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刷新三项全球纪录!GWH252-16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来源:金风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9 145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光伏储能
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

6月28日,荣登“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的金风科技GWH252-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三峡海上风电场成功完成吊装,刷新已吊装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轻单位兆瓦重量三项全球纪录,充分展现中国风电产业在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工程能力、实验测试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树立全新标杆。


微信图片_20230629164613.jpg

GWH252-16MW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单支叶片长度123米,吊装的最大部件重量约500吨。为实现在海况恶劣且风速影响较大的深水海域顺利吊装,机组采用了成熟的、便于吊装的E-TOP结构,采取“单叶片吊装”方式,克服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难度大、施工时间窗口期短等诸多挑战,成功完成海上机组吊装作业。


GWH252-16MW机组由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关键核心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不仅使用国产轻量化超长柔性新型叶片,开发出具有高升力、高升阻比及低粗糙敏感性的高性能翼型,有效实现叶片被动降载及高颤振稳定性;而且应用国内最大功率、最大尺寸的国产化风电主轴承,通过采用高质量等级的电渣重熔钢和针对大尺寸滚子轴承进行保持架动态仿真和强度校核,确保主轴承的高可靠性;此外,金风科技还完成了全球最大容量和电压等级的66kV GIS国产化开发,在通过性能试验和振动等工况测试后,实现国产化装备在16MW机组上的产业化应用。


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增卷介绍,机组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从科技创新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路径,在风机主轴轴承、叶片和传动链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具有国产化率高、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结束了我国不能研发制造超大容量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230629164638.jpg

从外部看,这个风机是个“铁疙瘩”,但实际上,遍布整机的数百个传感器和机舱上的激光雷达,可以感知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数字化跟踪机组的运行状态,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还能通过机组自身的智慧“大脑”,进行风机角度、功率的调节。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运用,提高了机组的环境适应性,让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国家。


正如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所言,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单机发电能力的提升,更是在前瞻布局、集智攻关中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巨大跨越。


“大容量机组可以有效减少同等装机规模的风机数量,节约海域使用面积,降低海上支撑结构、电缆、用海、施工等方面的分摊成本,是当前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总经理曾建平称。


微信图片_20230629164633.jpg


承担此次吊装任务的是三峡集团“白鹤滩”号,这是我国起吊能力最强、作业水深最深、可变载荷最大、甲板面积最大的自升自航式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


“本次吊装施工环境恶劣,常年风大浪高,工程海域海床表面淤泥类地层厚度大、承载力低,风机机组结构尺寸大、重量重,大型吊装次数达10次以上,适合本海域吊装这种大容量风机的安装船资源数量有限,‘白鹤滩’号是最适合的。”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白鹤滩”号技术负责人王怀刚说。


16MW风电机组的成功研制及其海上吊装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据了解,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轮毂中心高度152米,约相当于一座52层大楼的高度。单只叶片长123米、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


GWH252-16MW机组的成功吊装,是中国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代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的先进水平,通过产业链创新,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升级,以海上风电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为驱动沿海经济发展注入无限绿色“新动能”。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