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9月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 背后还有哪些重要信号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0-12 921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电子芯片电子芯片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IP类软件)
9月份,服务业PMI为52.4%,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重返景气区间。

49.6%!在连续18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9月制造业PMI降至50%的临界点以下。什么原因?背后还有哪些重要信号不容忽视?


11.jpg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1.7%,高于上月5.7和2.8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高耗能行业景气水平较低  拖累制造业PMI回落
在连续18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9月制造业PMI再度回落至50%以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9月份,受高耗能行业景气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临界点以下。但从景气面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多数行业较上月有所扩张。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企业生产活动放缓外在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部分地区耗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有所下降。


“9月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3%,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降至46%以下的较低水平。且基础原材料行业放缓导致供应链中下游的原材料供给偏紧,进一步影响了中下游企业生产。”文韬说。
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45.0%,显示供需明显回落。


“9月份PMI指数继续下降,且已低于荣枯线,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应尽快加强扩大内需的实效,消除能源、原材料供给增长的制约,着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持续回升向好。


传递三大积极信号
尽管制造业PMI回落,但数据中仍有不少积极信号。
信号一:高技术制造业PMI表现亮眼,新动能引领作用突出。
数据显示,9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6.3%、54.6%和60.1%,高于制造业总体6.8、5.3和3.7个百分点,显示行业供需扩张较快、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文韬认为,新动能市场供需增速平稳较快,活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能耗结构。从整个三季度来看,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势头,新动能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信号二:服务业PMI重返景气区间,服务业恢复明显。
数据显示,9月份,服务业PMI为52.4%,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重返景气区间。
服务业景气面改善,调查的21个行业中,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从上月的7个增加至16个。其中,上月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升至临界点以上,业务总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信号三:建筑业增长较快,基建投资需求有望在四季度有所释放。
9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5%,低于上月3.0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反映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从用工情况和市场预期看,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6%和60.1%,高于上月2.0和1.7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企业用工量继续增加,对近期行业发展持续看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武威表示,从细分行业看,反映基础建设投资需求的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新订单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升至53%的较高水平,升幅超过5个百分点,表明基础建设投资需求有望在四季度释放,投资发力稳增长的基础依然存在。


不过,价格指数双双上升,反映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原材料及物流等要素成本普涨,企业生存发展环境趋紧,尤其中小企业压力加大,9月份中小企业PMI均有明显下降。


在文韬看来,四季度,经济仍有平稳运行基础,要注意针对当前问题做好跨周期调节,多措并举扩需求,进一步充实经济发展动力;做好大宗商品稳价保供,保持供应链稳定,促进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企业成本;统筹疫情防控、能耗双控和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