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所有工业领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64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22亿元。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优胜劣汰,目前已形成的全球著名品牌有ABB、西门子、三菱电机、安川电机等,其凭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产品及多年的营销布局,国产品牌面临两大挑战。
随着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业自动化将进一步推进。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也将极大地推动工业自动化发展。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挑战
1.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自主研发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积累相对较少,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尤其是中高端应用领域的产品,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仍需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并持续创新。
2.高端技术人才匮乏
工业自动化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水平具有较高要求。在核心设计和整机制造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技术人员及具备丰富经验积累的装配人员较为缺乏;在系统集成领域,缺乏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专业人才;现场调试、维护操作与运行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依然有所欠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工业自动化行业给予鼓励和支持,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使得我国在该领域的人才积累、经验积累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行业内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具有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自动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工业自动化就是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参数为控制目的,实现各种过程控制,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的操作,而能充分利用动物以外的能源与各种资讯来进行生产工作,即称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而使工业能进行自动生产之过程称为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作业模式,加速了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业自动化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环节,有效提高了工业企业日常运作效率以及工业生产科学性。
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只是间接地照管和监督机器进行生产。
工业自动化不仅出现在能源、钢铁、化工、汽车、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的制造环节,也运用在物流、仓储、商业零售乃至家庭服务等非制造环节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成熟应用。
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自动化软件、硬件制造商,主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伺服系统、步进系统、变频器、人机界面(HMI)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等工业自动化产品制造商;中游则是系统集成商和产品分销商,即根据下游客户的工艺需求,提供设备选型、产品销售以及将标准化产品集成为可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服务的提供商;下游则是制造装备制造商和自动化工厂投资方,以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纺机和起重机为代表的OEM型市场,以电力、石油、市政和房地产为优表的项县型市场。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受了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与创新。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都为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也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升温,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市场竞争,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无人化成为发展趋势,工业自动化行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以及实现智能制造的需求,工业自动化将成为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在产品的可靠性上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一些优秀厂商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并借助国内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纺织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的契机,加快了对国外品牌的替代速度,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近几年,随着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对我国相关领域内核心部件的“自主、安全、可控”提出了迫切需求,提高国产化率已成为我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共识,也为工业自动化设备实现进口替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不同需求,工业自动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自动生产线上单一品种生产的自动化设备的普及。
第二阶段:中小批量柔性生产的计算机控制加工设备。
第三阶段:适用于复杂生产调度安排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现在我们处于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智能制造系统高速渗透普及的阶段。
总体来看,工业自动化遵循从自动化到数字化、信息化,再迭代到现在的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即从早期简单的代替劳动力实现生产加工到生产加工全过程循环的整体规划和管理体系的进步。
智能化是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之一。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工厂控制系统,使生产线能够自主感知、判断和控制,提高智能化程度,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绿色化是工业自动化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