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创新、转型、突破,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0到1”

来源:医疗设备商情 发布时间:2023-04-03 500
医疗与医药医疗设备合约制造服务医疗电子组件制造设备材料包装及消毒其他测试、计量、检验和校准设备及用品研发与设计服务 会客室
——姜峰博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成立于1991年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CAMDI)是中国唯一以医疗器械制造业为主的协会,成员包括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经营、投资、产品检测、认证咨询及教育培训等医疗器械产业相关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姜峰博士自2003年起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及常务副会长已20年,参与制订了大量行业政策法规,同时他还担任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事长。

图1.jpg

姜峰 博士


正值荣格工业传媒进军中国市场25周年之际,作为荣格的老朋友,姜峰博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分享了他基于30多年的行业经验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见解,以及近期医疗器械产业政策的影响。


Q: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作为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陪伴着行业这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您如何看待你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姜峰博士:我们协会是代表医疗器械制造业和有关部委对接的一个主要协会,也是国家医保局行业信息的定点上报机构。我们协会的成员主要都是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我们一起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推动产业进步,在法规和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方面引领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

Q: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让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


姜峰博士: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这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本土企业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的迅速成长。尤其是过去十年的发展,可以说能媲美此前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积累。除了行业的产值快速增加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大量高质量的创新产品进入市场,这也离不开国家在创新层面给予的大量扶植政策和经费支持。


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也一直保持着积极的主动性,尽管过去三年的疫情封控对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一定挑战,但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增长势头仍将不变——我们现在一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行业的投融资发展也很可观。

Q:您如何看待荣格工业传媒《医疗设备商情》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姜峰博士:我结识荣格工业传媒已有十多年,最初是在业内的活动中看到《医疗设备商情》这本杂志。荣格的这本杂志一直都很及时地报道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前沿和市场动态,质量一直都很高,在传播新产品、新信息以及促进行业发展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后,受这本杂志的影响,我也参加了荣格组织的一些活动和专业会议。


值此荣格成立25周年之际,我祝愿荣格发展越来越好,也希望荣格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不断加深和产业的结合,也包括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相结合,把全球的行业动态带给我们,也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传播到世界上去。


Q:展望未来,您认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将出现哪些技术发展趋势?


姜峰博士: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最需要的是自主创新。我们在跟仿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们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好的“1到X”,而且专利也越来越强,现在应当尽快从“1到X”转为在“0到1”上发力。政府和医疗器械企业应该围绕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开发真正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2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首个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创新医疗器械55个,优先审批医疗器械7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与2021年相比增加57.1%。其中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有所突破,上述数据也说明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从“1到X”逐步过渡到“0到1”。


伴随着真正的自主创新,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也会从以国内销售为主走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产业的委托研发和委托生产模式也随着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执行而更加深化。比较有潜力的赛道则包括家用及康复护理器械、高值耗材、慢病管理、新型医用生物材料、体外诊断产品、微创外科治疗产品等,这些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出现。


来源:荣格-《医疗设备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