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 2022年第22届K展将再次广 泛、深入、全面地展示材料、 机器、工艺和模具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 以及塑料和橡胶的多种应用。展览中心 的席位一如既往地被预订一空。
正如上届展会一样,数字化将在所 有上述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至关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的调整继续成为技术驱动因素。围绕循环经济的各种问题渗透到价值链的所有环节。K 展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并烙下深刻的印记。
塑料的成功源自于其多样性应用
食品和便利商品的包装以及用于储 存和运输的各种容器用量保持了持续增长,它们占所有塑料应用的一半 , 具体 视地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异。如果没有塑料包装,物流行业就不可能为世界 近 80 亿人口提供服务。塑料也被应用于 结构和土木工程,以扩大供水、供电和 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它应用还包括绝缘材料、窗框等诸多领域。
尽管包括汽车生产、重型交通、铁 路车辆到航空航天在内的交通出行领域 占比刚刚超过 10% 这一大宗商品的消费 底线,而明显低于塑料和橡胶,但这个 领域因需求特殊而成为非常重要的技术 驱动力。电子电气以及复杂医疗器械和 用于人体的医学应用领域也是如此。诸 多消费品、家庭用品、家具、玩具或各 种运动和休闲的活动用品则只能用高分子材料生产。
欧洲经济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据 PlasticsEurope(欧洲塑料生产 商协会)按照欧盟统计局信息计算的数 据显示,包括生产和加工在内,2020 年 欧盟 27 国塑料工业近 51700 家中小型公司雇佣了 147 万人,销售额超过 3280 亿欧元。如此规模的产业链,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欧洲工业的第七大之列,与化学和制药行业不相上下。塑料行业为欧盟贡献了 158 亿欧元的贸易顺差。
据 PlasticsEurope 统计,包装行业 占 40.5%,是塑料材料的最大应用领域。 建筑行业以 20.4% 的份额位居第二,汽车行业则以 8.8% 的份额排名第三,其后是电子电气行业,占 6.2%,消费品、 家庭用品和体育用品占 4.3%,农业占 3.2%。包括家具、工业、医药和家用电器制造在内的所有其它领域消费量总计占比 16.7%。
新冠疫情导致生产及相关机械制造行业出现全球性下降
2020 年,几乎所有生活领域都受到 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各种应对措施,特 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封锁,对塑料工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许多重要细分市场全面崩溃。因此,自 2008 至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塑料和橡胶 的消费、生产以及相关机械行业于 2020 年首次出现亏损也就不足为怪了。
PlasticsEurope 估计,不包括纤维 在内,2020 年全球塑料产量为 3.67 亿吨。而上一年为 3.68 亿吨,2018 年则为 3.59亿吨。
中国在世界生产和出口中处于领 先地位
经过 20 年的稳定增长,橡塑料生产的重心已经明显转移到了亚洲。今天, 超过 50% 的塑料均在亚洲生产。中国目前占据最大的权重,去年市场份额增加到 32%,超过 1.1 亿吨。另一方面,欧洲市场份额再次略有下降,从 2018 年的17.2%、2019 年的 15.7% 降至 15% 左右,或略高于 5500 万吨(2019 年:5790 万吨,2018 年:6180 万吨)。在 2008 年,欧洲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仍有 25%。与此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得以 保持,并微增至 18.8%,即 6900 万吨。
新冠危机造成的下滑在塑料和橡胶 机械制造数据中也得到了明显反映。根据 VDMA 的调查,2018 年全球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约为 368 亿欧元。由于汽车行业的不确定性,2019 年全球产值微降至 360 亿欧元。在新冠疫情第一阶段的 2020 年,由于全球国家和地区实行封锁,全球产值下降了 4.5%,为 343 亿欧元。
好在 2021 年,塑料产量大幅回升, 增幅超过 11%。虽然存在再度封锁以及 供应链普遍出现问题的情况,产量仍达到创纪录的 386 亿欧元。
中国制造商对这一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2021年中中国橡塑中国机械制造在全球的份额增至 35%(2020 年:34.4%)。这比 2017年高出近5个百分点。尽管德国机械制造商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份额却降至 19.6%,长期以来首次低于 20%。不过,2020年大幅下降后,该国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继 2020 年大幅下滑之后,全球塑料机械市场(跨不同生产国间的国际贸易) 也在次年强劲反弹至 237 亿欧元,几乎与 2017 年的最高贸易额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机械制造企业不得不将其长期领先的地位拱手让于中国制造商。后者在过去十年中一直稳步攀升,所以这一结果在意料之中。中国现在以23.9%的份额首次占据出口第一的位置,德国紧随其后,日本、意大利、美国分别为9.1%、8.6% 和 4.5%。 欧 洲( 欧 盟 27 国 + 英国)占全球出口总额的 46.6%、 生产份额的 40%。
在新冠疫情期间,那些生产更贴近人们日常需求产品的企业自然表现得更好。卫生包装和医疗器械制造等细分市场甚至经历了短期繁荣。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细分行业都遭受了挫折。第二和第三季度对许多工艺部件制造商而言都是灾难性的,尤其是汽车供应业务。
供应链问题阻碍了欧洲塑料加工 行业的发展
从德国塑料加工商协会(GKV)的数据来看,欧洲主要塑料加工行业全年销售额下降了 5.6%,跌至 615 亿欧元。跌幅榜的第一名是工艺部件制造商,缩水了 12%。消费用塑料细分市场下挫略低,为 9%。
不过欧洲塑料加工量下降没那么严重,为 2.8%,降至1420万吨,主要归 因于包装和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采用主要由简单且廉价材料制成的产品,这些产品量非常大。尽管有各种针对员工状况的危机管理工具,但雇员数量同时下降了 4.1%,跌至 32.2 万人。
但在2021年,GKV报告称销售额增长相当强劲,增速达 12.6%,为 694 亿欧元。不过消费量的增长速率较低, 仅 5.6%,为 1500万吨。营收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 涨。工艺部件制造商仍要面临巨大的压 力。在 2021 年前九个月出现反弹后, 由于新一波新冠疫情的爆发,第四季度 的情况再度恶化。除此之外,俄乌冲突 在 2022 年初进一步破坏了局势的稳定。
此外,因半导体等主要部件供应不足,主要来自亚洲、配送往其它各大陆的全球供应链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崩溃。更糟糕的是,物流系统也遭遇分崩离析,许多欧洲塑料生产厂在新冠疫情停机后重启时同时发生了故障。因此,欧洲加工行业的大部分领域更是面对着空空如也的材料仓库,而塑料价格却飙升到了无法直视的高度。另一方面,一些重要消费市场如汽车制造业因供应链故障不得不减产,故而销售额下降。自 2022 年 2 月以来,俄乌冲突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
但好在在这场戏剧性的危机中,业内企业展现出了极高的韧性。2008 至 2009 年的金融危机和 2015 年的原材料短缺显然促使许多企业开发了适当的防御机制,在此次危机中对其价值进行了验证。权益比例有所改善,成本“可承受”,政府也在关键领域、特别是在人员成本 (短期工作)方面提供帮助。
应对巨大挑战
所有人都希望新冠疫情能在 2022 年终结。市场法则将确保原材料的获取、供应链和物流等全球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接下来,塑料界将于今秋汇聚德国杜塞尔多夫,再次集中精力解决自身问题。虽然全球范围内的代表性可能不及以前的K展那样全面,但集中度必然会非常高。
循环经济是 2019 年那一届 K 展的主题。由于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各方面采取的诸多努力与举措,包括前欧盟28国及瑞士和挪威在内的欧洲地区的回收率持续攀升。2018 年最重要的塑料回收应用领域是转化为能源,占 42%,材料循环利用占 33%,大约 25% 的塑料废弃物被填埋。十年前(2008 年),上述比例分别为 30%、21% 和 49%。
现在,如果将包装回收(能源化回收和再循环)计算在内,所有欧洲国家回收率都达到了 30% 以上,17 个国家至少达到 70%,10 个国家超过 98%,有些甚至达到 100%。2018 年时,回收的塑料包装材料占 42.4%,超过38.5%的能源化利用率。填埋比例低于以往任何时候,占 19.1%。
因此,本次展会期间,这一主题将得到广泛探讨,但全面再利用的实现仍处于众所周知的初级阶段。K 2022将公布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并将启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所需的方针变革。目前已经规划并详细制定了多种解决方案。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