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划重点,两会上大家关心的乳业相关提案在这里

来源:乳业资讯网 发布时间:2023-03-07 450
食品饮料及个护食品与饮料食品及饮料配料食品加工及设备饮料加工及设备包装设备及材料其他
今年的两会有何看点?哪些议题与乳业息息相关?

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标志着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两会有何看点?哪些议题与乳业息息相关?


微信截图_20230307100938.jpg


稳定生产

当前,我国奶业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复杂形势,供需季节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时有出现,对企业和养殖端经营带来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提出关于“建立大宗乳原料储备机制能更好保障我国乳业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建议。


他建议,要重点聚焦关键乳原料实施收储,探索形成国家委托、企业承储、按需调用、适当补助的运行模式,逐步建立国家级乳原料交易中心,进一步保障国内乳业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志宏就乳品企业和中小规模养殖场利益联结不紧密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他建议,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乳企与奶农相互持股、二次分红,筹建生鲜乳收购风险调节基金,完善生鲜乳第三方质量检测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进口粮食的政策通道,将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他建议,优化进口玉米、小麦配额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饲料用原料,增加进口玉米、小麦配额规模,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建议加大融资服务,国家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原料贸易方面贷款优惠支持,降低企业资金流通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在全国两会上,就食品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两份建议:一是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提高食品产业品质;二是加大食品产业质量安全信息科普力度和权威披露。


微信图片_20230307101301.jpg
高质量发展模式

乳业作为保障国人营养健康安全的核心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提出“关于促进乳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主要聚焦三方面:


一是标准要先行。建议在相关政府部门牵头、产学研各环节共同参与的背景下,发挥乳业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共同推动制定乳业低碳发展相关标准规范,明确乳业碳排放技术标准、核算统计原则、绿色低碳实施路径方案等,增加国际认可度。


二是加快推动乳业产业园零碳规划建设。建议加大投入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等智慧电力供给系统;推动建立零碳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专项基金,对园区企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升级、扩大清洁低碳能源各环节技术应用等予以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倾斜,带动园区低碳项目产业投资。


三是完善绿色金融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转型融资渠道。建议搭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建议:立足黑龙江优质黑土核心区域,建立国家级黑土地保护及乡村高端产业发展先导区,集聚政策要素,放大资源优势,深化实施四大行动,打造‘四新’高地,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振兴发展。即:


一是实施黑土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打造乡村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科技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新样板;二是实施黑土精优农品提升行动,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农产精品,走好品牌强农的新路径;三是实施黑土生态农业提升行动,促进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提质增效的新模式;四是实施黑土联农带农提升行动,深化企业下乡、村企联动,立足全产业链拓展富农增收的新机制。


“奶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做到‘四个最’,即质量最优、品牌最强、百姓最放心、消费者最满意。”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表示。他认为当前国内奶业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奶业尤其是奶粉生产,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奶牛养殖风险大;二是一些消费者到境外抢购、代购奶粉,很多国家对我们进行限购,严重影响了国际形象。


为更好地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魏立华代表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大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企业及乳品企业自建牧场、种植牧草、奶牛养殖等环节的扶持力度,对企业技术改造、结构升级、兼并重组的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品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二是为奶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议相关部门组织主流媒体长期、系统地开展正面宣传报道,积极展示国内奶源建设及乳品企业质量安全的新成效,进一步提振民众对于民族奶业的信心。


科技先行

乳制品产业仍然存在优质饲草料、优质种源依赖进口等瓶颈,面临着‘卡脖子’的发展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王彩云建议,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将推动奶业振兴;而以奶业振兴为有力抓手,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建议加大奶业上游产业链“草牧奶”建设,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是种好草,加大优质饲草种植支持力度,提升优质饲草自给率;建议政企联动创立草业基金,优化补贴政策,创新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大饲草种植技术攻关,切实提升我国草业发展竞争力;二是养好牛,持续推动繁殖育种改良,解决育种"卡脖子"问题;三是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


史玉东认为筑牢质量底线,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科技是关键,为此他提出关于推动乳业质量检测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建议,旨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让乳品质量看得见、摸得着,提升群众体验感和安全感。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


其中包括,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政产学研金”,建立创新联合体,探索新型的饲料节粮创新模式。在节粮总目标牵引下,从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饲料配方及加工、精细化智能养殖管理等三方面入手,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系统性、全产业链通盘设计技术攻关项目或重点研发项目,加大对企业饲料节粮行动的扶持。特别针对在育种卡脖子技术、饲料配方替代、养殖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有重大投入和节粮见成效的,加大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志宏就优质牛源不足、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完善、乳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要加大优质奶牛进口力度,加强奶牛育种攻关,注重动物福利和科学饲养,提高奶牛利用年限与终身产奶量;要加强饲草基地、草种质资源库、草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本土草种培育,推广示范高质量饲草青贮技术,提升饲草转化率;要加大对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力度,组建乳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科技赋能提升乳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他还建言,要规范益生菌行业,推进乳业全链条发展,进而提升乳业竞争力。


一是提升我国益生菌产业科技水平,引导行业重视益生菌功效性与菌株量效关系确证,突破益生菌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我国益生菌行业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益生菌产业发展的科学根基。


二是明确益生菌原料及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分类,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相关生产;推进制定“益生菌”国家标准,系统性评价益生菌菌株、指导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优化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审评审批流程,推动将益生菌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三是建议科技界就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形成共识,持续开展高质量的益生菌科普教育,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引领益生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07101252.jpg
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建议围绕进一步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效益,大力推广类似于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产业新模式,出台全链条培育和扶持政策,加强项目投资补贴,壮大市场化主体,完善收储运体系;支持企业深化科研攻关,鼓励开发高标准有机肥、黄腐酸等主副产品;参照垃圾发电补贴政策支持沼气上网发电,提升培育期综合收益;建立绿色低碳农业补贴机制,对生产或使用有机肥的企业、农户给予一定绿色补助。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对于猪、鸡、牛、羊粪便的处理,应该有新标准和新政策,要鼓励支持还田,这对环保是最好的,既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还能提高肥力,并且是绿色的。


“粪便处理现在是怪圈”,他表示,“我们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用了大量化肥,我们化肥产量世界第一,这样用了以后确实能增产粮食,但土地一定程度板结,一定程度污染了土壤、水源,其实利用率也不够高,它是非有机的,所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成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一个主要诉求,这是国家的要求,这是市场和老百姓的要求,但另一方面,猪牛鸡粪是最好的有机肥料。”


他指出,猪鸡牛粪便和尿液能够通过综合处理以后还田是好的。“这方面一定要注意科学性、环保性和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希望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多一些研究,多一些考察。再看看发达农业国家怎么做,最后形成我们废物还田的政策,推动绿色环保农业的种植,实现养殖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设立“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研究”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组织全国力量协同攻关,以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为主,开展饲料原料碳氮结构功能特征及源头减控、养殖过程有害气体排放与减控、畜禽粪污高效能源化利用等系统创新研究。


同时,创新畜禽养殖场设计与节能环保设施、非常规饲料原料提质利用与新型饲料研发、畜禽饲用抗生素替代等。基于我国区域差异性,创建特定区域治理模式示范区,集成示范并推广种养一体化、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技术模式。


建立和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行政监督及畜牧业、种植业、生态环境等各部门联动机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奖补。整合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等涉农资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推进中小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由全国人大组织起草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促进法,并执行巡视制度,完善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