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浪潮信息联合国际权威机构IDC发布了《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全球首个计算力指数的研究成果,报告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从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应用水平和基础设施支持四个维度对各国计算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深入揭示了经济发展与计算力的关系,为全球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报告表明,计算力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国家计算力指数越高,对GDP带动性越强。美国位列国家计算力指数第一,坐拥全球最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这是美国计算力的基础保障。中国位列第二,AI计算力领跑全球。日本、德国、英国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名。
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对比全球仍有差距
中国作为计算机指数排名第二的国家,其制造业的计算力水平与欧美和日本相比仍有差距。从IDC数字化成熟度划分的五个阶段来看,对比全球,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成熟度处在中间阶段,主要原因在于,相比其他行业和国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整体数量虽然众多,但大规模制造企业的占比仍相对较低,中小制造企业需要更多地考量短期投资回报率,因此数字化转型进程普遍较慢。
“制造业升级,计算力先行”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制造企业需要更多集约化、规模化、普惠型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政府出台的新基建战略也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据IDC预测,新基建直接带动的ICT商机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基建投资规模预计达到1500亿元。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算力中心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普惠价值;政府将进一步展现统筹管理的作用,集聚算力、数据和技术,为中小企业赋能。
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将助力制造转型升级
制造行业是全球计算力投资第二大行业。全球2000强中的制造企业,计算力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等环节。同时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在制造业不同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制造业也将人工智能注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SLM) 帮助企业做出最佳决策,从而获得最佳的消费者体验。IDC预测,2023年65%的全球制造商将在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的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的应用中使用数字孪生技术,节省至少10%的运营开支。
5G即将大规模商用,其高带宽、低时延等特性,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边缘计算的融合将会在制造行业产生颠覆性效应,并将在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据IDC预测,到2021年底,70%的公司将进行边缘计算试验,以提高相关产品和资产的质量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受可持续性发展需求驱动,制造商将利用区块链提供可靠来源,提高审计效率。这些都是未来全球制造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并将直接带来对计算力的投资。
计算力是制造业转型的核心生产力。通常经济体量越大的国家,其计算力支出占GDP总量的比重也越大。因此,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各国都应该充分重视计算力的发展水平,尤其对于起步者国家而言,政府应该从战略层面规划计算力中心的建设,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行业的领导者应该有预见性地进行计算力的投资和建设,主动求变,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计算力的建设,这样才能为数字化转型打好根基,并获取更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来源:荣格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