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8月13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举办的“2020第十三届营养食品与功能性饮料技术峰会”主要围绕营养食品、功能性饮料、特医食品、创新包装&加工等专题展开讨论,通过多场专业演讲从行业法规、发展趋势、配方及工艺、食品安全、创新包装、创新加工技术等众多热门话题出发,帮助企业解读政策、抓住趋势、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拓展人脉,掌握潜在生意机会。我们将在近期杂志中重点回顾其中的一些精彩亮点,本期带来的是两天会议中主会场和功能性饮料分会场的演讲报道。
创新包装及制造会场
王韧先生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中国塑料项目负责人
演讲议题: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
通过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将利益相关方团结在一起
王韧先生首先介绍了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及其宗旨。王韧先生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致力于减少塑料对环境污染。基金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携手商界、政府与学术共同构建一个通过设计可恢复与再生的经济框架——循环经济。”
2018年,基金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起“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书”行动倡议,尝试从源头推动实现更可持续的循环塑料经济。除全球承诺以外,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还协调塑料公约网络。塑料公约是一系列地方性倡议,旨在联合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有关塑料循环经济的解决方案。例如,英国的塑料公约内容包括:到2025年通过再设计、创新以及可替代(重复使用)模式淘汰有问题的或者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塑料包装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作堆肥;实现70%的塑料包装已有效地被回收或用作堆肥等等。
“问题不在于是否存零塑料污染的世界,而是我们如何携手行动实现这样的愿景。”王韧先生在演讲中最后表示。
唐亚青先生
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演讲议题:智能升级、降本增效
唐亚青先生开门见山指出:目前的行业竞争环境,倒逼企业必须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以往那种“只要开机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迫切希望在“如何利用历史生产数据进行生产参数的优化和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生产成本的精确掌握、如何评估生产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借助互联网+实现设备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等问题上有专门的解决方案能够给予解决。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提高产品合格率?唐亚青先生说:“关键在于原料的转运、储存、输送、干燥、计量等工艺流程细节的改善!”利用新一代智能中央供料系统、可追溯信息记录系统、中央供料Scada-MES系统,打造数字化车间;数字化车间助力精细化、智能化制造运营管理。新一代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已成为您利润增长的新引擎。
王丹女士
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莱集团顾问
演讲议题:管道自动焊为生产过程扫除质量盲区
王丹女士为大家介绍了一种高标准自动焊接技术。“自动焊”技术是指要利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焊接夹具及优质的焊接母材、由计算机数字控制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便实现焊件的较高品质及效率的生产,实现较低的成本与批量化生产,以确保产品生产的高质、高效。这一过程由计算机数字控制,从而实现全程可控的高品质无氧化的内焊道。
王丹女士介绍说:手工焊道的焊缝在规模化食品工厂焊道约为20000个左右。手工焊接带来的后果是,不锈钢内表面粗糙内部滋生大量致病菌,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理想的洁净焊接应该是全渗透,融合;无裂纹或气孔;无台阶、错边;无内部变色或电弧……自动焊焊缝平整、渗透均匀可有效减少焊缝区域的介质残留,有效降低细菌滋生的机会,减少焊缝泄漏风险。“现在全球食品业正在走进中国乳品,中国食品业正在进一步提升100%安全,零风险控制,实现中国生产装备高洁净刻不容缓。”王丹女士在演讲中表示,“这一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医药和食品行业的管路系统施工中。”
创新包装及制造会场
韩伟先生
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运营总监
演讲议题:食品质量安全和品控溯源数字化解决方案
快消品行业的促销优惠政策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促销行为已经很难适应数字化、精准化营销的需求。基于“一物一码”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选择。韩伟先生在演讲过程中,详细解释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商品条码是按照品类进行管理的,每个品类的商品条码是一致的。要实现产品的精准溯源,必须“一物一码”,赋予每一件产品唯一的身份标识。
数字化管理,在生产环节就要激活条码、定义产品码,采集、关联产品信息;建立瓶(盒)、箱、垛,多级包装关联。在仓储物流阶段,实现无纸化出入库管理,扫描外箱、托盘的二维码标签,可以按整箱、整垛批量发货。在库房,通过库位管理,实现货架、托盘关联,提高仓储物流上、下架拣配效率和准确率。“通过数字化管理,对外,消费者可以查询验证产品溯源信息、真假信息;对内,企业内部授权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物流信息、进行窜货监控。”韩伟先生介绍道。最终目标是通过视频监控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管理。
江雷先生
蒙牛达能乳制品有限公司包装研发总监
演讲议题:包装创新的趋势、挑战和机遇
江雷先生首先介绍了由于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所造成的经济环境困扰。同时指出我国开放、创新国内环境。例如,更多领域的开放、供给侧改革、环保、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新零售等。在这种大环境下,低温乳品未来将呈现消费7大趋势:天然/有机、功能化、佐餐、活力老人、奢享高端、儿童、代餐。目前我国低温乳制品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在5%左右,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品类拓展和创新、渠道精耕和区域扩张将是市场扩张的主要趋动力。
江雷先生表示,目前,我国酸奶整体的增长趋势依然较高,复合增长率至少维持在15%左右。未来的趋势是,增长将呈现螺旋式上升、价廉物美与颜值当道、环保、大数据驱动等,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江雷先生认为创新始于消费者洞察,在快速变化和竞争多元的快消市场,包装不仅仅是表达品牌诉求强有力的媒介,更是吸引新消费者和驱动销售提升的“杀手级”营销工具。江雷先生也在演讲中分享了蒙牛达能包装创新的案例,以及今年蒙牛达能低温酸奶包装平台及创新清单。通过江雷先生传达的理念——设计传达价值、形状注重功能、材质营造质感——也让我们对未来蒙牛的创新包装充满期待。
王志伟教授
暨南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包装工程学院院长、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重点实验室主任
演讲议题:智能包装技术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而智能包装则具有如感知、检测、记录、追踪、通讯、逻辑等智能功能,可追踪产品、感知包装环境、通讯交流,从而促进决策,更好地实现包装的功能。”王志伟教授在演讲中谈到智能包装时表示,“智能包装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智能包装元件包括了:标签(条形码、RFID)、指示剂(时间-温度指示剂TTIs、气体指示剂、新鲜度指示剂、渗漏指示剂、冲击指示剂、热变色油墨)传感器,以及混合智能包装元件。这些元件共同构成了智能包装系统。
王志伟教授表示,智能化的包装工业涵盖了智能化包装产品、智能化包装过程、智能化的包装车间或工厂、智能化包装产业。而智能包装元件与包装系统的有机集成(柔性可传感的射频识别标签与包装材料的融合)、智能包装与活性包装的融合,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模型、人工智能)将是未来智能包装发展方向。
钟怀宁先生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食品接触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实验室主任
演讲议题:可持续发展下的食品饮料塑料包装:
合规与安全
钟怀宁先生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下的塑料食品包装,以及塑料包装可持续发展政策。2025Commitment成为包装行业的关键词。全球都对塑料包装提出了相关限制或回收利用政策。例如欧洲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超过55%塑料可回收利用;到2030年,100%塑料包装可重复使用或易于回收。钟先生同时指出,这也为推动生物基/生物降解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接下来,钟怀宁先生详细介绍了食品包装用再生PET的风险。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解了如何评估rPET塑料的合规及安全:投入料的质量、再生工艺去除污染物的效率、塑料材料的质量和预期使用条件,以及质量控制体系。最后,钟怀宁先生就“微粒塑料污染:食品包装可持续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阐述。钟怀宁先生表示:食品塑料包装是好东西,但要负责任使用!企业应从设计源头解决浪费和污染问题;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回收替代体系。
营养食品与膳食补充剂分会场
朱惠莲女士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营养学系系主任
演讲议题:免疫调节与营养补充
朱惠莲教授首先谈到了免疫系统——人体最复杂最完善的系统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老年人常出现营养素缺乏,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下降。而营养干预能够延迟免疫衰老的过程,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膳食营养是影响免疫功能的可调节因素。
朱惠莲教授特别指出,益生菌是免疫界的新宠。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特性,能够降低普通感冒的发病风险。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最后,朱惠莲教授表示:“水是生命之源,与人体各种机能息息相关。”
吴国军先生
诺利如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演讲议题:功能性大豆肽的特点与应用
大豆肽来源于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唯一的、氨基酸品种搭配均衡且含量可以与动物蛋白相媲美的优质蛋白质。大豆肽的原料——大豆蛋白中含有丰富的9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吴国军先生表示:大豆肽能够帮助部分人群充分吸收必须氨基酸;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肽在人体合成蛋白质率比氨基酸高26%);提供功能性片段,具有功能作用。
大豆肽可将人们所吃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吸附、粘粘、装载在本体上,然后运载输送到人体各个细胞、器官、组织,同本体一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正因如此,世界上众多食品专家才积极研究把肽类原料中间体作为药品和食品配方,其目的是加强功效,提高吸收率。“目前市场上已有大豆肽蛋白复合粉、肽藻营养粉、大豆肽粉等固体饮料、保健食品、特医食品。未来,可利用大豆肽的功能性,开发出运动饮料、减肥代餐、抗疲劳饮料等多种应用。”
唐佳莹女士
默克市场专员演讲议题:打造高颜值产品,共创美好食光:
德国默克可食用珠光Candurin®
颜值经济是近年来围绕外观、颜值而发展起来的消费产业。新世代+互联网,点燃了人们的“颜值”消费热情,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正在产生巨大的变化。唐佳莹女士从目前的市场热点切入到演讲议题——默克可食用珠光Candurin®。该颜料由天然矿物制成,可以给食品、药品带来不可思议的耀眼、高档、奢华的外观效果。也可以和其他传统色素混用,达到丰富多彩的珠光效果。
研究表明,当涉及片剂和胶囊时,珠光效果会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产品被认为比普通产品更具创新性、吸引力甚至更有效。Candurin®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防伪性能。通过不同颜色珠光区别药品,可以预防用药错误并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默克可食用珠光Candurin®可应用于酒水饮料、甜品,包括烘培、糖果、巧克力、冰激凌等。
周宏恩先生
泓九•原生肽营销副总
演讲议题:小分子肽及其市场应用
什么是肽?周宏恩先生说:“多肽是由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依此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多肽可以由氨基酸缩合合成,也可以由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性质。”
小分子肽具有许多健康益处,其功能包括:调节血压、调节免疫、保肝护肝、健脾养胃、抗氧化、抗衰老、补充胶原蛋白、降尿酸等。周宏恩接下来例举了小分子肽的特征和优势,以及小分子肽的市场应用案例。例如,小分子牡蛎肽粉,其产品配方包括了胶原蛋白肽粉、牡蛎肽粉、人参低聚肽粉。这一产品,面向中老年男性群体。可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概率。谈到未来趋势,周宏恩先生表示:研究内容下沉,提升活性肽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高值化将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朱德文先生
华大精准营养(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演讲议题:从肠道菌群到精准营养
精准营养旨在综合考虑基因、代谢、微⽣态等因素后,针对⽣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身体条件下的个⼈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最佳营养健康解决⽅案。朱德文先生介绍说:“⼈类基因组相似率⾼达98%,而微⽣物基因组相似率不到20%。肠道微⽣物基因组的巨⼤差异、千⼈千⾯,提示我们个性化⼲预⼤有可为、势在必⾏。”
华大生命科学院构建以三⾼为代表的代谢性复杂疾病相关的⼤队列,收集患者和健康⼈的包括⼈体共⽣微⽣物宏基因组在内的多组学样本,为⻛险预警和精准⼲预提供科学基础。通过药⻝同源&精准营养,开启精准营养模式。
华⼤优美达致⼒于整合检测、服务和产品,提供基于多组学数据的个体化营养⼲预⽅案。拥有近百个菌群与健康及疾病关系相关的专利;鉴定和保存了3万多株菌,其中有接近3000株乳酸菌。利⽤我国独特⽽丰富的微⽣物资源优势,研发具有特定功能的核⼼益⽣菌,为开发适合中国⼈肠道的具有⾃主知识产权的益⽣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撑。并推出了“畅好道”——肠道精准营养解决⽅案;及“悦⾃在”⽣殖道精准健康解决⽅案。
唐孝鹏先生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总监
演讲议题:脂质营养与脑部健康
“所谓益智食物,是指一些能够使人思维敏捷、加强记忆力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评价人体衰老的首要指标是脑衰老,保持脑功能强健、思维敏捷,就是延缓了衰老的进程。一个人从胎儿时期直到老年,都存在健脑益智问题。”唐孝鹏先生指出,“良好的大脑发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和繁荣的基础,从婴幼儿期到成年期,改善提升认知发育可带来一生的益处。”
唐总说,健脑脂质包括:DHA、花生四烯酸ARA、脑磷脂群、磷脂酰丝氨酸PS、乳脂球膜MFGM、神经酸,以及各种复合配方。
目前,我国的健脑益智食品市场,从市场规模上说,空间足够大,还在持续增高;从竞争格局上说,仍在百花齐放状态。根据《2020年中国健脑益智保健品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我国2019年健脑益智保健品行业规模近2400亿,2011~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
嘉必优是国内最早从事以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主导并参与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40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400-2011)等国家标准的制订,承担了“花生四烯酸发酵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及工艺集成”、“二十二碳六烯酸发酵生产的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国家“863”计划项目。嘉必优是国内ARA产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市场推动者,也是全球ARA产品主要的供应商之一。
唐总认为,从竞争格局上,第三方健脑益智保健品平台和互联网+模式发展更具优势,传统门店模式仍不可或缺,再加上政策扶持,未来健脑益智食品市场大有可为。
营养食品及特医会场
李文军先生
雀巢健康科学首席医学官
演讲议题: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研发与婴幼儿食物过敏管理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而造成的。大约有2.5-5%的婴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牛奶过敏现象。李文军先生从介绍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开始,他表示,牛奶蛋白过敏是我国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我国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从3.5%增加到7.7%。过敏症状累积多个器官,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因而,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需要特殊的配方:一个是深度水解配方,一个是氨基酸配方。
李文军先生说:“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研发,一定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以母乳成分、功能、膳食指南、法规为参考,以临床实际需要出发,以科学为基础来进行。同时要满足中国膳食营养健康指南中适龄的营养膳食需要。”雀巢深度水解牛奶配方具有独特的先进生产工艺,从而保障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市场上蔼儿舒(深度水解不含乳糖)、肽敏舒(深度水解含乳糖)、恩敏舒(氨基酸配)三款系列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张瑞芬女士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功能食品研究室主任
演讲议题:全谷物糙米的健康效应研究与应用
张瑞芬女士首先介绍了全谷物糙米的定义与法规标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全谷物食品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美国FDA规定至少食品总量的51%是全谷物原料,才能称为全谷物食品。美国和加拿大也对全谷物食品标签提出基本标签(每份量食品含有8g全谷物原料)和100%标签(每份量食品含有至少16g全谷物原料)的概念。张瑞芬女士表示,目前全谷物食品在欧美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全球约有8000多种全谷物食品进入市场,其中我国有300多种。
我国全谷物食品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销售额不超过谷物食品的5%,品类主要为焙烤类、早餐谷物和零食。全谷物食品具有诸多健康益处,其中所含的酚类物质长期被低估。全谷物中富含结合态酚类物质。全谷物糙米结合酚具有改善糖代谢的作用。但全谷物的加工还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稳定性、风味口感问题、产业效益问题等。张瑞芬女士提到,其项目研发小组,突破了淀粉老化返生和复杂体系乳化稳定等技术瓶颈,设计创制了系列全谷物浓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