜芦醇,熊果苷,杜鹃醇,含有1到3个酚羟基,预测酚羟基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副作用。


于敏指出,综合两种研究结果,排除被认为会引起副作用的phenolic结构,以没食子酸结构为基础,通过SAR(structural activity relationship)技术共合成了54种化合物。在合成的54种衍生物中,综合考虑以上所有因素进行结构分析,最终选择了5种材料,评价了这些材料在细胞内的毒性以及对黑色素合成效果的影响。最终发现了兼具美白活性和安全性的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melasolv)。


历经20余年, melasolv完成了从设计合成,安全性验证,功效验证,产品应用等一系列过程。在此次会议上,于敏挑选了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共享。



细胞磷脂(Cellpolypid®)
新型仿生原料在美白、防晒的创新应

张伟阳

市场总监

上海奥利实业有限公司


细胞磷脂 Cellpolypid®又称“人造细胞膜”,其与细胞膜结构相似,它由亲水的磷酰胆碱和疏水的脂肪链组成,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其具有极好的组织、血液相容性。天然适用于器官移植、眼科护理、创伤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


奥利通过技术革新,将细胞磷脂Cellpolypid®延伸到化妆品领域应用,其高效保湿,亲肤水润、舒缓降刺激、深层修护等特质为化妆品的配方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此次会上,张伟阳重点了介绍细胞磷脂Cellpolypid®修饰技术,如何基于细胞磷脂,修饰改性,赋能原料。


例如,光甘草定经细胞磷脂 Cellpolypid®修饰后,制备成透明水溶液,完全水溶,提升配伍性;提高透皮吸收能力,活性物更高效利用。采用细胞磷脂 Cellpolypid®修饰技术,对光甘草定、虎杖根提取物和刺梨果提取物修饰,制备成透明水溶液,多靶点协同,OLI-2190 奥皙妍® GRR体现更好的抗氧化和美白效果。相同成本添加量下,产品抗氧化和美白效果分别提升53%和37%。细胞磷脂Cellpolypid®分子中磷酰胆碱基团由静电力吸附于钛白粉表面活性位点;兼具亲水性和亲油性,使钛白粉易于润湿;细胞磷脂Cellpolypid®大分子位阻效应,降低钛白粉团聚,利于分散。



稳定高效的防晒解决方案

汤丹丹

配方科学家

南京科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消费者对防晒产品多方面的要求,构建高效稳定的防晒配方是配方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次演讲中,汤丹丹整理了目前仍存在多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防晒剂析出的问题。在防晒方中固体防晒剂需要充分溶解,若溶剂选择不当或者添加量不够,防晒剂将会以过饱和形式存在于产品的油相中,在产品储存过程中极易结晶析出。防晒剂的结晶析出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也会大大降低产品防护紫外线的功能。


其次是无机防晒剂分散性差的问题。无机防晒剂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只能分散在介质中。由于无机防晒剂的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很容易因分散不均匀而再次聚结,不仅影响料体的铺展性、泛白程度,而且会影响紫外线防护效果和料体的稳定性。因此无机防晒剂是否分散均匀是影响产品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还有防晒剂极性强难乳化的问题。有机防晒剂是含有苯环或杂环结构的油脂,因此有机防晒剂的极性较强,不易乳化,导致配方常出现“破乳” 和“出油” 的情况。另外,有机防晒剂与配方中常用的硅油类原料兼容性差,油相不兼容也会导致配方的不稳定。



三螺旋活性胶原蛋白原料

李思祥

研发总监

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纪80年代,动物提取活性胶原蛋白进入医疗美容市场。进入21世纪,重组胶原进入医疗美容市场。而高羟基、全序列、全功效、高活性、可再生的活性胶原,比如三螺旋可称为胶原蛋白这座金字塔的顶端。


考虑到牛和人的I型胶原α1链三螺旋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9%,切除了端肽,只保留三螺旋胶原域;免疫原性低,同源性高,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6大核心技术,从牛及猪等动物源提取胶原蛋白用于人类。


李思祥重点讲解了三螺旋活性胶原蛋白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功效。以靶向透皮吸收1+2功效为例,活性胶原蛋白的大小为纳米级,可以穿过不完整的角质层和毛囊及汗管口,从而进入皮肤。而活性胶原三螺旋结构域特定的位点被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识别和结合完成信号传导,进而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功能效应。因此活性胶原蛋白可以透过皮表,并具有促进细胞粘附的特性,达到跨越皮肤屏障,强效亲和细胞的目的。除此以外,皮肤屏障修护、全方位舒缓炎症、强韧基底紧致澎润、抵抗皮肤氧化抗衰及全通路祛痘巩固抗痘也是三螺旋活性胶原蛋白原料能为化妆品配方提供的功效。



天然多酚提取物紫外屏蔽
与生物活性增效研究

杨伟军

处长助理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杨伟军一开场就调侃道,木质素不算什么神秘的物质,资源丰富。从数据来看,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每年有7000万吨,其中95%被焚烧或填埋,3%作为低成本添加剂使用。所以他认为木质素高效利用一定大有可为。


木质素是由愈疮木基(G)、紫丁香基(S)、对羟基(H)组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天然大分子,具有紫外屏蔽、抗氧化、抗菌性等生物活性,但抗氧化、抗菌活性低,高附加值应用受限制。因此非常关键的就是木质素的活性增效。杨伟军指出两个方向——粒径细化和表面修饰。


例如,通过维生素、氨基酸改性实现木质素自由基清除活性(消炎)增效。维生素和氨基酸改性后的木质素,1h后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5.4%和75%, 维生素改性木质素,PBAT紫外屏蔽>95%;接枝ZnO可实现木质素抗菌活性增效。ZnO改性木质素,抑菌率达到100%,紫外屏蔽>95%,Au改性木质素,光热条件下抑菌率>90%。



-保湿抗衰-

分会场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徐百博士主持了这一分会场。



用配方技术赋能品牌发展

张冉冉

配方开发经理

资生堂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肌肤密度是决定肌肤年轻度的重要指标,肌肤每单位体积内的细胞、弹性纤维、胶原蛋白等物质的单位数量越多,就越会呈现出致密、光润、透亮的年轻质感。欧珀莱深耕中国市场,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女性提供高效、安全、舒适的护肤方案,其提拉紧致配方技术就是针对肌肤密度问题的创新突破。


张冉冉向大家介绍了欧珀莱的提拉紧致配方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均一膜层,迅速提升肌肤紧致感和弹性感的技术。张冉冉表示,这种配方技术的核心是固体保湿剂和油溶性成膜剂的组合,它们能够在低粘度的乳液中乳化稳定,同时给予肌肤清爽、亲肤、容易吸收、不油不粘的肤感。这种配方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功效感和肤感的双重需求,也能够适应不同季节和环境的变化,保持产品的安定性和品质。


张冉冉还分享了欧珀莱在配方技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平衡成膜剂和保湿剂的比例,如何选择合适的油相和水相成分,如何优化乳化工艺等。她认为,配方技术是品牌发展的重要赋能者,也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配方技术,可以让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品牌的理念和价值。



多维丰盈紧致
RonaCare® JouvaMer(鹿角藻)
海洋科技新品
和 RonaCare® Poppy SE(虞美人)
新数据

曹莉

高级营销代表

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对于皮肤保养来说,找到能够同时增强皮肤紧致度、减少皱纹、提升皮肤光泽,还能改善血液微循环的理想产品,一直是消费者和科研者的共同追求。曹莉分享了默克的两款新品——RonaCare® JouvaMer(鹿角藻)和RonaCare® Poppy SE(虞美人)。


RonaCare® JouvaMer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布列塔尼的沟鹿角菜,这种藻类丰富的褐藻糖胶 Fucoidan 被证实具有抗氧化和抗发炎特性。经过精心加工,将这些活性成分融入产品中。实验结果显示,这款产品可以显著增加胶原蛋白 IV 和层黏连蛋白-5的含量,同时抑制 MMP-2 和 MMP-9 的活性,增强皮肤基底膜。此外,它还能上调糖胺聚糖、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 和串珠素Perlecan 的表达,支持胞外基质重建结构。在人体实验中,22名志愿者在28天内局部施用3%的 RonaCare® JouvaMer o/w乳液,皮肤紧致度提高了9%,眼部皱纹减少最高达到27%,皮肤光泽度显著改善了7%。


另一款新品 RonaCare® Poppy SE 则从虞美人这种花卉中提取活性成分,这种花卉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偏头痛、腹痛、痢疾等疾病。RonaCare® Poppy SE 的制作工艺环保可持续,其活性成分经 CO2 超临界萃取制得,用于生产的 CO2 可以循环利用,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温和的萃取过程可以完整保留虞美人中来自大自然的能量。这款产品能温和地改善皮肤的血液微循环,同时激活脂肪的分解、抑制脂肪的合成,其燃脂功效等效于纯咖啡因。



Altheostem™ 

"黑客"护肤品,清除僵尸细胞,减龄3岁+

姝亚

市场经理

Provital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人类对永生的渴望日益强烈。而Provital公司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秉持着捕捉永生的理念,开发出了一款全新护肤品Altheostem™。这款产品将自然和科学完美结合,巧妙地利用了植物干细胞的强大生命力,以实现其抗衰老的独特效果。


姝亚对Altheostem™的科学原理进行了解读。这款产品通过植物干细胞的永恒力量,清除了皮肤中的僵尸细胞,即失去分裂能力但又未能正常死亡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存在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并加速衰老过程。而Altheostem™正是以一种可持续方式,从实验室培养的蜀葵花瓣干细胞中获取到了这种清除僵尸细胞的能力。Altheostem™还能重塑皮肤纹理,让皮肤重新焕发青春。Provital通过将眼周皱纹深度的测试数据与大型数据库中的参考曲线进行比较,对产品的减龄效果进行了准确评估。据皮肤轮廓仪分析,Altheostem™在眼周区域的使用,能使皮肤显得年轻。



皮肤衰老的全新生物标识HES1

卢伊娜

研发总监

上海珈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在我们的生活中,皮肤衰老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然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却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生物标识——HES1,它在皮肤衰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皮肤衰老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护肤品的研发带来了新的启示。


卢伊娜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HES1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的作用。HES1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它可以阻止细胞分化,从而保持细胞的幼稚状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HES1的表达会逐渐减少,导致皮肤细胞的分化过程加速,皮肤衰老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



可视化评估技术在化妆品抗衰老
功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贾雪婷

技术研发主管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


贾雪婷指出,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不仅关注眼角皱纹、法令纹等局部问题,也开始关注面部轮廓、口唇衰老、颈部衰老等全面问题。因此,从局部纹理到整体形态、轮廓的多元参数综合评价产品功效,已经成为化妆品抗衰老评价的新趋势。


在化妆品抗衰老领域,可视化评估技术的应用研究正在开辟新的视野。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评估皮肤表面形态学,还能深入探索皮肤表层和深层的成分和结构。这种全面、深入的评估方式,使得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化妆品抗衰老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贾雪婷还深入讨论了化妆品原料的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评价问题。她指出,不同的配方会对活性成分的渗透性产生影响,而新技术(如包裹技术、美容仪器)则可以提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这一发现对于化妆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自然之道实现正念抗老

孙鹏 

技术支持经理

茜莱博中国


成纤维细胞具有内在的分裂资本,但当达到分裂上限时,会导致细胞衰老。这些衰老的成纤维细胞不再分裂,但仍保持代谢活性,并分泌大量的炎性分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细胞不断积聚在真皮中,逃脱了被免疫系统清除的命运,引发了所谓的"免疫逃逸"现象。


为了找到解决方案,茜莱博团队选择了在世界上已知最古老、超过1000年的银杏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强大的免疫系统为突破口。他们选择两个法国银杏农场进行研究,并在叶片变为金黄色之前供应叶片,希望从中找到创新的抗衰老活性成分。


孙鹏介绍了SENEVISIUM®,这是一种能够调节衰老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过度分泌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规避衰老成纤维细胞的免疫逃逸策略,并恢复其与免疫系统的沟通。它能去除免疫逃逸衰老成纤维细胞的隐形外衣,通过自然杀伤细胞重新激活其生理功能,中和其对周围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有害影响。



精准护肤的奥秘
功效成分与促渗载体共输送体系

胡雄

应用技术经理

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在护肤品研发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将护肤功效成分输送到皮肤的靶部位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难题。而透皮共输送载体技术,通过载体材料将多种功效成分包埋形成多层包埋体系,能高效透过角质层,大幅度提高功效成分在活性表皮的富集度,实现多效多靶点功效成分的协同增效。


胡雄详细解读了这项技术。纳米载体不仅具有优异的透过性、滞留性、靶向性、稳定性,还可以降低或消除功效成分的副作用,使得它们在皮肤疾病治疗和护肤美容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载体通过微小粒径促进皮肤功效成分透过角质层,能显著增加化妆品活性成分在皮肤靶部位的滞留量,从而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同时,纳米载体可以实现持续释放,改善难溶活性成分的溶解性和水分散性,使其应用更便利,设计配方更简单。此外,纳米载体还能够提高光敏感、热敏感活性成份的稳定性,降低并消除刺激性活性成分对皮肤的副作用。纳米载体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将化妆品中多种活性成分进行共载负、共输送,实现不同功效活性成分的协同增效,从而显著提高功效化妆品的护肤效果。以胡雄的研究为例,中科光谷研发的燕窝酸保湿修复共输送透皮载体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修护&微生态-

分会场


敏感肌护肤成分新选择

常怀龙

资深研发经理

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在寻找敏感肌肤护肤成分的新选择时,青蒿油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这种由古老的中草药青蒿提取出来的油,经过现代科技的精制,已经被证明在抗炎、舒缓肌肤、抑菌以及强韧肌肤屏障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常怀龙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青蒿油的提取过程和应用价值。上美开发了一种专利工艺,可以高效地从青蒿素母液中提取出青蒿油。这种青蒿油被命名为青蒿油AN+,在日化品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常怀龙进一步解释,青蒿油AN+在抗炎方面,能够抑制炎症介质及炎症因子;在舒缓肌肤方面,能够抑制瘙痒蛋白TSLP;在抑菌方面,能够抑制皮肤有害细菌真菌。此外,青蒿油AN+还能够促进丝聚蛋白的上调,强韧肌肤屏障。



通过调节皮肤共生功能体
来系统性水合肌肤

马修

北亚销售经理

Greentech


通过调节皮肤共生功能体来系统性水合肌肤的研究,不仅仅关注皮肤微生物群,而是将视角扩大到了皮肤共生功能体,也就是宿主生物及其微生物生态系统的集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研究皮肤及其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马修详细介绍了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Greentech采用了一项创新的生物技术:元蛋白质组学,这使得他们能够对宿主-微生物群复杂的相互作用功能进行研究。马修进一步解释,这一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调节皮肤共生功能体,来实现系统性的皮肤水合。他们发现,皮肤表面的脂质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调节皮肤表面的脂质,可以有效地改善皮肤的水合状态,从而实现皮肤的整体美容。



化妆品经表皮驻留理论与实践

马彦云

秘书长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员会


化妆品的功效往往取决于其有效成分能否渗透到皮肤的目标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皮表层。然而,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许多化妆品成分难以穿透角质层,或者在穿透后迅速流失,导致化妆品的效果不佳或不持久。马彦云表示,如何提高化妆品成分的经表皮驻留能力,是化妆品研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战痘无忧
LB356R重建肌肤微生态

柴媛媛

研发总监

上海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和美丽。痤疮的形成原因复杂,其中细菌感染是一个重要因素。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存在于皮脂腺毛囊中,当其大量繁殖时,会产生游离脂肪酸和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发红、肿胀、化脓等症状。


如何有效地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减轻其对皮肤的损害,是许多护肤品牌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柴媛媛女士分享了一种创新的微生态干预方案——LB356R。LB356R是一种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它可以重新建立一个健康的皮肤微生态群,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致病菌的增殖,从而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



体外皮肤表皮微生态的建立和应用

吴建新

中国药科大学

前P&G日本化妆品研发高级科学家


不同皮肤类型的微生物群落有着显著的差异。例如,油性皮肤更容易吸引消耗脂质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和痤疮杆菌,尤其在青春期皮脂分泌增加时。而在湿润的皮肤环境中,如腹股沟和腋下,汗液会吸引棒状杆菌和葡萄球菌,它们会产生体味。干性皮肤的微生物组最为多样,其中含有丰富的β杆菌和黄杆菌。而脚部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主要由细菌组成,但存在的真菌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要多样化得多。


吴建新详细介绍了皮肤微生物组的取样和测序方法,以及我国汉族人群皮肤微生态的研究进展。他特别强调了皮肤微生态模型的重要性,包括2D、3D皮肤模型和微生物共培养。他提到,基于3D皮肤的模型,如Leeds模型,已经被商业化为Labskin,这种模型用聚合的纤维蛋白替代胶原蛋白构建真皮基质,能更好地分化表皮,具有良好的屏障功能和酸性表面,支持皮肤微生物的生长到更符合in-vivo 的密度,并且对共生和致病微生物的存在有不同的反应。



油皮护肤中的皮肤微生态调节

颜欢

产品总监

华熙生物Bio-MESO肌活事业部


在我们的生活中,油性肌肤的人群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消费者对于油性肌肤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他们常常因为面部油光、黑头、毛孔、容易长痘等可视化信号放大了对于油的焦虑,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护肤品的选择。实际上,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在维护皮肤健康方面功不可没,而皮肤微生群的平衡也离不开皮脂的正常分泌。当油脂分泌过度,以油脂为营养物质的菌群将增加,破坏微生态平衡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颜欢分享了华熙生物的一项成果——糙米发酵滤液。这种发酵成分适合油性特质皮肤,能够源头调控出油,定向抑制皮脂腺细胞活力和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同时,糙米发酵滤液还具有内源补水保湿,舒缓维稳的效果。这种发酵成分可以在多个通路提升补水保湿能力,并且不会因为控油而拔干。



-修复舒缓- 

分会场


熬夜皮肤护理方案

耕芸

创新研发事业部

水羊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2019年中国年轻女性熬夜自救白皮书》和《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80%国民在23点以后入睡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由于长期处于熬夜、缺乏睡眠等因素下导致肌肤处于亚健康状态,便称为熬夜肌。形成熬夜肌的根本原因在于肌肤节律失衡。


那么,该如何“拨正”熬夜肌紊乱的肌肤生物钟呢?基于诺贝尔奖获得的研发灵感,耕芸分享了水羊集团潜心自研专利的Clock-F节律调节组合物,包括腺苷、生物节律肽,以及酵母糖蛋白+氨基酸组合。耕芸进一步解释说,腺苷可直接给熬夜肌供能,外源性帮助稳定肌肤节律;生物节律肽能模仿阳光照射对昼夜节律基因的激活,促进节律基因的表达,调配皮肤细胞生理活性和环境约束时间的合理状态;酵母糖蛋白+氨基酸组合则在有氧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发酵,提供足够能量让肌肤回归到正常运作状态,帮助细胞进行自我更新和进行自我修复。基于此,大水滴已经成功开发了针对熬夜肌的系列产品,包括“22:00晚安系列”、“00:00深夜系列”、“03:00未眠系列”。



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
对于皮肤问题修复效果探讨

吴穹

技术销售经理

松本交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发酵其实在化妆品领域中也被广泛利用。在演讲中,吴穹结合大量试验数据,介绍了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GALACTORHYTHM)在皮肤渗透、痤疮肌修复、皮肤暗沉修复、皮肤纹理修复和毛孔问题修护等方面的应用。


在皮肤渗透方面,实验采用拉曼(光谱)位移法对随时间推移的各皮肤深度的渗透强度进行测量,并发现GALACTORHYTHM对皮肤的亲和性好,能渗透到肌肤(角质层)深处。GALACTORHYTHM还能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来解决痤疮引起的肌肤修护难题。


谈及皮肤暗沉这个问题,吴穹分享说,皮肤干燥和血液循环不良是主要的两大诱因,实验通过对皮肤表面的肌理状态进行三维分析发现,涂抹GALACTORHYTHM可以形成深的皮沟和肌理整齐的肌肤。



多维度回应敏感肌带来的各种挑战

张瑛婷

dsm-firmenich

香氛与美容事业部个人护理品大中华区市场经理


敏感肌该如何修护呢?演讲中,张瑛婷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使用有效且温和的成分;选择有助于增强皮肤屏障和平衡微生物组的成分,提升皮肤抵御力,应对内外压力源;选择针对性解决方案,有助于减少皮肤发红、瘙痒、刺痛等不适感;抗衰老功效至关重要,因袭需要选择具备健康外观和质感的成分。总结来说即是——增强皮肤屏障,平衡微生物组,减少皮肤发红、刺痛和瘙痒,抗衰老。


目前,由帝斯曼-芬美意推出的STIMU-TEX® AS可以减少瘙痒和泛红;ALPAFLOR® SCUTELLARIA CB可以强韧皮肤屏障,提升皮肤愉悦度,改善暗沉肤色。



从皮肤自愈力到抗敏修护的
重组人源纤连蛋白

邵奇妙

业务开发总监

青然新护(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越来愈多的消费者正在寻找适合敏感肌肤的定制产品。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解决方案呢?演讲中,邵奇妙分享了她的看法,其灵感就源自肌肤的自愈力。


通常来说,伤口愈合分为四阶段——凝血阶段、炎症阶段、增值阶段和重塑阶段;皮肤愈合包括三层——表皮层、基底膜和真皮层。其中,纤连蛋白拥有独特的结构和高生物活性,能够让细胞迁移、收缩和分化,是生长因子信号系统,亦是细胞生长的信号指引,拥有组织特异的力学性质,是分子储存+结构支架。


邵奇妙介绍说,如甄®纤连蛋白是基于重组人源纤连蛋白的理念进行开发的。该产品含有整合素结合位点的FN片段,被证明具有类似完整FN的功效,比如促进细胞黏附或者细胞迁移;与RGD相邻的PHSRN 位点,被证明有与RGD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细胞黏附或者细胞迁移;具有PHSRN位点的FN 片段,在小鼠模型中,可以有效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向伤口的迁移,加速伤口愈合。随后,邵奇妙重点介绍了该产品在体外和临床上的研究结果,并建议,在配方开发过程中,使用该蛋白时,应在在30 ℃以下或室温条件下,将其作为最后的组分加入,并轻柔搅拌混合。推荐计量为0.5%-2%,pH需要保持在4.8-8。



皮肤科医生看敏感性皮肤
功效宣称的科学评

袁超

皮肤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在皮肤科医生眼中,敏感性皮肤功效宣称的科学评价应该是怎样的?演讲中,袁超博士从WHAT、WHAY、HOW、CASE四方面层层展开。


袁超博士说,敏感性皮肤通常被自认为具有面部过度反应症状的个体用以形容自己的皮肤,认为自己的皮肤较常人更容易收到外界环境或面部产品的侵害产生过度反应。不过,这是一种生理学反应症状,而非疾病。那么,为何会出现敏感性皮肤呢?这可以用敏感性皮肤的GME模式(基因、暴露、微生态)来回答,其核心是皮肤屏障受损,包括物理屏障、微生态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抗UV屏障。而与皮肤屏障相关的皮肤问题主要表现在敏感性皮肤、玫瑰痤疮、痤疮和特应性皮炎。


谈及皮肤科学护肤品安全性设计与评价体系,袁超博士表示,这主要分为体外和人体两方面。即体外部分需要考虑原料、安全性试验和动物实验三方面,人体部分则需要考虑安全性评估、消费者试用和多中心临床研究三方面。


在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又该如何来一步步操作呢?袁超博士总结为三大步骤:诊断、评价和应用。首先是要科学诊断由护肤品引起的皮肤疾病。其次,“蜂窝状结构”和”海绵状水肿”可作为重要参数特征评价SS,OCT可以帮助评价敏感性皮肤的血管问题。在应用环节上,临床疾病中合理应用护肤品的协同效果,引入的CTMP(Clean、Treatment、Moisturizing、Protect)的概念可以将皮肤科学护理和皮肤疾病治疗进行有效的联合,不过,该过程需要皮肤科医生的全程参与,当然,每个患者都有其特定的治疗或护理套餐模式。



氨基酸护肤
源头修复,本质呵护

王婷

高级技术经理

美国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基酸作为生命的基础构建单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固而被广大消费者所认知,对于皮肤护理也同样如此。它作用于皮肤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结构,即可以是氨基酸本身,可以是肽,也可以是酶或其他蛋白形式。但是氨基酸作为最根本的构建单元,一级结构哪怕微小的变化也可能会改变肽或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影响皮肤和毛发功能。


王婷从皮肤护理的根本出发,探讨了氨基酸通过两种作用机制——作为皮肤自身组成成分,以及作为信号调节分子对皮肤/毛发护理的意义。诸如用于衰老和受损皮肤的修复、光损伤炎症和氧化修复、酸碱平衡和水分保留、维持表皮的微生态等。


此外结合全球对氨基酸类原料的市场规模发展,王婷也分享了氨基酸护理满足全球未来皮肤及毛发护理的几个趋势:满足一体化/极简本源(skinification / Skinimalism)个人护理原则、满足由内而外(inside outside / Beauty within inside)健康个人护理的需求、符合妆食同源(The rise of supplements)安全诉求、满足自然美(natural-looking)的个人护理追求、遵循科学和功效(Science & Results-driven)驱动的原则。她表示,盛德百泰作为消费者身边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专家,一直致力于先进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产业的产品开发,希望通过氨基酸这一生命科学板块重要的产品线造福消费者。



含有溶血磷脂酸的
生理活性磷脂质原料
PrimeLipid ALPA

遠藤顕広

资深工程师

日本精化株式会社


溶血磷脂酸以其在影响皮肤表皮细胞分化、增殖和游走等多种生理活性上的表现,已成为磷脂介质研究的焦点。有研究报告指出,溶血磷脂酸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同时在改善皮肤表皮含水量方面,作为化妆品成分显示出有用的效果。


然而,溶血磷脂酸的一大问题是其刺激性令人担忧。这就引出了日本精化正在进行的工作——开发低刺激性溶血磷脂酸。他们通过将溶血磷脂酸改为铝盐形式,成功地在维持生理活性的同时,抑制了其刺激性。这一创新的生理活性磷脂材料PrimeLipid ALPA的出现,将解决使用溶血磷脂酸作为化妆品成分时所遇到的问题。



-护发美发-

分会场


且初品牌的护发哲学黑金护发油

袁旻嘉

首席研发官

上海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发丝的养护,而近年来,洗发护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销售额更是高达205亿元,同比增长8%。然而,2023年上半年,洗发护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50亿元,同比上涨72.5%,显示出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不仅如此,洗护发趋势也在快速转变,护发精油品类市场份额在稳步增长,2022年份额已经增长了7%。消费者对发丝护理的需求愈加旺盛,发膜和护发素份额也在迅速增长。这表明,消费者对头发的保养越来越注重质量和效果,而不只是满足于基础的洗发。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且初品牌引领潮流,推出了创新的黑金护发油。袁旻嘉介绍,且初品牌坚持“全链路精准科研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遵循科学循证的技术探索原则,专注打造以精准功效表达为核心理念的个护品牌。这种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的研发策略,使且初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DIASLEEK系列

头皮护理的蓬松丰盈洗发水配方

防止花粉、空气污染物和病毒

粘附在皮肤以及衣服的化妆品原料

猿渡欣幸

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在如今的环境污染和压力生活的双重影响下,头发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对头发养护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如何恢复和保持头发的弹性、蓬松和丰盈呢?猿渡欣幸给出了答案。


他介绍了头皮护理的蓬松丰盈洗发水配方,其的工作原理不是增加头发的生长,而是通过增强头发的弹性和力度,让头发从根部站立起来,形成蓬松的效果。DIASLEEK系列产品运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电解质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发水中形成一个复合体。当油脂污渍接触到阳离子聚合物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粘附在油脂污渍上,形成微胶囊,从而将油脂污渍从头发中释放出来。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被油脂污渍消耗后,阳离子聚合物无法形成复合体,然后在冲洗头发后,聚合物被水迅速稀释,失去溶解性,更多地粘附在头发上。这就是他所说的凝胶化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DIASLEEK系列不仅能有效去除附着在头发上的油脂和污垢,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聚合物薄膜能够增强头发的弹性,使因年龄和压力而变得低弹性的、表皮剥离的头发恢复健康,实现由内而外的改善。在解决头发问题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愉悦的洗发体验。



离体发束
我可以拿你做什么?

徐重谋

高级技术经理

上海复硕正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离体发束是指从人头上剪下来的一束头发,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头发状态和性能,为化妆品研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验平台。徐重谋向我们介绍了离体发束的应用和优势。


徐重谋首先展示了从离体发束上可以获取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头发的光泽度、摩擦性能、静电性能、梳理性能、强韧性、修护效果、亲水性、抗氧化性等。徐重谋还介绍了如何利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来获取这些数据。接下来,他讲解了如何利用离体发束的数据来支持化妆品的宣称和创新。他指出,离体发束的数据可以帮助化妆品研发人员优化配方和工艺,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护发用功能性原料的介绍

赵侃

医药・化妆品营业部 销售经理

上海长濑贸易有限公司


头发的健康与其清洁度和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核心就是每日使用的洗发产品。赵侃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护发产品——Mg-60。这是一款天然来源的环保型原料,不仅具有改善泡沫质感、增加顺滑度的效果,更具有一部分硅油替代性,全面考虑了消费者对于洗护产品性能和环保需求的双重关注。


在赵侃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Mg-60能够显著提升泡沫的细腻度。在添加了5%的Mg-60后,泡沫的细腻度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这样的泡沫不仅更能深入毛孔进行清洁,同时也能够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再者,Mg-60还具有改善泡沫弹性的效果,通过增厚泡沫壁,让泡沫更加有弹性,从而使得洗护产品的使用体验更上一层楼。



发芯修护新课题三键重塑技术

周明潇

研发宣称经理

Unilever Prestige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头发往往因为环境因素、化学处理,比如烫发、染发等,产生各种损伤,影响头发的弹性、硬度和韧性。周明潇介绍了Unilever Prestige的三键重塑技术。这一革新技术通过从多角度、多种方式重塑多肽链内和链间的化学键,使得其成分可以渗透至发芯,并能够留存在发芯中,从而修复发丝损伤,恢复其弹性和强韧度。


三键重塑技术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对已经受损的头发的修复上,其在化学处理之前使用,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抵御损伤,使得头发更易造型和染色。在进行过漂发、染发之后使用,能够有效地修复损伤,恢复弹性和强韧度。不止如此,这一技术还能让秀发达到8倍的强韧度。


周明潇表示:“Unilever Prestige致力于打破过去对头发护理的认知,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科学的护发解决方案。三键重塑技术正是这样一种尝试,它让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发丝的状态,增加其强韧度,使其免受伤害。”



-合成生物&生物技术-

分会场

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

王勇 

副主任

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天然产物是一类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天然产物的来源受到资源稀缺、野生植物濒危等因素的限制,需要寻求更有效和可持续的方法来开发这些天然资源。合成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可以通过在宿主细胞中设计和组装不同的生物部件,最终有效地获得目标化合物。


王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然产物中的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糖苷化是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后修饰方式,它涉及到化合物的溶解性、稳定性、生物活性、亚细胞定位等性质的改变。王勇分享了他在竹叶黄酮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竹叶黄酮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C-型黄酮糖苷,它们通过C-C键与糖基连接,相比于O-型黄酮糖苷,它们更加稳定,在肌肤护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竹叶黄酮广泛分布在禾本科植物中,尤其是多种竹类和相关作物的叶子中。王勇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多种竹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30多种不同结构的竹叶黄酮,并对其中一些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


王勇还介绍了他在竹叶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方面的探索,揭示了一些关键酶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方式。他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重建了竹叶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并成功表达了几种C-型糖基转移酶(CGT),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高效生产。他还展示了他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基因组进行编辑,增强了水稻中竹叶黄酮的含量和多样性。



生物合成油脂的护肤理念探讨

徐澄飞

亚洲市场开拓经理

诺特


护肤品多数采用化学合成油脂,然而生物合成油脂作为一种新兴的替代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护肤品公司和消费者所重视。徐澄飞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生物合成油脂的相关知识和其在护肤中的潜在价值。


人们日益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减少化学能源的使用,利用生物可循环资源生成和替代化学品。这个观念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护肤理念,人们渐渐倾向于使用更自然,更健康的护肤品。在这个背景下,生物合成油脂的护肤理念逐渐浮出水面。自然界同样分子的有机物往往有两种或者多种空间结构,但是只有其中一种结构具有生命特性,称为L型,其他结构除了能量守恒以外,多接近无机属性,称为D型。当人体死亡后,身体内的多数有机物都会转向D型。皮肤在生命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机油脂,其中化学合成的往往需要定向手型才可以达到匹配皮肤功能所需。然而生物转化后的油脂链烃结果都为L-型,因此生物合成油脂与护肤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匹配性。


徐澄飞介绍,诺特公司则利用单细胞可控性强,分裂速度快等特点,研发出可持续稳定产油的植物单细胞,实现了平稳替代化学链烃类,无需提纯,纯度高的目标,这也是被称为第三代细胞技术的重要内容。此技术主要研究有机碳链的生物细胞转化,得到各类油脂或者蛋白等。而其产物的特点在于有机物生命手性强,L-型有机物纯净,含量高。该技术在培养过程中对温度、碳源成分以及油溶物分离过程有着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生物合成油脂的质量和效果。



重组III型小分子胶原蛋白
解锁胶原护肤"芯"动力

纪白慧

产品总监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原蛋白作为皮肤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着皮肤的紧致度和弹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会逐渐流失,进而导致皮肤衰老。胶原蛋白的补充成为了延缓衰老,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手段。


纪白慧分享,不同种类的胶原蛋白在生物活性和透皮吸收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天然胶原,虽然生物活性强,但是不溶于水,应用方式受限;而胶原短肽,虽然水溶性佳,但生物活性低。因此,如何设计出具有高生物活性和良好透皮性的胶原蛋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创健医疗的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成功研发出了重组III型小分子胶原蛋白,这种胶原蛋白不仅具有精确的分子结构设计、专属底盘微生物构建、高密度发酵表达,而且具有高纯度制备、安全性佳、稳定性高,渗透性强,透皮性佳等优点,完全解决了胶原蛋白应用中的痛点。 这种生物合成的胶原蛋白具有产能高、成本低、安全稳定的优势,能够大规模应用在护肤产品中,提供给消费者更高效、更健康的护肤解决方案。而且,该技术无需动物试验,符合可持续策略。



生物技术来源化妆品
原料创新及其科学监管

杨成 教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

江南大学


生物活性分子的发酵生产,例如,已经在应对消费者需求、安全、环境、法规等多元驱动的压力中逐渐显现其重要性。这其中,发酵技术逐步取代传统化学合成,更成为获取单体活性成分的优选路径,极大地降低了活性物生产的成本。


杨成在演讲中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点。以大麻二酚(CBD)的生产为例,他解释了合成生物学的重要性。合成生物学能够避免在提取过程中带有成瘾成分四氢大麻酚(THC),解决了传统大麻提取物的安全问题;同时,这种方法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能够在合法的大麻生产基地以外的地方进行,大幅降低了CBD的生产成本。然而,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创新中并非无懈可击。如胭脂虫与刺梨仙人掌的共生问题,胭脂虫的提取过程中可能会有昆虫蛋白残留,这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过敏问题。



糖尿病皮肤炎症的发生与调控

吴叶林

研究员

同济大学医学院


面对糖尿病肆虐而来的灾难,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足患者遭遇了溃疡、感染,甚至是截肢的痛苦。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数量接近4000万,1年内新发溃疡率8.1%,复发率31.6%,因此而导致的截肢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万。深入研究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新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吴叶林发现,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主要问题是高糖导致的炎症调节失衡。在此基础上,他揭示了糖尿病创面不能愈合的主要原因:TLR3、高血糖和低REG3A。其中,TLR3是皮肤受损后产生过量炎症因子的主要原因,高血糖通过糖基化抑制IL-33表达,进一步促进了炎症。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找到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解决方案呢?吴叶林表示,皮肤共生菌表皮葡萄球菌能够调节TLR3信号通路,抑制TLR3炎症。而在这个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作为皮肤损伤后的主要传感器,其快速增殖是伤口愈合的保证。抗菌蛋白REG3A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伤口愈合的分子机理;吴叶林也阐明了REG3A 诱导银屑病表皮增生的功能机制,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分子,避免了用IL-17A中和抗体治疗所带来的免疫抑制副作用。



-法规检测-

分论坛


化妆品安全性评估

黄惠敏

高级研究员

花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为了向消费者提供能够放心使用的产品,花王始终把产品安全性放在首位。他们拥有自主设计的安全性评估标准,从严谨严格的角度出发,针对原料(组成成分)及成品两方面实施安全性的确认。


“在研发阶段,我们会严格筛选安全的原料,确认配方的安全性,根据各种试验确认产品安全性;产品上市前,会确认安全性数据和综合性确认,我们不允许未充分确认安全性的产品上市;上市后,会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并实施安全性监管。” 黄惠敏介绍道,并对原料的安全性评估进行详细展开,“这项评估包括:确认使用目的、确认法规、理化性状&原料规格、以及现有的安全性数据。其中,在原料安全性数据方面,可以根据原料供应商提供的MSDS等资料,通过CIR、ECHA等公开网页进行信息收集,确认急性毒性、光毒性、重复计量毒性、皮肤单次刺激性、光致敏性、生殖发育毒性等项目的安全性。”她同时特别指出,遗传毒性为阳性的原料是被禁止使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需要确认的安全性项目中,很多数据来自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的数据。而花王集团从2013年起不再对化妆品原料进行动物实验。作为动物实验的替代法,花王主导并开发了STE实验。“这已被OECD认可,并在业界广泛使用。” 黄惠敏表示。花王对于产品安全性评估,主要分为人体健康和环境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系统毒性和局部刺激;后者则包括环境残留和水生生物毒性。



盛评"消费者洞察实验室"
态度细分研究

吴梦洁

高级工程师

资深感官分析专家、技术负责人

盛评检测


消费者研究是指在对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人口特征、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市场调研技术和方法,对消费群体通过认知、态度、动机、选择、决策、购买、使用等阶段实现自身愿望和需要的研究。这类研究能帮企业找到更精准的品牌定位,使产品开发和改进更加有的放矢,品牌传播与推广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与大多数常规消费者调研侧重提供市场趋势不同,我们更关注调研的‘颗粒度’,”吴梦洁表示,“这包括测量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了解用户体验中需要改进之处,了解用户认为最有价值的功能、以及多余累赘的功能,帮助及时更新用户画像、了解产品如何解决用户的痛点并帮助其完成工作,衡量用户的忠诚度以及推荐意愿,了解产品与竞品之间的差别以更好地完成竞品分析,在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MVP测试,确定产品路线图的优先级等等。”


吴梦洁还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更高阶的概念——消费者综合性体验度测量,并通过“产品满意度属性分析模型”、“产品肤感JAR(Just-About-Right,正好标尺法analysis)分析模型” 、“产品印象CATA(Check-All-That-Apply)评价模型” 和“消费者情绪研究模型”举例说明了如何进行体验度测量。



敏感肌功效产品
全通路评价解决方案

贝煜

化妆品实验室总监

广州金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敏感性皮肤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这是一种累及皮肤屏障一神经血管一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换句话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炎性反应和神经高反应性形成了敏感性肌肤的主要发生机制。“其中,皮肤屏障包括: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 贝煜表示。


基于上述机制,“可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维度对化妆品功效进行评价,比如:可通过人原代细胞模型评价细胞分子等指标,用3D皮肤模型评价形态学等功能指标,通过人体实验评价宏观功能指标,”贝煜说道,同时他还对敏感性皮肤产品功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大量案例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功效评价。

贝煜最后总结说,“体外试验方法的选择和人体结果判定都需结合机理,谨防‘假阴性’或‘假阳性’;“敏感肌+”功效人体法需重点考虑受试者肤质;要挖掘新的生物学靶点,以实现指标差异化和可视化。”



关注"头等大事"
发用产品的功效评价及可视化应用

陶竞越

功效实验室经理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2022年天猫高端护发市场各类洗护产品销售表现来看,洗发水、头皮精油/精华和头皮预洗是三大高增长品类。在头发清洁细分领域中,去屑、止痒、控油、蓬松是关注度最高的功效宣称;防毛躁、柔顺、顺滑、修护干枯及烫染受损等功效,在头发养护领域特别受到关注;敏感修复、固发育发、防脱发、强韧发根则是头皮护理领域的关注热点。


陶竞越表示,“总体来说,从功能上看,市场对头皮养护产品功效多元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其中最受到市场关注的是防脱生发和头皮清洁功效,但小众功能也同样崛起,例如丰盈蓬松类的产品热度也很高。预洗用品的功能诉求较为分散,除了最大的头皮清洁需求外,控油清爽、头皮舒敏和去屑止痒也是消费者所热爱的功能。高阶产品营养液、安瓶功能需求集中在防脱生发。”


为满足这些消费需求,品牌商致力于开发“护发际线”、“护发质”、“护头皮”的“头部”护理产品,那如何对这类产品进行功效评价?陶竞越介绍了常用的发用化妆品功效评价的体外实验方法,并通过针对油性头皮问题的头皮护理套装的功效研究方案和针对头发发质呵护的发膜功效研究方案,探讨了头部护理产品的功效评价及可视化应用方案的设计要点。



化妆品毒理学新技术及
转化应用焦点思考

程树军

研究员/秘书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毒理学会


程树军在演讲中首先提出,一切基于非活体动物的毒理学评价方法都是新方法,比如NAMs方法,它又包括规定性方法(Define Approaches,DA)和判断性方法(Judgement-Based Approaches, JBA)。DA是一种实验类方法,由一组固定来源的数据和信息(数据类型)加上一个解释数据的算法(预测模型)组成,通常作为毒性预测的一种方式。DA方法的组成元素原则上是可以被验证和标准化的。JBA是一种需要依靠专家判断得到安全性结论的方法,方法中的元素只能做到部分协调一致,例如,交叉参照方法。JBA方法组成元素需要依靠专家判断,只能部分协调一致。


这些毒理学新技术可用于NGRA风险评估和复杂原料危害识别,包括成分(原料)、杂质和产品的风险评估,以及致敏性成分的识别。此外,还能用于建立个性化IATA。


程树军最后指出,这些新技术在化妆品领域也有用武之地,可用于基于信号通路和AI数字化的皮肤功效学,基于高仿生皮肤模型的炎性衰老试验体系以及基于多组学技术的精准作用机制研究。


撰文:John XieJohn Xie、Erica Zhan、Vicky Chen、Sabrina Feng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