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随着近年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用户体验、效率、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日益提升,工业机器人、传动系统、传感器、人机界面装置(HMI)和嵌入式系统、连接、电气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科技快速发展 。
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作为华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具影响力的商贸平台之一,多年来备受业界的支持和信任。2022年3月5日,为期三天的第13届SIAF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落下帷幕。在这届展会中,呈现出了哪些行业趋势,又带来哪些新的技术突破?
机器视觉技术走向融合
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电光源照明、光学成像、传感器、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光源系统、图像数字化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等多个部分。
此次展会中,多家机器视觉厂商带来了他们新的展品和解决方案,相较于单一产品,更多展商偏向于提供成套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由这次展会的众多展品来看,未来机器视觉的方向可能会走向快速部署、快速实施、快速检测的趋势。在要求工程师调试简单化,上手难度低、检测稳定,并大大缩短当前项目的部署时间和周期的前提下,达到甚至超出客户要求的检测能力。
以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为例,其展示的PALLAS BOX系列是一款面向于自动化、机器视觉等行业的高性能书本式嵌入式智能视觉系统,包括PALLAS B650和PALLAS B660两种型号,集PoE技术、光源控制器、IO卡为一体,内置MERLIC软件,使其成为高计算能力、高实时性以及多功能性的完美视觉系统平台。
产品广泛应用于3C制造、制药、包装、机械检测设备、模具监视器、机器人、运动控制、智慧交通等多种行业。
感应技术领域传感器备受期待
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机器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性能,让机器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此届展会中,堡盟、巴鲁夫、倍加福、易福门等众多传感器厂商同聚一堂,从中可以看到传感器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在制造业中,更是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会上巴鲁夫携高质量和精确的传感器和系统解决方案而来,IO-Link作为工业4.0的中坚力量,能够实现从传感器到互联网的无缝通信,助推更高速、高效、更具适应力的生产。巴鲁夫以其高性能IO-Link传感器和最佳的IO-Link网络和连接能力,提供完备的IO-Link解决方案,其适用于各领域的通信,兼容所有工作原理,安装简便,高效运行,实现机器可用性最大化。
易福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Ifm)带来IIoT工业物联网平台moneo,它能将运营技术层级与信息技术层级结合在一起。工厂中产生的传感器数据可以被轻松读取和处理,并用作企业可持续决策的基础。具备实现OT到IT的融合,打破数据鸿沟;实时采集数据,远程设置参数;简单智能的工厂维护;模块化选择,低成本运营,高灵活应用等特性。
连接助力行业智能化构建
在制造业整体积极迈向智能化的趋势下,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都在踊跃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怀抱。小到开关、锁具,大到网络通讯、5G,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体系的逐渐成熟,各个环节彼此相连,整个智能制造生态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施迈赛工业开关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紧扣安全、可靠、可信赖的品质,带来的AZM150电磁安全锁具有超薄设计和1500N锁紧力,可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包装、机床制造和钢铁、汽车供应商等多个领域。施迈赛集成蓝牙通信的安全光幕BLE的SLC440/COM是一种光电防护装置,通过蓝牙,可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实时获得有关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状态和诊断数据。此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存储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记录,以支持定期检查和预测性维护。由于可以方便地实时访问光幕的状态数据,因此可以更快地纠正错误,提高机器可用性。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工业4G/5G物联网通信产品和工业物联网云边端智能解决方案。R5020是鲁邦通推出的新一代5G高速双模路由器,支持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同时支持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网络,在没有5G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4G和3G的网络,为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提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无缝无线网络连接。
在本届展会中,还同期举行了与国家政策和行业风向相关的多场主题论坛和研讨会,例如“双碳”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TSN技术及应用论坛、SISS智能工业解决方案峰会等。不论是作为参展商还是主办方,积极紧跟行业趋势和响应政府决策几乎都已成为共识。自动化是智能化的前提,在我国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下,每一项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成功都将给智能制造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行者芸芸,终将聚沙成塔。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