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聚焦南京双螺杆挤出市场,哪些技术在重塑行业?

来源:国际塑料商情 发布时间:2022-02-15 1695
化工塑料橡胶塑料加工设备模具及零件材料处理、计量与检测原料及混合物添加剂及母粒其他增强塑料 市场趋势
制造业目前已经开始受到一些影响,低能耗、高质量、高产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双螺杆挤出机企业的一致追求。

中国南京,被业内人士称为“双螺杆挤出机基地”,林林总总的双螺杆挤出机厂不下百家。面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以及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它们或在改性配混领域钻研新技术,或通过开拓更多细分领域走向新的蓝海。近期我们特意走访了其中几家典型代表企业,一探中国双螺杆挤出市场的现状和机遇吧!

始终关注双螺杆挤出机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工艺

科倍隆,谈到双螺杆挤出机市场无法回避的一个名字。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科倍隆依旧不负众望,发展形势喜人。科倍隆(南京)机械有限公司总裁沈君女士表示,随着电池浆料、塑料回收以及可降解塑料等成为行业热门话题,科倍隆也在努力挖掘双螺杆挤出机在这些领域的潜力,以满足市场发展。

QQ截图20220215151938.jpg


显然,双螺杆挤出市场不是快消品行业,它的运行一定是遵循着某种行业规律的,如对更高品质、更低能耗和更高产能的永恒追求。这中间当然也会涉及一些新的应用行业,因此像科倍隆这样的双螺杆挤出机制造商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技术,从工艺、设备、新材料等方面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细分行业多、用户群庞大,造就了双螺杆挤出行业异常激烈的竞争,虽然市场上各种双螺杆挤出设备鱼龙混杂,科倍隆作为行业的领头羊,面对的永远是行业内最高端的客户群,包括高端工程塑料、母料、电缆料、化学应用以及以上提到的一些新应用。“目前新材料领域中国和欧美市场还有一些差距,一些先进材料的进口率依旧很高的,甚至达到50%以上。因此,无论是装备制造商还是材料生产商,都需要迎头跟上,推动更多的材料实现国产化,以满足国内市场发展的需求。”沈君女士说道。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制造业在不断提高单机产能和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要将能耗降下来。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1年9月30日科倍隆财政年度关账时,科倍隆STS机型销售情况非常火爆,比上一财年的销售额翻了一倍不止。这在过去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巧合的是,2021财年科倍隆进口机型ZSK的销售也创了历史新高,承接到很多项目。


“从我们自身的财报分析,中国双螺杆挤出的行业发展已经到了追求品质和低排放的阶段,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情景。”沈君女士总结道。


QQ截图20220215151954.jpg


对应国内市场不同的细分化需求,科倍隆有三个机型可供选择:全进口的ZSK Mc18系列,其中三款机型(ZSK70、58、45)已经实现所有和物料接触的部件和其他核心部件从德国进口,在科倍隆南京组装;STS Mc11系列,采用科倍隆德国工程设计,传动箱等部分关键部件进口,其他非关键部件在科倍隆南京工厂制造并组装;以及国产化的CTE机型。沈君女士透露,目前中国国内的需求存在高、中、低三个明显的层次,而科倍隆的三个机型刚好能覆盖到主要的双螺杆挤出市场。


多年来,科倍隆作为双螺杆挤出行业的标杆企业,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一套运作模式。无论是新材料的开发,还是工艺技术的开发,科倍隆自有一套体系。作为一个比较小众的行业,双螺杆挤出机目前在国内每年总的需求大约两千多套,因此国内在选择不同的材料(金属)牌号来适应双螺杆挤出机不同的应用工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但在德国,科倍隆有专门的钢厂为其定制牌号,根据科倍隆装备的配方需求生产所需的钢材,这亦是科倍隆的一大优势。


未来,科倍隆将进一步加快国产化步伐。沈君女士透露,有一款新的进口机型ZSK45 Mc18在科倍隆工厂组装已经得到科倍隆总部的批准,正整装待发。


新的市场应用层出不穷,一些高端的化工材料、如化学回收等都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沈君女士看来,“科倍隆深知,设备制造技术和产品工艺技术才是科倍隆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掘金发泡板材领域

双螺杆挤出机械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导致没有哪一家能独占市场。加上设备本身具有很强的定制性,因此很难实现迅速扩张。于是有一些公司将心思放在深度挖掘某些市场上。
对南京越升挤出机械有限公司(简称“越升”)来说,挤出发泡就是其下了大决心要深挖的重要市场之一。越升副总经理、发泡事业部负责人销售总经理张海军表示,越升的发泡产品包含三类:XPS(发泡聚苯乙烯),XPET(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XPLA(发泡聚乳酸),这三个细分市场共构成了越升50%左右的业绩占比。



张海军表示,越升目前在市场上卖得最好的产品是产量超过1000kg/hr的XPS生产线,它使用了超临界CO2作为发泡剂,相较于传统的氟利昂发泡剂来说不仅更加环保,生产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保温领域(屋顶、墙面、地暖及一体化模块)。


事实上,保温材料的选择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性能比XPS更优秀的。“保温领域中,EPS、XPS、聚氨酯、气凝胶、岩棉等材料都有相对成熟的市场,谁也无法完全替代谁。近两年市场发生了一些非常显著的改变,特别是中国向联合国作出了气候变化承诺之后,建筑保温作为节能的重要板块,也面临着不小的节能降耗压力。XPS相比EPS保温效果更佳,而且价格又不像聚氨酯那么贵,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张海军解释说。


除了XPS,越升也将XPET和XPLA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尤其是XPLA,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公开报道。如,美国温控消费市场的领导者之一Lifoam Industries,因制造和成型一种全新类型的生物基珠粒泡沫而获得多项专利。这种新型生物基专利技术在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上与传统EPS相似,但几乎完全由可再生材料组成。Lifoam声称,采用PLA技术制造的产品含有99.8%的可再生材料。



Lifoam已经在2020年年底推出了一款面板保温产品,并首次推出其正在申请专利的面板成型制造工艺技术,2021年Lifoam继续扩大生产能力,包括已经获得专利的模塑保温箱。


“传统的EPS泡沫塑料由于其耐用性、便利性和优良的性能,一直是货物周转箱的主流,但企业和消费者已经开始渴求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替代保温箱。”LifeMade总裁Mark Gettig表示,“这项新技术代表了我们公司的一个关键发展,并为那些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KPO或不得不牺牲业绩的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新技术可以在不使用石油基材料的情况下保持泡沫的可靠质量,制药、食品和其他商业分销商可以很容易地过渡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不用冒着更换完全不同的货物周转箱所必需的重大供应和物流变化的风险。
张海军表示,由于发泡PLA的原料成本较高,发泡倍率低,加上产量非常有限,因此距离商业化应用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和进一步的研发。“但是可降解之路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我们也会坚定地走下去。”张海军说道。

深耕设备领域,还要懂物料工艺

在中国国产双螺杆挤出机领域,南京科亚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南京科亚”)无疑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自从1993年成立以来,南京科亚一直聚焦在改性配混领域及其延伸出的诸多细分领域。


在常规聚合物配混、色母粒加工的基础上,南京科亚的双螺杆挤出机也在积极开发更多的特种应用,包括特种纤维(芳纶和超高PE)、中空纤维膜、橡胶脱硫、八溴阻燃母粒、EPP微粒发泡汽车专用料、金属粉填充改性料、锂电、抗菌母粒、石墨及石墨烯、3D打印耗材、粉末涂料、一步法板片材挤出成型、复合肥料、高岭土、氟塑料、沥青改性、液晶材料、高浓度提纯脱挥挤出,等等。


QQ截图20220215152104.jpg


“在改性配混范围内,常规的PE(聚乙烯)、PP(聚丙烯)改性加工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后,用户对双螺杆挤出设备和加工工艺越来越熟悉,他们不必和提供工艺技术的设备厂家合作也能完成物料的改性加工。但新材料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必须有能够把设备和物料工艺相结合的供应商,这正是南京科亚的优势所在。”副总经理柳洪涛解释道。


拥有完整产品系列(约有8~10种机型)的HK系列高效双螺杆挤出机是南京科亚目前比较成熟的第三代双螺杆挤出机产品,覆盖了从小型实验机到大型生产机的几乎所有范围。其独家采用一系列全新设计研发的螺杆元件,可满足不同工况要求,具有更广泛的加工适应性。此外,该系列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亦是国产自主创新产品的代表作,较上一代机型产能提高30~60%,能耗降低15~25%,不但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为用户量身定制工艺解决方案,同时保证标准交货周期。


QQ截图20220215152117.jpg


然而,南京科亚并没有满足HK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2019年在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南京科亚开始思考如何开发出更高效更智能的机型,然后就有了SK Plus系列智能双螺杆挤出机的问世。据介绍,主打机型SK40 Plus专注于高质量色母粒和工程塑料的小规模生产,产能可达500kg/h; SK70 Plus则是当之无愧的“性能大牛”,不仅在性能参数上对标进口机型,在客户应用现场的表现也堪称不俗。


SK40 Plus的配置绝对算得上高大上:采用了德国亨舍尔公司定制的高速高扭的传动系统,螺杆转速 900 或1200rpm,比扭矩达到了 15 Nm/cm3。它还专门为高质量的色母粒生产重新设计了加工段,提供多种规格的螺杆元件,筒体有 4D 和 6D 的不同长度,以便工艺工程师为适应更多配方进行螺杆设计。同时,SK40Plus 采用德国进口的 HIP 粉末冶金材料制造螺杆和筒体,配合间隙更小,为更高含量的色母生产提供了方便。在温控方面,SK40Plus 高效冷却管路配置了进口COAX 同轴阀,筒体采用全新的径向冷却水道设计,并使用日本进口的加热元件,在提高温控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筒体的温差分布和热变形,避免由此产生的局部剪切热和硬件磨损,提高了设备和零件的使用寿命。针对色母粒生产的要求,SK40Plus 设计了新型机头,流道更短,双铰链的开合设计在换色或换料时可以更快速地打开和方便地清理,减少了用户的工时和物料浪费。SK40 Plus 也配置了侧向喂料,侧向排气,增强喂料等装置,在用户添加大剂量的色粉、炭黑或其它微小粒径填料或添加剂时可以获得更大产量。最为关键的是,SK40 Plus 还采用南京科亚新开发的基于移动、互联的科亚k-cloud控制系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挤出机生产线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融合互通!


南京科亚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生产基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称该基地占地30余亩,厂房面积12000m2,于2016年重新改造设计完成,共设5个车间和1个实验室。我们在参观时看到,各车间设计依据双螺杆挤出机加工工艺步骤,从原材料的贮存加工到核心部件的精密加工,再到整机装配的顺序流程,全程井然有序。在铆焊车间、机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电气装配车间、整机装配车间,加工物料的有序流动高效地实现了双螺杆挤出机整机的生产制造过程,装配车间还专门设有带电试车区,科亚装备每一台待发运设备均须通过严苛的整机带电测试方可出厂。


南京科亚的生产制造基地还设有专门的质检室,配备了进口蔡司激光检测仪器,在提高核心部件的检测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检测数据的积累也为科亚装备持续改进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在科亚装备的实验中心,配备了2条高性能双螺杆试验生产线,可为用户提供各类物料的配混试验。

免干燥PET反应挤出发泡技术走向更大市场


南京双螺杆挤出机领域还有一个名字频频被业内专业人士提及,那就是南京创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创博”)。用总经理李东生的话来说,这是一家典型的“学院派”双螺杆挤出机制造企业。一直以来,南京创博致力于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为代表的高聚物配混改性、反应挤出、反应后处理、连续长纤浸润包覆、混炼成型一步法、二氧化碳发泡成型一步法等短流程、智能型成套装备以及相关的工艺与工程领域技术开发、产品制造直至交钥匙工程。


“创博自2008年成立后,在较短时间就将年销售额做到4000-5000万人民币的水平,之后年销售增长速度放缓。鉴于当时南京双螺杆挤出机市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创博开始推出‘外脑计划’,聘请北京化工大学何亚东教授团队与创博共同开发创新性产品,从复合材料装备部分项目着手合作,之后双方将合作进一步拓展到发泡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李东生说道。


时至今日,长纤维浸润单向带生产线成为创博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我们在工厂参观时,看到数台套该类型生产线正在组装、试车,它们由放纤架、展纱装置、双螺杆挤出机、浸渍模具、冷却定型辊、牵引辊和收卷装置组成,其中比较核心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每卷纤维的恒定张力控制,另一个是专利浸渍模具技术,它不但功能集成度高,还可在线调节纤维浸渍度。


从2016年初开始,创博与何亚东教授团队在挤出发泡设备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他们很快就共同研发出PP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设备,并实现了一定量的销售。然而考虑到可发泡PP原材料成本较高,他们很快又将目光聚焦在发泡难度更大的PET发泡设备上,经过三年的持续研发投入,经过无数次失败改进,终于在2018年底成功推出了国内第一套国产工业化PET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设备,并将之前开发出的PET免干燥技术“嫁接”到发泡设备上。PET原料无需进行预结晶干燥,可显著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该项技术也因此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另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发泡体系大大提升了工艺安全性,显著降低了泡孔尺寸,改善了泡孔均匀性,最终提高了PET发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这两大特征均为国外技术所不具备的,经专家组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李东生介绍,创博已经有选择地开放了面对风电市场销售PET反应挤出发泡一体化成型机组的限制。他表示,该生产线之前仅面向全球高端发泡芯材先进制造者之一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东远”)提供,目前已经有八条生产线在稳定运行。随着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的高性能PET泡沫广受欢迎,安徽东远生产的PET挤出发泡系列产品,凭借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好、抗疲劳性能优等特性,广泛应用在风电、高铁、地铁、船舶、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李东生表示,“长纤维浸润增强和PET挤出发泡生产线是创博的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产品。我们深知,随着双螺杆挤出机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细分领域,每家企业都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优势方向。我们已经规划好了几个重点发展产品,比如聚合反应后处理脱挥作业就是体现双螺杆挤出机特殊优势的又一重要应用方向。”
大胆创新,最终破茧成蝶。创博通过产品创新找到了公司持续发展的路子,他们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行业创新提供一个平台。秉承“优于品质、成于创新”的理念,依托南京创博与北京化工大学多年合作的科研成果,以及公司先后投入1800万元建成的六条国内先进的中试生产线及配套的测试设备,创博已经开始资助博士及在职博士后开展中试放大及工业化开发工作,产品涉及挤出发泡、长纤浸润造粒、单向预浸带、脱水脱挥、特氟龙热合复合压机等试验机组。

可降解、回收造粒、氟化工……都是热点!

受各种市场因素影响,企业每年实际的重业务占比和设想中会有一些不同。之前销售火爆的产品也能会面临低谷,而一些比较新兴的技术也可能会突然站上风口。


南京杰亚挤出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杰亚”)成立于2004年,具备年产销350余台/套的各型生产线的制造能力,综合能力在南京双螺杆挤出行业居行业前列。公司专注于以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为核心的各种生产线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应用覆盖配混改性造粒、聚合反应、脱挥、一步成型、可回收资源回收等领域。
项目总监陈旭介绍,“每个行业都有竞争,但具体到某个细分市场,参与的竞争者又各不相同。传统的物理共混改性是双螺杆挤出机的最大市场,因此竞争最为激烈。对杰亚来说,2021年表现变化较大的是可降解塑料市场,杰亚2021年的订单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市场。”



陈旭解释,之所以将可降解塑料从传统的共混改性市场中单列出来,是因为这个市场近两年的入局者颇多,导致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那么,从传统的配混挤出到加工可降解塑料,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储备呢?陈旭坦言,这取决于降解塑料企业想做到何种程度,就如2020年的熔喷料一样,有些企业出货量惊人,也有些企业选择把品质做上更高的台阶。“专用设备做出的降解料肯定品质更高。2010年前后,杰亚开始涉足可降解相关的项目,期间见识了各大公司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一些企业从小到大逐渐成长的历程,这些活下来的企业大多在可降解这波行情火爆之前就开始做外贸,有些企业甚至做到了中国背心袋出口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他也谈到了一些可降解市场让人苦恼的地方:目前中国政府并没有明确规定“可降解”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比如有些地区将光降解也作为可降解的一种,对此很多人持反对意见。“目前,中国市场上大多数人认为的‘可降解’是可堆肥降解,必须要先做到垃圾分类回收,才有可能进行堆肥处理。”陈旭说道。


即便如此,陈旭对可降解塑料的发展依旧非常乐观:“可降解一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具体走哪个方向还有待验证。杰亚针对主要的可降解塑料品类均有布局,比如针对中国近两年上马的很多PBAT项目,我们积极和客户探讨是否可以在聚合阶段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直接做出改性料。又如,针对市场上一些用二氧化碳生产PPC可降解材料和用乙交脂合成的PGA的项目,杰亚也有跟进。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场还在不断发展完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和产业链一起研发对应的双螺杆技术,基于大量实际应用积累的经验持续改善装备的稳定性。”



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下,家电、汽车等行业出现了一些非常大的改变。直观的影响是,杰亚近期接到了一些家电废旧料回收拆解再造粒以及一些新能源电池电池壳的破碎回收再造粒的项目工程,这也是2021年杰亚的重要市场之一。“这些厂家一出手就是多条生产线,而且项目大,但他们通常也是新入局者,通常需要供应商为其提供整厂项目规划,因此对供应商的项目经验、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氟化工,杰亚备受认可的另一个重点应用领域。氟塑料又被成为“塑料王”,它们的耐腐蚀、耐溶剂、耐候性、耐温性都比较好,因此也经常被归入特种工程塑料的领域,比较为人熟知的是锂电池粘结剂用到的PVDF。2021年杰亚在这个领域也承接了一些项目。


陈旭认为,中国市场发展非常快,双螺杆挤出机企业要紧跟客户需求,才能立足市场。因此,杰亚也在往上游环节谋求新的发展,比如其开发的双螺杆脱挥挤出机组满足了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对产品低VOC和低残留的需求;以及耐腐蚀耐磨高温工况挤出机组,满足了严苛工况下特种产品的生产需求。


杰亚在市场上的成功,离不开其双螺杆挤出机装备本身的技术优势:其核心零部件全部自主生产,包括高扭矩减速箱、挤出机筒体、挤出机螺杆元件、换网和机头等,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交货期灵活。此外,杰亚稳健的团队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据称其销售、技术、管理、售后团队平均从业时间超过10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各个细分市场的痛点比较清晰,可以提供完整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也可承接大型、复杂的成套系统项目。

20%的逆势增长,靠口碑!

螺杆和机筒作为双螺杆挤出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螺杆为例,同样一台双螺杆挤出机,如果螺杆上螺纹元件的排列组合不同,会对物料的改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螺杆元件在整个轴上的位置排布,真正体现出了一家企业的技术实力。


南京力迅有限公司(简称“力迅”),就是一家在双螺杆挤出行业拥有优良口碑,并在出口市场颇具影响力的一家专业螺杆和机筒制造商。“我们交付给用户的螺杆元件总和已经超过10万米!金发、普利特、锦湖日丽、海尔、汇通、聚赛隆、亨斯迈、科莱恩、埃万特、RTP、STEAS、TISAN等知名改性塑料企业都是我们的用户。”创始人徐礼兵说道。


QQ截图20220215152301.jpg


在徐礼兵看来,无论多高明的销售技巧,如果产品品质跟不上,最终也难以在市场上存活。而力迅能走到现在,靠的就是稳定过硬的产品质量、高性价比、及时的交货期,以及客户对力迅的口碑认可。


螺杆和机筒制造是很多厂家想要分一杯羹的行业,仅南京就有上百家企业从事相关的生产和销售。在力迅的发展过程中,徐礼兵也曾多次经历“价格战”之苦,对此他的选择是通过标准化的加工体系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在力迅,从下订单到形成生产指令,整个生产流程清晰可见,物料、刀具、夹具都有专门的代码,工人只要知道物料号就可以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加工效率,在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的同时,让客户享受到更短的交货期(非标产品1个月交货,常规产品两周交货)。


快速反应是力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它的前提依旧是稳定可靠的质量。从2006年接国外订单开始。每一个订单在敲定前,力迅都会对照数据库和技术流程审核客户的加工要求,及时将技术方案反馈给客户,直到对产品加工和技术工艺要求没有任何异议,力迅才会敲定合同生成生产订单。每一个订单产品制造过程中,力迅会有质检部门对完成每一道工艺后的产品进行全检,成品达到标准后才可入库。之后力迅会对产品进行打标、清洗、防氧化处理、包装,确保产品完好送入客户手中。


徐礼兵坚定地认为:没有好的加工设备和检验设备,一切都是空谈。在力迅南京新工厂的车间里,螺杆元件加工区、筒体加工区、芯轴加工区、产品检测区、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发运区等井然有序地分布其中。据了解,力迅新工厂在原有40台套精密加工CNC设备基础上,投资1800万元新购置了20余台高端加工设备,包括DMG三轴加工中心、DGM MORI四轴加工中心、DOOSAN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六米数控花键铣床以及高度仪、硬度计、影像仪等检测设备。新工厂还计划购置材料分析仪、蔡司龙门激光检测仪等加工检测设备。新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螺杆元件8000米、筒体3000节、芯轴2000支的生产规模。


领跑者向来不易,更何况机械加工领域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技术积累。在近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力迅一直专注在螺杆、机筒新材料的应用和特殊螺杆元件的设计开发制造,针对客户在生产物料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物料难喂料、分散不好、剪切热过高等,力迅技术部门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力迅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成功案例。此外,力迅在特殊形状螺杆元件的研发制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目前力迅的数据库中已经有500多种规格和30多家品牌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力迅可根据客户生产物料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制造螺杆机筒,材料有近二十种之多,具体有氮化钢,合金钢,高速钢,不锈钢和粉末高速钢,等等。


凭借杰出的产品质量,力迅2021年的年销售额同比2020年增长了20%,绝大部分来自双螺杆挤出机的终端客户,特别是国内购买进口双螺杆挤出机的改性塑料企业,外贸订单以德国、日本、美国等双螺杆主机厂家在全球市场上出售的双螺杆挤出机设备配套为主。其中,仅大型螺杆机筒的订单,力迅2021年就完成交付了6套177和2套230规格的螺杆元件以及芯轴;高扭矩芯轴和应用热等静压技术的粉末合金材料的高耐磨耐腐螺杆元件的订单相比2020年也有增长。

总结


南京双螺杆挤出机市场无疑是中国塑机行业的一个缩影,无论大小企业,没有人能够逃开激烈的竞争。敏锐的经营者已经意识到:要生存,企业只能不断往前走,稳定的产品品质是前提,同时要更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出“舒适区”,或开辟新的细分市场,或开拓新的商业版图。


此外,整个社会对双碳目标的重视和关注与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制造业目前已经开始受到一些影响,低能耗、高质量、高产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双螺杆挤出机企业的一致追求。有些企业会被淘汰,有些企业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光芒万丈,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文/ 班红芳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