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2023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不出意料地收获了大量提议。在开幕式上,前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同样不出意外地对汽车工业在2023年的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汽车相关建议主要有3项:消费、产业链、绿色转型。即:推动大宗汽车消费,拉动生活服务消费的恢复;集中资源合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建立汽车产业链国产化;持续节能减排,打好青山绿水保卫战。那么,本届两会中,行业大咖又有哪些提议?我们能从中看到哪些信号?本期行业洞察,我们撷取部分热门提议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大咖解题,车企提案各领风骚
如何理解国家策略?如何结合企业特色交出一份完善答卷?先来看看那些“押中考题”的试卷。经济事关利益,押中“经济”大题的车企提案最多。
姚劲波(58同城首席执行官):
1、在具备条件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经销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完善配套服务,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二手车交易、纳税、登记、保险等“一站式”服务。
2、探索线上“二手车交易市场”模式,在具备条件的互联网经销企业设立网上机动车登记站,实现“网上过户”功能。
3、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实现交易方在车辆所在地直接办理汽车转让登记手续。
尹同跃(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
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壁垒。
冯兴亚(广汽集团总经理):
1、从政策层面加快引导产业转型,推动“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发及应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发端、应用端以及汽车消费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
2、加速完善汽车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车芯片应用保障机制、完善细分领域技术规范和测试标准。
朱华荣(长安汽车党委书记):
1、2.0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减半。
2、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合并,保留一个税种,并增加地方财政留成比例。
可以看出,车企代表的提案大多围绕着“如何盘活汽车市场”,无论是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简化二手汽车交易、减少汽车购入门槛的税收,甚至以关税互利的方式,扩大出口贸易的优势,都是为了让汽车更便宜、更好卖。
自然,仅靠活跃的市场还是不够的,从2020年开始汽车缺芯危机至今仍在蔓延。根据AFS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全球汽车市场已减产约30.46万辆,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279.89万辆。
为了提升国产汽车整体竞争力,拒绝供应链卡脖子,在“产业链及核心技术”相关的提案中,车企的焦点可以分为“弥补国产技术短板”和“布局扩大领先优势”这两大方向。
张素心(华虹集团董事长):
1、在芯片产业战略定位、战略推动和战略实施中形成合力。
2、政策的制定应将可控优先于自主;完善人才队伍的规模储备和培养路径等。
除了芯片外,原材料价格疯涨,也成为遏制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症结所在。尤其在我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稳定锂电原料价格、保障材料供给、扩大优势市场,不少议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朱华荣(长安汽车党委书记):
1、国内方面,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加快国内高品质锂资源的探测和开发。
2、国外方面,鼓励和引导国内矿产资源企业、整车企业和电池电芯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海外锂矿等矿产资源战略布局与开发。
景柱(海马集团董事长):
1、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
2、由政府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海南东西南北中率先建成五个大型绿色能源中心,集谷电绿电充电换电、谷电绿电制氢加氢、谷电绿电储能储氢削峰填谷等多功能于一体,在产业链中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
与前二大题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绿色减排上始终有着亮眼的成绩。从结果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从上游来看,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引入“灯塔工厂”“智能工厂”。中国汽车工业整体都呈现出产业转型、绿色升级的态势。
总体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几个特点:第一,战略非常清晰,方向很明确,目标也很具体;第二,执行、推广、实施非常严格,很有序,管理得很好;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这样一个生态链的体系性的建设。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是直言:建议大家选购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生态链,有体系地进行建设。
未雨绸缪,大咖们纷纷在智能领域“画了个圈”
除此之外,围绕智能驾驶引申而来的自动驾驶立法、高精度地图数据审核、道路测试、数据信息安全,则成为另一大高频词组。
冯兴亚(广汽集团总经理):
1、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尽快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
2、在法律层面肯定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性地位,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运营的特殊规则,优先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情形下的各类主体责任问题。
朱华荣(长安汽车党委书记):
1、搭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法律、法规工作组,建立完善的企业准入制度,并推动健全车联网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
2、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国家级地图公司”统一收集相应原始数据。
3、建立汽车数据采集统一方案、数据统一标准,并完善高精度地图数据策略与管理机制。
何小鹏(小鹏汽车董事长):
1、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时的法律要求、产品准入要求、事故认定边界、产品责任等。
2、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等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规范。
总的来看,本届两会中的汽车行业提案,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小部分领军代表也在提案中融入了构筑行业门槛、占据产业红利的“小想法”,但即便在行业标准、准入门槛上有所壁垒,主导产业稳定发展的还是核心技术和健康的发展规范,未来真正有技术、有创意、有价值的企业也会突围。
我们相信,经过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的震荡向上,市场环境已整体向好。汽车行业作为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势必在2023年迎来一场血战。希望两会之后,我国汽车产业从业者既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也认清了外部局势与挑战,在2023年突破供应链与核心技术限制,广开国际市场,创造中国汽车全球化时代!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