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美国政府宣布从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我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对此,我国进行了反制措施。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公告: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那么,贸易战将会给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关税清单
根据医趋势的梳理,关税清单上和医疗行业相关的项目如下: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美医疗相关贸易情况的分析。 根据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5月12日的最新行业报告,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额共计543.52亿美元,出口第一大国为美国,共计98.18亿美元,占比18%。医药类产品进口额558.7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4%,进口医药产品最多的为西成药,进口额171.57亿美元,增幅21.66%;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146.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0%。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及美国占比(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莫尼塔研究) 在医疗器械方面,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217.03亿美元,同比上涨5.84%,对美出口额为51.05亿美元,主要以中低端医疗器械为主,以按摩保健器具、医用耗材敷料为主的前十大出口产品占据我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44.5%。医疗器械进口方面,以高端产品为主,包括核磁共振、CT等等。 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美进出口额对比(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莫尼塔研究) 中国出口美国的医疗器械 TOP10(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莫尼塔研究) 加征关税,高端医疗器械和IVD产业将受影响 纵观关税清单,其中将被征收25%关税的诊断试剂引人注目。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约300~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约20家,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2017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517亿元,其中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400亿元,远超于体外诊断设备规模的117亿元。 根据医趋势的分析,加收关税政策对我国本土的体外诊断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当进口品牌的价格优势进一步被遏制,销往终端渠道的难度加大时,对于进口品牌来说,要么涨价要么和国产企业合作生产,通过品牌本土化的办法抢占中国市场,在我国市场份额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给了大批优秀的国产包括合资IVD企业一个机会,在进口品牌本土化的过程中,通过和他们合作,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和资源,大大加快国产企业前进的步伐。 传递到医疗采购过程中,对进口厂家和代理商来说,却是如履薄冰。因为这涉及到让他们消化最高达25%的税率费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涨价,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出口方面,我国医疗器械主要以低端设备、一次性耗材出口为主,美国对内征税主要涉及高端产品,因此对国内器械出口影响不大。 在进口方面,主要以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为主,国内部分领先企业在少数高端器械领域已经开始进口替代,对这部分公司来说,将带来一定的利好。 目前国产医疗器械仅在生化诊断、心脏支架、骨科创伤、监护仪等少数细分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大多数领域仍然由进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如化学发光、血液分析、内窥镜、超声、骨科关节、起搏器等领域进口占比都超过50%。对于这些未能实现国产化的领域,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植下,将进一步刺激和推动进口替代的加速实现。 同时,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 亿元,同比增长19.86%,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7000亿人民币,未来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速超过10%,中国医疗器械发展黄金十年将至。如此大的蛋糕,国外巨头决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势必将推动进口品牌的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