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科技飞速发展,生物制药领域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据统计数据,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投入长期持续增长,2020年首次超过2048亿美元,2016-202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9%;预计2020-2025年研发支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6%,2025年将增至2954亿美元,后续研发支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抗体疗法、蛋白质工程、肿瘤学、免疫治疗等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如何把握行业变化,获取新的技术与产品发展机会,对制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背景下,《国际医药商情》在这篇文章中,带你一起回顾近期结束的第19届PEGS Boston峰会,期望从中发现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市场趋势。
OmniAb:OmniDeep™技术平台
OmniDeep™是OmniAb各种技术和能力中融入的一套计算机模拟(in silico)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结构建模,分子动力学模拟,大型多种类抗体数据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等。OmniDeep™可以帮助快速识别具有优化特性的治疗候选者,从而使药物开发更为有效和高效。
OmniDeep™是从OmniAb长期的计算生物学和计算机模拟(in silico)能力中发展出来的,这些能力已经进一步开发并应用于高效挖掘通过其专有工程动物免疫产生的大量多样抗体库。OmniDeep™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动物产生的巨大抗体库,优先考虑并优化抗体的性能和可开发性概况。在体内,OmniDeep™利用Biological Intelligence™,使用物种优化的转基因和结构聚焦的抗原设计,以生成丰富的抗体库,这些抗体对合作伙伴的目标感兴趣。在体外,OmniDeep™的多重化高通量单细胞表型筛查技术旨在快速查询数百万个B细胞,并几乎立即识别功能性抗体。OmniDeep™中的计算机模拟(in silico)技术通过高效的大数据处理增强了表型筛查,并提供了进入序列空间更深层次的能力,在那里可以存在额外的潜在主导候选者。
OmniAb首席执行官Matt Foehr表示:“OmniDeep™能够增强剖析分析,进一步简化识别最有前途的治疗候选者的过程。这次发布彰显了我们对投资新技术、进一步创新我们的技术堆栈的持续承诺。这套扩展的套件提供了数据驱动的适应性和可扩展的洞察,有助于快速发现新的治疗手段,我们很高兴能向现有和未来的合作伙伴提供这些强大的技术,以支持他们的发现计划。”
Biosion:抗CD40激动性抗体BSI-038的发现和开发数据
BSI-038是一种抗CD40激动性单克隆抗体,通过Biosion的H³抗体发现平台发现。与Selicrelumab类似物相比,BSI-038展示出增强的结合亲和力和生物活性。在动物模型中,它展现出了强大和剂量依赖性的抗肿瘤活性。
在非临床研究中,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HNSTD)已确定为每公斤150毫克。Biosion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CTTQ)签订了许可协议,CTTQ获得了在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BSI-038(也被CTTQ称为TQB2916)的独家许可。CTTQ目前正在中国进行BSI-038对晚期肿瘤的一期临床研究。
Insilico Medicine:使用AI进行疾病建模
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公司Insilico Medicin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发表了关于多种指标疾病建模科学现状的主题演讲。Zhavoronkov在演讲中将首次公布基于肽的药物设计策略以及一种新的引擎Generative Biologics。这个新引擎属于该公司的端到端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其利用数亿生物数据点、机器学习算法和生成生物模型,从零开始构建和设计多肽。Insilico Medicine在阿布扎比的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研究和开发中心,该地区最大的AI驱动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由一支专家科学家团队正在开发Pharma.AI。
Zhavoronkov表示:“我们正在药物发现的生成AI历史上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多年积累的数据和生成AI的技术进步使我们能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效率找到靶向并设计出治疗难以治愈疾病的新型小分子,我们期待使用生成AI探索多样化的药物开发策略。”
Insilico Medicine是最早使用生成对抗自动编码器进行新药发现的公司之一。2016年,该公司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其生成生物学工具的最早迭代版本,用于识别新的靶向。Oncotarget上的另一篇出版物展示了Insilico如何使用带有强化学习的生成算法设计具有预定义和优化属性的新型小分子。到2018年,Insilico将生成生物学和化学方法整合到了商业可用的Pharma.AI平台中,该平台将引发发现过程从年度缩短到日度,目前正在被11家顶级制药公司使用。
Creative Biolabs:de novo抗体测序技术平台
Creative Biolabs的目标是利用前沿技术提高精密医疗的解决方案。在今年PEGS期间,Creative Biolabs介绍了其de novo抗体测序技术平台,该平台能够通过精确区分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实现抗体测序的高准确性。
Creative Biolabs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对大量动物资源(包括非人灵长类和啮齿类)的独家获取,这些动物是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代表指出,动物模型是向药物验证的必要和不可或缺的途径,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在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之前提供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的可靠证据。Creative Biolabs利用基因修改工具,可以建立具有指定遗传背景的模型。
PhenomeX:光流体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在PEGS会议上,PhenomeX在两个海报演示中突出展示其技术,高通量细胞外体外蛋白质表达、纯化和功能评估在Beacon光流体系统上的应用,以及直接将T细胞表型与基因表达相联系的多组学分析。
此外,PhenomeX公司商业开发高级副总裁Troy Lionberger博士做了题为“通过表型分析数千个活的单个T细胞,在两天内加速功能性TCR的发现”的演讲。这个演讲介绍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可以观察单个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PCs)共培养。在时间过程观察中,>1,000个单个T细胞被监测其杀死共培养中的APCs、表面标志物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能力。通过这个两天的工作流程从患者样本中回收功能性T细胞,可以加速治疗性TCR的发现、T细胞疫苗的开发和患者免疫监测。
PhenomeX应用科学家Alison Glaser做了题为“微型化质量检测,加速选择产生高比例双特异性异源二聚体克隆”的演讲。他表示,微流体芯片可以用来分选和克隆CHO细胞,进行微型化试验,以及回收最佳表现者。这个自动化过程减少了必须扩增和表征的克隆数,同时增加了找到生产高比例双特异性异源二聚体的细胞线的可能性。在这次演讲中,PhenomeX分享了相关数据,展示了如何通过微型化质量检测,在克隆后五天内选择最佳表现的克隆。
Seismic Therapeutic:IMPACT 平台优化抗体和酶疗法
作为一家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免疫学研究的公司,Seismic Therapeutic在2023年 PEGS 波士顿会议上展示了IMPACT 平台应用的预临床数据,通过三份海报演示了 Seismic 的 IMPACT 平台如何实现多个参数的并行优化,包括预测并移除 B 和 T 细胞表位,增强药物样性质和保持蛋白质功能,以在免疫球蛋白(Ig)雕塑酶和双细胞双向(DcB)抗体产品领域创造新的药物候选物。Seismic正在设计源自IMPACT平台的新型生物制剂,以满足涉及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两个分支——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的疾病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Seismic 的 Ig 雕塑酶通过减少 Ig 水平和抗体效应功能来处理失调的体液免疫,这些都对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影响,如重症肌无力,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异性切割抗体的酶可能消除循环的和免疫复合的 Ig,以及细胞表面的 B 细胞受体,从而调节 Ig 介导的自身免疫和炎症。Seismic 的 DcB 抗体方法通过同时接触 T 细胞和抗原呈现细胞,如 B 细胞,来针对失调的细胞介导的免疫,恢复平衡。激活这些通路或能控制多种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狼疮和风湿性关节炎。DcB 抗体同时接触多种免疫细胞类型的多种抑制途径,从而靶向并调节免疫突触的两侧。
Telesis Bio:DNA和mRNA合成台式自动化解决方案
Telesis Bio的CTO和联合创始人Daniel Gibson博士以及Telesis Bio团队讨论了Telesis Bio的转型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发现工作流中的合成瓶颈,以及加速候选药物的筛选和评估。BioXp®系统和相关的BioXp® De novo和Select合成试剂盒使得从客户的序列或自有的线性DNA或质粒DNA开始,快速实现DNA和mRNA的需求和自动化合成。该系统使研究人员能够优化他们的发现工作流,在数天内构建感兴趣的构造。
Telesis Bio的CTO和联合创始人Daniel Gibson博士表示:“通过让研究人员克服由于建立或购买他们的DNA或mRNA的长周期所造成的瓶颈,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整合他们的设计-构建-测试周期,并迅速推进发现工作流。我们相信BioXp®系统可以赋能研究人员加速药物发现,特别是在mRNA疗法和疫苗,抗体发现和工程,以及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领域。”
药明生物:抗击癌症的领先免疫细胞激活平台
PEGS大会期间,药明生物首席科学官顾继杰博士和生物新药研发服务部高级主任聂思惟博士发表了演讲。聂思惟的演讲主题为“构建领先的免疫细胞激活平台以抗击癌症”。在癌症治疗领域,免疫细胞激活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药明生物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聂思惟的演讲揭示了这个平台的先进性和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
药明生物副总裁、蛋白质科学部负责人吴健生博士,以及蛋白质科学部高级主任肖勇生博士也出席了大会。吴健生发表了主题演讲:“构建自动化高通量抗体生产平台”,肖勇生以“用于生物制品药物研发的硅基和体外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PK、免疫原性和可制造性风险” 为主题发表演讲。
晶泰科技:AI助力的下一代抗体发现平台
晶泰科技以其在AI技术与抗体药物研发交叉领域的卓越成就备受瞩目,该公司在PEGS上展示了其XupremAb™下一代抗体发现平台的最新研发成果,并首次向海外展出其智能化系列产品,包括XploreSeq™、XuperHuman™、Xffinity™、XcelDev™等。晶泰科技副总裁、抗体业务线负责人李一发表了演讲“深度学习使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探索抗体空间”,分享了AI技术在抗体筛选、抗体工程等多个环节的应用,展示了晶泰科技在这个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
晶泰科技的全人源VHH精准文库海报在会议上展出,这一成果曾在全球华人抗体协会(CAS)的Poster Awards中获奖。VHH是一种强有力的抗体片段,而晶泰科技AI驱动的噬菌体展示平台XpeedPlay®已实现千亿级人源VHH精准文库的从头设计,这在免疫原性、可开发性、多样性、成本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博安生物:创新型CD228抗体偶联药物BA1302的研究进展
博安生物展示了其创新型CD228抗体偶联药物(ADC)BA1302的最新研究进展。BA1302是一种靶向CD228的创新型ADC药物,由博安生物自主研发。这款药物利用博安生物自有知识产权的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BA-huMab®进行抗体部分的筛选,这种抗体具有极好的结合特异性,能够只结合膜形式的CD228而遁避其可溶形式sMFI2。化学部分则采用博安生物自行研发的创新型连接子-载荷BNLD11,体内外稳定性出色。
在临床前研究中,BA1302在肺癌、胃癌及黑色毒瘤等肿瘤模型中展现出卓越的肿瘤抑制效果,并在食蟹猴毒理预实验中展示了良好的安全耐受性,使MTD剂量达到了超过10 mg/kg。这一突破性发展充分揭示了其在临床治疗上的巨大潜力。CD228蛋白是一种首次在黑色素瘤中发现的GPI锚定糖蛋白,它在肿瘤迁移和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蛋白靶点在黑色素瘤、间皮瘤、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表现出高度的肿瘤表达特异性。据初步统计,目前在研的CD228药物有四个,而BA1302则是唯一的国产ADC。
隆基生物:抗体发现平台技术
隆基生物重点展示了其在抗体发现平台的先进技术,包括杂交瘤细胞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及单B细胞技术。隆基生物利用其庞大的10000+平米 GMP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结合先进设备,如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建立了专业的CRO/CDMO技术团队。该团队提供全面的CRO/CDMO技术服务,包括抗体发现、蛋白表达、抗体表达以及稳定细胞株构建,为客户提供高效且优质的服务,赋能客户的药物研发和生产项目。隆基生物的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是一种创新技术,可以一次完成上万个来自免疫动物的浆细胞筛选工作,最快35天就可以获得阳性单克隆抗体,极大地提高了抗体筛选效率。
诺纳生物:Harbour Mice®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技术
诺纳生物的科学创始人Frank Grosveld教授进行了主题演讲,深入介绍该公司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Harbour Mice® HCAb的优势和应用。Harbour Mice®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技术是诺纳生物的一项创新技术,利用全人源重链抗体的特性,为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除了上述技术外,还有许多未能收入的创新,它们一同证明了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活力与创新力。显然,无论是在抗体工程、蛋白质工程,还是免疫疗法和肿瘤学等领域,创新始终是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都在推动着生物制药行业向前发展。
来源:荣格-《国际医药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