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洗护4.0思考

来源:荣格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发布时间:2019-09-10 797
包装个人护理品包装印刷二次包装与物流标识与打码其他包装设备原料配料其他包装设备及材料加工生产设备
喻敏,化妆品行业资深专家,曾任瑞士罗氏(Roche)中国化妆品原料技术经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精香料化妆品专业兼职教授,历任IFF(国际香料公司)技术经理,法国Rhodia亚太区技术发展经理,上海帝科总经理,并成立医美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益生于肌,溢美于肤”的皮肤用药妆研究前沿理念。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美的重视持续升温,从穿衣着装、略施粉黛到发型打理,从整体观到细节深入,我们绝不放过任何一次追求美的机会。对于发丝护理,我们经历了第一代皂基(肥皂)洗发水,第二代磺化合成表活洗发水和第三代含硅油和杀菌剂的功能型洗发水,正在全力进入头皮和头发双重保护的洗护发4.0时代。
 
 
国民洗护演进史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皮肤和头发,特别是头发。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由父母赋与,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
 
男孩子到了少年时代,大约15岁开始“束发”,把头发束起来。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束发后就开始学习真本事了。而关于女孩子的记录,在《礼记•内则》中有讲:“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也就是15岁开始用簪子把头发做出造型,并保护起来。
 
关于打理头发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这句话描述了整天在外采荩草,弄得头发弯曲成卷毛,要赶紧回家梳洗好的情形。
 
几千年前,普通老百姓就非常注重自己头发的形象。《说文解字》注:“沐,濯发也。”“沐”就是洗头发的意思。沐浴,就是洗头发和洗澡。如沐春风,其实就是用春风来洗头发。
 
古人洗头发用什么呢?《礼记》中的《玉藻》提到:“日五盥,沐稷而靧粱。”这里的“沐”是洗头发,“沐稷”,即用淘洗稷的水来洗头发;“靧”即洗脸,“靧粱”就是用淘粱的水来洗脸。意思就是:每天洗五遍手,用淘洗稷的水洗发,用淘洗粱的水来洗脸。淘洗稷粱的水,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淘米水”,古人专称为“潘”或“潘汁”。《说文解字》记载,“潘,淅米水也。”《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在肥皂与合成洗涤用品出现前,老百姓在自然界寻找各种洗发材料,除了淘米水,目前已知的还有:皂荚、无患子、茶饼、木菫叶、稻杆等。其中前三者使用最广泛,主要利用植物中的皂苷、植物蛋白和多糖,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可以将污垢清洁干净。但是天然材料的活性物毕竟比较少,所以古人喜欢用盆装着热水溶化或者煮好的植物汁,将头发置于其中进行盆浴浸洗,并用梳子或者篦子将头发的污垢梳下来。这样的方式沿用了很久。
 
1861年,索尔维发明了制碱工艺。20世纪初,中国纯碱工业发展以后,部分地区的老百姓因为用不起肥皂,会用碱(大苏打或小苏打,一些地方称白碱)洗发。方法也是用热水溶解少量白碱,将头发置于其中盆浴,由于碱,可以将头皮和头发上的油脂少量皂化,这样洗后头发比较干净,但是用量多的话很容易伤发。
 
随着19世纪肥皂产业的工业化,以及20世纪初合成表面活性剂大发展,洗涤产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Toiletsoap(香皂)和shampoo(洗发水)成为人们洗头发的主要产品,从欧洲传播到美洲,再到中国,于是,人们对洗发产品的理论基础、应用配方以及精神享受进行全面梳理,迎来洗发水品类的大发展。
 
人为什么要长那么多头发?
 
我们在洗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长这么多头发?
 
人长头发不是随便长的概率事件,头发像人体其他毛发一样是长得其所。首先,毛发多的部位都一定程度上需要保护,头发保护的是人体中枢—大脑;其次,头发是美观的装饰物,还有遮风、躲雨、挡太阳的作用,当然头发也能御寒,充当吸油吸汗的载体。
 
头部汗腺的数量是头发数量的几倍,也就是有数十万之多。头部,需要大量毛发来保护,但是头发一多,头脑容易发热,需要含有黑色素的头发吸热,也需要出汗来降温,因此上帝安排多长一些汗腺,让头脑时刻能够保持冷静。
 
头部的皮脂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地与头发长在一起,数量有十万之巨,默默地分泌着油脂。汗腺和皮脂腺加起来有几十万之众,埋伏在头皮下面,分泌着各种皮脂和水合物质。这些物质出来后经过头部细菌作用、空气氧化、灰尘污染,变成头部污垢。有一些顺着头发爬上去,吸附在头发发杆内外,头发就这样变脏了。
 
东亚人的头发以直发为主,而非洲的兄弟姐妹大部分是卷发。据说这是因为东亚头发发质密度低、孔隙率大,而非洲人头发致密,以至于只能卷着长。非洲人致密的发质含有更多的黑色素,可以很好地阻挡太阳紫外线,保护大脑防晒伤。后来直发人也想要卷发,自然就诞生了烫发产品。拥有直发是幸运的,毕竟直发进行洗剪吹造型,打理起来会方便很多。
 
“牵一发动全身”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头部细微的接触,人体都能感知。脑袋作为人体“司令部”,有许多神经网络与其他器官相连。头皮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头皮的感觉,痒、麻、痛、紧。眼部神经与其联系最紧密,视疲劳也会牵动头皮疲劳,会感觉头皮发麻。
 
“头发”难洗,为什么?
 
从目前的科学发展来看,头发洗干净已不是什么难题。国家标准规定洗发水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不低于10%。从临界胶束浓度来看,AE2S的CMC约0.0029mol/L,大概是0.1%的浓度,而月桂酰肌氨酸钠的CMC0.00087mol/L,大概是0.026%的浓度。10%的浓度是远远大于它们的CMC浓度。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男士洗头发用2~4mL洗发水,女士用5~8mL就足够了。另外,从吸附量来看,40cm长的东亚人头发,按10万根、90μm直径计算,约有10m2左右的头发表面积,加上头皮的大约面积0.1m2。而5mL洗发水按10%的活性物计算,再按AES亲水基团横截面计算,如果不形成胶束,吸附在固液表面可以覆盖160m2的表面。因此,这些表活的量足以用来润湿、清洁头发和头皮。
 
理论上讲,洗发水的去污力完全没问题,但为什么消费者还会抱怨洗不干净?
 
具体到实践中,消费者的体验感很多时候来自体感和经验,比如大家喜欢用泡沫多少来形容洗发水的去污能力,泡沫多就洗的干净,泡沫少就洗的不干净。没有泡沫女性消费者会觉得没有搓泡感,头发不能蓬起,感觉也洗不到头皮。洗发水适当的泡沫是必需的,这也是成熟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多泡沫又会造成脱脂力和毛发蛋白溶解破坏力强,会对头部环境造成巨大伤害。以氨基酸洗发水为例,这种成分的洗发水温和但泡沫性能不太可观,要提高泡沫,可能需要大幅提高用量,这样反而可能增加残留量。因此,单单平衡清洁和温和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从配方的角度摸索分析。
 
头部的皮肤与其他部位的皮肤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由角质层、基底层、表皮、真皮、皮下脂肪、血管等构成。头皮屏障比面部的皮肤屏障要更为脆弱,汗腺和皮脂腺分布密集,分泌旺盛,极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带帽子影响空气流通,会造成油脂堆积;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会给皮肤造成损伤;使用染发剂、烫发剂也会造成头皮刺激;使用含有清洁力强、刺激性大的表活成分的洗发水……都会造成头皮环境的失衡,屏障损伤,当功能代谢不正常的时候,老废角质就会翘起、脱落,此时就很容易产生头屑。
 
此外,微生物和外界污染、内分泌紊乱、油脂分泌过多、饮食和压力等也都会造成马拉色菌过度繁殖的头皮问题。所以,对于洗护发,目前主流学界比较认可的两大难题是马拉色菌和头皮屏障功能的受损。
 
目前市售的大部分去屑洗发水使用ZPT作为去屑成分,采用强力清洁+强抑菌剂的配方。这类洗发水虽然有很强的清洁能力,能够减少头皮油脂分泌和马拉色菌的繁殖,对于真正由头皮真菌造成的头皮屑有治疗作用,但是对头皮的刺激也非常明显,长期使用强刺激配方的洗发产品,会加重头皮屏障损伤,让头屑问题更严重,甚至还会带来掉发、头发干枯脆弱等问题。
 
另一种超强去屑成分—酮康唑,则是作为药物只添加在药用的洗发剂产品中,抑菌效果十分强大,当然刺激性也最大,一般在说明书中都会规定一周至多使用1~2次。所以ZPT、酮康唑等杀菌剂,虽然能够控制以马拉色菌为主的头部真菌,但是,这些原材料在杀菌的同时会对头皮造成一定的损伤,会导致头皮出现很多不良反应。
 
对于一瓶洗发水,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泡沫良好,调理性就比较难达到,调理性做得好,又会带来头皮发痒的问题……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去屑剂和防腐剂会给发杆、头皮带来损伤,过多的调理剂则会破坏头皮的生态环境,比如说头部的湿度、头发和头皮的亲水亲油性能等发生了改变,进而会导致头部的敏感性。
 
因此,洗干净不难,难在同时考虑头皮、头发双重养护,做一款质地温和、泡沫适中、干湿梳理性良好,对头皮温和,不影响头部微生物环境,对头发整体的亲水亲油性能不发生破坏的洗发水难。
 
洗发产品的创新与变革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国人所用的洗发水绝大多数包含脱脂力强、杀菌力强、安全性低、刺激性大的成分。这些成分包括K12、ZPT、卡松、甲醛等。综合来看,新的洗发水的诞生,都是时代演进的结果,人们的需求变化,催生了一代代洗发水配方的创新与变革:
 
第一代是皂基(肥皂)洗发水。欧美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而中国人持续到了80年代。这类洗发水一方面肥皂碱性强,会溶解头发蛋白,破坏发杆,而且伤害脆弱的头皮;另一方面,肥皂成分和水里的钙镁离子会生成不溶物,吸附在头发上,让头发干涩难梳理!
 
第二代是磺化合成表活洗发水。这类洗发水欧美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因为追求泡沫,含有刺激性强的K12,对头皮危害性很大,对头发伤害同样很大,而且必须使用护发素辅助作用才能保持头发的顺滑。所以,第二代洗发水持续不久,便很快催生了第三代洗发水。
 
第三代为含硅油和杀菌剂的功能型洗发水。一直持续至今。硅油具有很强的吸附力,提高了头发梳理性,但是这种物质改变了头发亲水亲油的特性,降低了头发吸收水分、散发热量的能力,改变了头部的小气候环境。而且,伴随长期使用的杀菌剂,破坏了头部皮肤菌群平衡,改变了头部皮肤微生态,这些导致了脱发人群的增加,甚至让脱发年轻化。
 
从无硅洗发水开始,我们便掀开了第四代洗发水的探索历程。和过去单纯追求头发顺滑易梳理不同,新一代洗发水,需要同时兼顾头发和头皮健康,开发一套既清洁适中,又保护发杆、头皮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这些思考,笔者从自身实践出发,以古方为基,提出了一条解决思路。
 
“刘禹锡少年时患癣疾,由颈部漫至后耳,浸淫难忍,多治无效,反而更盛。楚州一卖药人教他用芦荟一两、炙甘草两为末。先以温水洗癣,拭净后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
 
在翻阅古代诗词歌赋时,笔者从唐代刘禹锡使用芦荟、甘草治好头部皮炎的故事中获得灵感,开发了一款原液酿造洗发水—以70+天然元素的北美黑泉酿造芦荟原液,配合腐殖酸,达到滋养舒缓修复的作用;然后复合印度檀香精油促进毛囊生长正信号;再精选刺激性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辅以天然羊毛角蛋白实现温和清洁,向头皮、头发双重养护迈出坚实一步
 

 

喻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