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作为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的第一个机床贸易展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23)表现出了超高人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4月10-15日展会累计进馆观众人数154957,较CIMT 2021增长26.98%,与CIMT 2019相比增长11.42%。
在为期6天的展会中,各大展商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令人眼花缭乱。例如,ANCA发布至臻系列首款机床MX7 Ultra,西门子发布面向中国市场的SINUMERIK 828D分体式控制器,吉兰丁发布《机械制造过程级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白皮书,蔡司发布新一代轻量级三维激光扫描仪——便携式ZEISS T-SCAN hawk 2,雷尼绍发布AGILITY五轴坐标测量机,索拉露斯发布了全新TA床身式铣床、FA落地式镗床和SA移动式铣床等等......
另一方面,在疫情管控措施放松之后,国外展团也对中国展会充满期待。德国成为CIMT 2023最大境外参展方,展会现场共有有130家公司展示各种机床、切削工具、夹持技术、测量技术、模具以及数控系统和软件,总展览面积达7000平方米。
“德国是中国机床行业的第二大供应商(仅次于日本),在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各个客户领域,如汽车和航空航天以及机械工程、发电和其他基础广泛的机床用户。” VDW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孙艾弘说道。多年来,德国机床行业在以上领域都拥有长期的经验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中国工业客户的宝贵合作伙伴。
2022年,德国机床出口额达16亿欧元。涉及到的主要产品有加工中心、切齿机、侵蚀机和磨削技术。相比之下,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量正在持续增长。继2021年的强劲反弹之后,2022年德国从中国机床进口额达3亿欧元。目前,中国是德国三大机床供应商之一。
德国机床制造商们非常希望今年在中国的业务能稳步攀升。2022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订单增长强劲,然而到了年底又降到了负值。VDW常务董事Wilfried Schäfer认为:“大量的积压订单可能会促进今年对中国的出口,但鉴于过去几个月的需求疲软,我们非常欢迎与中国合作伙伴签订新的合同,我们相信,CIMT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为我们的合作打开大门。”
展会现场所透露出的机床行业整体态势——调整恢复中。第一季度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全国迎来了一波感染高峰,加上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压力,国内的机床工具行业是经历了3个月的冷淡期的。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来自3C行业的订单明显下滑,一方面由于消费者更趋于保守,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不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力成本的上升,不少3C制造商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但相较于2022年,2023年由于疫情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复存在,全社会的投资信心也将逐渐恢复,预计在第二季度及下半年会有明显回升。
不少展商也向荣格的记者团队表达出了增长2位数甚至3位数的决心。其中,汽车、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航空航天、医疗、模具等是机床制造商们较为看好的下游企业。在这些领域中,航空航天需求一直都比较稳定,国企的订单量大质优。而汽车领域,车市一轮“降价潮”,燃油车产销下降,新能源汽车尽管保持增长,但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风险。这也让许多机床制造商们对新能源汽车持较为观望态度。
国产化
疫情3年是国内机床行业的机遇期。受疫情和海运的影响,很多国外设备进不来,机加工企业开始大量转向国产机床制造商求助。一些国有企业也会要求工厂里的国产设备的比例。
今年两会,工业母机成为高频词。作为工业母机的主体产业,中国机床工具产业正加速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国产机床目前突破了全数字化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多轴联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机床中市场占有率由不足1%提高到31.9%,数字化刀具市场占有率由不足10%发展到45%,国产高档数控系统也实现从无到有。
4月10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在展会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表示,希望武重集团和华中数控秉持“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精神,对标追赶,创新超越,朝着世界级一流重型机床集团迈进。他强调,面向重型机床智能、高速、高精、复合、五轴的发展趋势,双方要站位大局、扛起旗帜、深入融合,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共同承担国家项目,共同建设国之重器。
据悉,4月10-11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还与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威诺数控有限公司、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滕州市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滕州市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另外5家主机企业,在相关展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4月11日下午,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永业科技(唐山)有限公司在CIMT2023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毛予锋会长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毛予锋说,重庆机床集团作为中国齿轮机床排头兵企业,充分利用技术、人力、生产条件等资源,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齿轮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齿轮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广州数控、唐山永业科技作为机床关键核心功能部件的专业制造厂商,他们与重庆机床集团的合作,将共同突破与解决产业优化中制约发展的基础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工艺技术问题,加快国产关键核心功能部件在高端齿轮加工机床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化
本届展会上,众多参展商都展示了助力节能减排的绿色技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机床工具的绿色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体现在:在机床结构中采用新材料,使机床结构轻量化、环保化;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回收再利用;采用新技术减少能源空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用微量润滑以及干切削技术,减少污染等。
例如,山崎马扎克以MAZAK Go GREEN 为主线,多维度展示了MAZAK绿色理念的实践和创新;并通过节约工厂用电、开发有益于环保的核心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减少物流和包装材料等路径来减少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展出的新一代五轴加工中心VARIAXIS i-800 NEO,就是针对“碳中和”理念而开发出的兼顾高生产性和高环保性的NEO系列新品。而且,马扎克的数字化、自动化、环保措施及尖端技术,也都融入了低碳环保的Go GREEN绿色理念。
大隈机床采取削减机床运转时的能源消耗、关闭不使用的设备、缩短加工时间、分析优化减排点等措施来实现减排目的。
德马吉森精机机床的绿色技术,具有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消耗的功能。德马吉森精机推出的节能(Energy Saving)App能够按时间或者程序段记录机床的功率消耗,有停机、预热、待机等三种模式来管理机床、气动液压系统、显示屏、照明灯,降低机床的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同时提高生产力。据称,节能模式下,机床的能耗将降低30%。
发那科推出了绿色机床节能解决方案,在采用先进的产品节能设计同时,采用优化的控制方式和加工工艺等措施,可实现整体机床设备节能5-15%,并且提供更快更好的能耗分析方法,实现更完善的车间级能耗管理,还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碳足迹分析。
智能化
智能制造是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构建“数智生产”体系,通过生产协作和数据共享,推动制造过程高效化和精益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既有机床工具企业的自身的探索,比如,敏嘉总经理赵虎表示:“我们很早就预测到智能化的趋势,并且在几年前就自主研发了配套的机器人,例如双主轴机床机器人一体化生产线,将机器人复合到机床内部,机床机器人设计成一个整体,一台机床就是一条生产线。” 如今的敏嘉已经从以前生产机床产品,转型成为用户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除了既有机床企业的自身的探索,还有自动化、机器人企业的介入。不少协作机器人企业是第一次亮相CIMT展会,例如,遨博机器人重点展示了两款机床自动化协作机器人设备。第一款是固定式自动上下料机械臂,已有上千台投入使用。第二款是移动式复合式机器人,根据加工工序及流程,一台设备可以管理20台机床,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汽车、3C、半导体、机械装备、医疗健康、巡检、新零售、物流、教育等领域,均有亮眼表现。2022年遨博机器人全年营收超5亿元人民币,今年计划实现100%增长。
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去年实现了逆势上扬。本次展会,益模科技重点展示了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制造MES以及厂内智能物流在内的软硬一体化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面对火爆的市场需求,益模科技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22年益模科技的业绩实现了30%左右的提升,2023年有望翻番。近日,益模科技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据了解,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益模科技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及优秀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巩固益模科技在离散制造工业软件及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
4月11日,吉兰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发布了《机械制造过程级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深入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数字化的现状、挑战和机遇,阐述了机械制造过程级数字孪生理论、技术和应用案例,并对该领域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倡议建立《机械制造过程级数字孪生系统服务商能力评估体系(建议)》,助力行业良性发展。白皮书认为,全面实现机械制造工艺数字化体系,包括工艺的正向设计、工艺的智能实现,是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的核心关键。白皮书提出的“机械制造过程级数字孪生理论”,提供了一套基于统一科学模型规范的机械制造系统全要素建模方法。应用该理论,可以针对每一个机械制造系统,实现其面向机械制造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从而真正推动数字孪生在机械制造领域的落地。
本土化
在逆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公司将重点放在了加强本土化策略方面。本次展会,格劳博中国将重点展示G700F和G350两台加工中心。G700F是专为为新能源汽车大型框架结构工件和底盘工件开发的。它的工作台面可以达到1.5米。它主要用于加工被称为副车架的工作部件。G800F和G900F,可以加工到1.8或2.5米的大型部件或新能源汽车电池。第二代G350五轴机床,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因此,它可以用于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和模具在内的任何类型的行业。格劳博中国销售副总裁Thomas Neubert表示:“对于来说中国市场来说,成本总是非常重要。格劳博使用本地化的组件,除了来自海外的非常特殊的部件,我们不会进口很多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与海外产品相比,我们可以减少至少20%的成本。”
“Glory Box”计划是达诺巴特集团为用户定制的一个机床生命周期服务包,专注于在安装新机器后最大限度提高客户的“投资回报”。除了传统国际机床品牌所提供的狭义服务,即现场服务或销售备件外,达诺巴特集团还可为客户提供设备评估、启动、资格鉴定、预防性维护、OEM备件、设备大修、改装和应用解决方案几大模块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同时,在“Glory Box”计划下,中国最终用户还可体验整个加工过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是达诺巴特集团与包括西门子、福斯、圣戈班、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等一系列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前沿系统。
本次斯凯孚展示的超精密系列产品均产自新昌球轴承生产基地。该基地毗邻密集的机床客户群,依托斯凯孚强大的物流网络,能够大幅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充分满足机床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高标准应用需求。
斯凯孚中国机床业务负责人萧山川表示:“斯凯孚不仅拥有覆盖完整的机床产品线,还能够为客户提供包含轴承、润滑、密封、主轴监测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我们也期待能够携手更多中国机床行业的优秀合作伙伴,以先进技术支持本土化研发创新,助力中国机床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来源:荣格-《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