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 41.5%。自2015年的18.6万亿元至今,数字经济增长规模达到了270%。对整个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经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趋势”或“必经之路”,而已经是先进制造业“基础”要求之一。
近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与荣格工业传媒联合主办的的2023数字化转型与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吉利、凯迪拉克、上汽乘用车等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行者在本次论坛中作了精彩的发言,分享了他们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本期报道,我们撷其中的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吉利:赛道不是卷出来的,是闯出来的
在汽车领域,整车数字化研发、大数据应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汽车行业的强劲和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数据显示,数字化车型能节约18个月的研发周期,减少50%的后期设计变更,降低50%的验证成本。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性能数智技术开发专家王安将吉利在数字化转型思路概括为“2342”。具体来说,“2”是指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的和数据资源体系;“3”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研发业务将三大验证(虚拟验证、仿真验证、实物验证)深度融合。在各专业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形成一批业务流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AI应用案例。同步促进系统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系统使用体验;“4”是指通过四大创新: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品创新、数字体系创新、数字文化创新;最后一个“2”是指内部建设规范有序的数字治理生态和外部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合作格局。
今年年初,吉利发布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数字化项目——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整个资源中心包括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通过系统优化算力,促进云边算力。协同联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合理梯次布局,实现流程最优设计(To be)与流程标准化。推动通用类数据汇聚利用,释放数据价值潜能。
有了强劲的算力还不够,吉利从源头进行数据梳理和流程疏导。基于整体流程架构,以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流进行流程优化,将所有流程拆解到它自身的管理池、子流程,最后拆解到它数据模型。基于这些数据模型进入更加深入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汽车研发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研发周期缩短、平台化和虚拟验证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流动实现研发流程的变革。吉利正在将数字化转型落地于更多新应用场景,比如基于AI应用的除霜除雾软硬件一体自动化检测方案、‘虚实验证’双循环研发体系。未来,吉利更将从‘能力单元’完成‘价值生态’,由工程交付向价值交付转变,由功能实现向竞争力实现转变。”王安总结道。
上汽通用:智能制造不是闭门造车
凯迪拉克工厂作为上汽通用智能制造的主战场于2016年全面投产,融合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从设计、生产、销售、供应链环节的互联互通,整合资源并精准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打造了集“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模块化和高质量”为一体的数智化工厂。目前,凯迪拉克工厂整个流水线可以实现6平台8车型的高柔性生产。
“在智能制造体系架构中,凯迪拉克数智化工厂聚焦产品、供应、运营三大维度数据流,开展数字化集成,旨在实现数据在各个维度上的高效共享和流动,在推进业务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改进和创新。”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业务与知识管理集成经理王恺分享道。
此外,他还分享了上汽通用智能制造的具体实施规划:智能制造要分几步走,首先要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完善数字化环境;在拥有数字化环境之后,会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将车间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互联,以及开发和制造相关的数据也需要互联互通;最后实现智能制造的多项应用。
凯迪拉克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有一个全景图,其有着一个“2345”的规划。具体来说,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产品工艺开发、柔性高效的智能互联生产运营、集成贯通的全局化智能物流、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质量管控、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管理是五大支柱,工业互联网络、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数字运营系统是四层方案,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是三大系统,互联互通的网络信息、面向未来的智造人才和组织为数智化工厂保驾护航的两大基石。
“我们做智能制造这件事并不是闭门造车,埋头苦干,而是要和一些智能制造标准进行对标和学习。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包括运用人工智能或者其他先进手段来实现工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发,以提升效率。例如,我们应用虚拟仿真中的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帮助工程师一键式进行检查和验证,大大提高工程师的开发效率。”王恺分享道。
上汽乘用车:再造一个“数字上乘”
2017年开始,上汽乘用车结合上汽集团总体战略布局,围绕“产品数字化”工作,深入开展全业务“体系数字化”及 “生态数字化”的打造,提出“大数据平台+数字化研发、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智慧服务”的“1+4”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年到2022年期间,基于上汽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面向汽车行业的SaaS服务生态和供应链领域解决方案。
“针对中小供应商数字化程度普遍不高的问题,上汽乘用车将内部成熟能力进行泛化上云,以SaaS软件订阅的形式对中小供应商开放,低门槛低成本解决其信息化诉求,打造共赢的生态体系。”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供应链应用架构师杨秀锋表示。
此外,杨秀锋还分享了上汽乘用车未来两年数字化工作计划:上汽乘用车将继续围绕数字化研发、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数字化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智为驱动,提升管理能级、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全面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两年,上汽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重点,本质上就是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我们将数据作为核心媒介,打通了高速的信息化网络,把我们对产品的管理能力当成神经网络系统,为供应商做延伸,帮助他们提升管理能力,完成了全链路的打造,通过数据进行闭环驱动,全面提升供应链网络的稳定性和零部件供应质量的可靠性,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网络生产成本的降低。”杨秀锋说道。
总的来说,上汽乘用车将以数据为媒介连结“客户” 和“企业”,实现全业务链的业务重塑,打造闭环式的运营体系,利用数字化生产工具,全面提升全业务链的运作效率,再造一个“数字上乘”。
“未来,上汽乘用车将打造聚焦点、链、面发展的汽车行业链主企业,携手行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构建汽车行业深度协同模式和数字化转型合作生态体系。我们还将构建开放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企业上平台,打造成为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增强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杨秀锋分享道。
尾记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见秘书长于忠海教授在会议的开幕致辞中指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不确定性的来源有产品本身的复杂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供应链协调的复杂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已经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期待汽车制造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