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1998年,B2B工业媒体出版人马国熙(Michael R. Hay)先生,发现中国大陆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个市场对于前沿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有着迫切需求。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创建了荣格工业传媒,由此开启了一本本工贸杂志与中国乃至东南亚制造业的共同成长之旅。
迄今,荣格工业传媒的出版物覆盖20多个工业行业,分别在中国、东南亚各地发行。并且,伴随着媒体传播渠道的不断变化,更多的优质内容还被用于数字化渠道。
今年正值荣格工业传媒成立25周年,作为旗下的重要刊物之一,本刊也将在全年的报道中对25年来金属加工行业的技术发展进行梳理,同时也将邀请行业大咖、企业高层(读者/专家,广告商,协会/展览公司等合作方)参与探讨,携手展望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 688059), 成立于2007年3月,是国内知名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是“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的研发与应用,形成了在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四大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性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连续多年产量排名位居行业前三。
贵司过去二十五年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概况。当初是什么机遇巧合让你(或贵集团)与中国市场/或这一产业结缘。
2007-2011年,公司抓住汽车、工程机械、能源装备和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机遇,针对太原重工、东方电气和中信重工等终端大客户的切削应用需求,向客户提供非标定制化的硬质合金刀具产品,以直销模式为主。
2012-2016年,由于终端大客户的用刀需求复杂且回款周期较长,公司适时调整经营发展方向,逐步从“为大客户提供非标定制化产品”向“满足众多中小机械加工企业金属切削共性需求的标准产品”转型。针对标准刀具产品市场具有用量大、品种集中、通用性强、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公司采用“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开发出模具铣刀和槽刀片等具有高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同时开始向经销模式转型。
2017年至今,公司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公司陆续推出具有独特基体材料、槽型结构和涂层工艺的“顽石”“哈德斯通”系列产品,迅速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2020年1月以来,国内外先后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部分欧美、日韩高端数控刀片进口业务受到阻碍,影响其向终端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以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国产刀具企业凭借产品性能和服务优势,进一步加速了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替代。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让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可以结合自己的解决方案重点谈谈。
华锐刀具产品的快速进步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稳步快速发展。
2011年中国的模具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国内模具行业销售收入1639.88亿元,但是所用刀具大部分为日韩产品,国产化率较低。华锐以敏锐的嗅觉果断地把产品的研发、生产、市场、应用技术方向调整到模具行业刀具上来。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模具铣刀的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北京国际机床展,华锐自主研发的“锋芒系列”模具铣刀精度高、通用性能强,一经面世就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一跃成为模具铣刀市场的主流,也奠定了华锐公司的市场地位。
2014年开发不锈钢车削刀片时,粗车产品开发还比较容易,但是遇到精车表面质量普遍要求Ra0.8以下,发现几乎没有人用国产的,我们改进了很多槽型、工艺都没达到用户要求。这一高技术要求激发了我们的求胜心,我们清楚地知道,解决了不锈钢精车,相当于可以带动公司大部分产品系列升级。于是我们从模具、混合料、压制、烧结、后处理都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执行。2018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F”槽型不锈钢产品工艺完善定型,切削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内主流产品,目前已是成为市场模仿的对象。一个不锈钢精车产品销量居然超过了用途最广的半精车产品。因为“BF”产品系列质量高,产品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不锈钢、钛合金、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都能应对。这更坚定了我们要立志做好、做精产品的思想。
2014年,公司组织到浙江汽车零部件市场调研,了解到钢件车削刀具需求巨大,同时走访了很多小厂,居然都用的是日韩产品,问其原因,都说国内刀具满足不了他们性能要求。效率高、精度高、寿命长、性能稳定,价格还不贵是大批量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基本要求。初步试刀效果不是很差,这增强了我的信心。但随后大量的失效形式分析让我发现了我们产品质量与进口刀具的差距。我们摸索了很多技术改进方法,几百次的各种环境下测试。一次一点点的进步,终于在公司工艺装备完善,各类人才到位的情况下,2019年具有高通用性、高稳定性的钢件车削双色涂层工艺刀片在突破核心技术后,正式大批量上市,加速了对进口刀具的国产替代步伐。现在去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去调研,大多数用户都在用国产刀具了,华锐人作为国产刀具的代表也是相当的自豪。
目前中国市场对于贵司而言意味着什么?请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近年来,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进口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477亿元,进口刀具规模为138亿元,绝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2021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下降至28.93%,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数控刀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
展望未来,您认为中国金属加工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将出现哪些技术发展趋势?贵司将有哪些规划?
我国的金属加工行业经过革开放、科技兴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各行各业门类逐渐齐全。但在航空航天,高精密等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精尖领域方面还有不少卡脖子的地方,阻碍了我们往更深、更高领域的探索之路,导致目前我国金属加工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值不高,丰厚的利润仍被发达国家占有。
中国的金属加工行业最需要的仍然是打好基础、沉淀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出一大批敢于拼搏,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做到与时俱进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金属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行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提升,把我国从金属加工世界大国变成世界强国。
在贵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荣格工业传媒带来了哪些助力?
荣格杂志是非常重要的宣传平台,使客户更直观的了解我们的产品,增加了品牌的影响力。
来源:荣格-《国际金属加工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