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赢创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创新型、高盈利性以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赢创与中国市场结缘已久,今年是其在华发展的90周年。赢创早在1933年便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自70年代末开始在本地生产化学品,目前在中国共有15个生产基地及办公室,超过2700名员工。
赢创医药健康业务线大中华区业务总监丁宇
在医药原辅料行业,赢创为全球1,000多家制药和生物技术客户提供复杂肠道外注射制剂和口服固体制剂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以及创新的化学和生物制药解决方案。本期“荣格25周年专辑”栏目,我们邀请到了赢创医药健康业务线大中华区业务总监丁宇,带来赢创视角下的中国医药行业25年发展见解。
赢创的进军:
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历程和贡献
2000年之前,中国医药行业的药物制剂开发“重原料,轻辅料”,市场上的药用辅料基本以淀粉糊精、糖为主,用于掩味、美观,缺少功能性药用辅料、缓控释包衣药物较少。
赢创的前身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将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用于药物制剂包衣的企业,自1954年就推出了世界上首款丙烯酸树脂肠溶包衣材料——EUDRAGIT®尤特奇® L 100,能有效保护药物活性成分,增强药效并减少配方风险,为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顺应性和稳定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7年,我们将该产品系列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包括胃溶、肠溶和缓控释包衣材料,开始助力中国企业在缓控释药物领域的研发与发展。20多年来,我们的产品已成功用于国内本土研发生产的多种缓控释药物制剂中,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沙拉嗪缓释制剂、盐酸坦索洛新缓释胶囊等。
我们还积极为国内药物包衣工艺的技术发展贡献力量。2006年,当时就职于赢创的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张涛先生与国内医药行业资深专家李汉蕴教授合作翻译并出版了《药物制剂包衣原理工艺及设备》一书。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包衣工艺指导用书,主要面向从事药物制剂开发生产的科技人员和药学院校师生。值得一提的是,时任赢创德国技术专家的Klaus Lehmann为该书的原作者之一。2008年,由中国药科大学的平其能老师和张灿老师主导,赢创参与翻译了《尤特奇®应用技术指南》。该指南为国内药物制剂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
通过业务收购,我们不断拓展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2011年,赢创收购了勃林格殷格翰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业务,同年又收购了SurModics的Lakeshore Biomaterials™,完善了旗下可用于长效注射微球的PLGA产品组合RESOMER®。当时,国内的长效注射微球制剂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得益于RESOMER®品牌进入中国,我们得以帮助国内客户进行长效注射微球药物的研发生产。目前,中国市场上大多数的长效注射微球都使用RESOMER®为药物载体,降解时间从7天到数月不等,可实现精准的控释性能以提高药效,并通过减少注射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两年,我们又陆续推出了众多全新辅料产品,例如针对中国市场本地研发和生产的注射用高纯度聚山梨酯80、自主研发的植物源胆固醇和植物源角鲨烯等,不断推动着生物制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风起云涌:
中国医药市场的演变与进步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医药市场发展迅速。早些年,客户的研发和生产设备都较为传统,而近几年,我们看到国内医药企业的硬件设备、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都在不断迭代升级——不仅符合国内市场要求,更开始向欧美市场标准进军。
此外,我也深切感受到中国客户的研发能力快速增强,研发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从原来的仿制药居多,向自主研发的创新型药物转型。每次我们携新产品、新技术拜访客户时,都受到客户的热烈欢迎,这也是客户对先进技术、创新产品需求上升的有力佐证之一。
赢创早在2000年就在上海成立了药用辅料应用技术实验室,期间又进行了3次扩建升级,实验室现可为客户提供从辅料应用技术、配方开发,到分析服务的全套服务。我们的本地团队还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法规服务,也能借助赢创全球专业法规团队的力量,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法规服务。这些原辅料方面的高附加值服务对于飞速发展的国内医药企业正愈发重要。
蓬勃的市场:
赢创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投资
中国是赢创重要的增长市场,对于医药健康业务而言也是如此。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慢性病患者人数增多,对提升生活质量的药物精准度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本地客户充满活力。他们踊跃推动行业发展,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这两点都给予了赢创药用辅料产品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我们医药健康业务线近三年在中国的年销售增长始终保持在20%以上。
面对生物制药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也加大了细胞培养增效剂cQrex®产品组合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和推广,并与本地客户加强合作关系。例如,我们去年就与国内细胞培养领域的领军企业奥浦迈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助力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
未来的视线:
中国医药行业的潜力与赢创的发展策略
我认为未来行业呈现出以下三点发展趋势:
1. 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推动了mRNA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基因技术将进一步在癌症、代谢紊乱、传染病等一系列后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巨大潜力。赢创在脂质的定制生产方面拥有30余年的经验,在德国哈瑙和美国拉斐特设立了脂质生产设施和创新中心,能快速和灵活地生产各种脂质,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脂质药物研发和生产需求。
2.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成本的限制,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促使国内大型药企进一步往创新药的方向发展。这往往离不开上游原辅料供应商创新技术的支持,我们也致力以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支持客户的新药研发工作。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们去年新上市了一款名为EUDRACAP®的功能型即用胶囊,其本身已具备对敏感活性药物成分的保护功能,还能通过定制生产服务满足客户对胶囊的特定要求,因此可帮助制药企业加快药物开发进度、更快将复杂口服药物产品推向市场。
3.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而赢创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法规支持网络,将帮助中国客户更好地走向世界。
合作共赢,联手发展
赢创与荣格工业传媒自2012年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荣格作为深耕医药行业的行业媒体,在各细分医药领域具备庞大的数据资源、对市场趋势洞察敏锐,并且很早就引入了数字化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方式,是原辅料供应商与医药企业之间一座可靠的沟通桥梁。
2019年我们和荣格合作了第一场针对细胞培养基应用领域的网络研讨会,获得良好反响。近两年,我们双方加大了在生物制药、细胞培养等领域的媒体合作。我们希望借助荣格在这些新兴市场的覆盖度和影响力,促进对接潜在客户,并希望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多新型治疗方案。
来源:荣格-《国际医药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