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自2004 年加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2011 年 9 月前杨伟奇主要从事的都是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及管理,其后三年的整车项目总监经验,再到 2014 年 6 月开始负责诺博汽车内外饰研究院全面管理工作,2019 年开始任诺博汽车业务拓展副总裁, 主要负责市场营销和合资合作,可以说,是长城与诺博见证 了杨伟奇的成长,同时,他也陪伴了长城与诺博的发展与壮大。
新华社曾在 2018 年底发表《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崛起之路》一文,其中,将 1978-2018 年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从无到有(1978-1994)、从小到大(1994-2004)、战略转移(2004-2018)、由大变强 (2018-)。而杨伟奇正是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移” 的十四年,可以预见,未来亦将陪伴中国汽车产业走过“由大变强”的无数年。
“我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步成长为一位管理者,亲眼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切身经历了自主车企艰难快速的发展历程,但是正是这种艰难发展过程,成就了一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且具有顽强拼搏生命力的优秀民族企业。我非常热爱汽车行业,也一直以能够从事汽车行业而引以为傲。”
这位中国汽车产业重要节点的见证者,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业务拓展副总裁杨伟奇先生做客本期会客室,敞开心扉,与我们畅聊在时代趋势下“顺势生长”的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汽车系统”),亦同我们解析了当下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新时代来临,汽车企业不进则退
在长城汽车关于零部件“引进来,走出去”的经营战略背景下,诺博汽车系统因势而生。通过整合长城汽车旗下的内外饰和橡胶两大零部件单元,诺博汽车系统产品覆盖了汽车座椅、保险杠、仪表板、门板、顶棚、地毯、四门胶条等方面。伴随着长城汽车的发展而成长,诺博汽车系统的这些产品单元拥有长城汽车 90% 以上的配套份额。除了为长城做配套,诺博汽车系统的橡胶产品单元已部分实现给上汽大众的配套,其他产品单元也正在和各大汽车集团积极洽谈。
在一家企业的持续发展中,总会面临些挑战。这些挑战或来自于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杨伟奇表示,“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自己”。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各主机厂价格战压力逐渐向供应链传递,诺博汽车系统所在的内外饰零部件领域利润在一步步萎缩。因此,在市场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且当自身缺乏真正应对市场全方位竞争的经验时,行业境况和自身现状迫使诺博汽车系统快速提升。“确保现有业务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聚焦强项产品、拓展产品线、降低成本、做到质优价低,同时放弃部分低附加值的产品,做到有的放矢。诺博汽车系统顺应汽车发展的潮流,寻求人工智能方面的转型产品,进行市场突破。”杨伟奇如是说。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诺博汽车系统顺利完成了长城汽车的设计及配套任务,实现 105 万整车内外饰、座椅和胶条的配套,实现销售收入 140 亿元人民币。这一年,诺博汽 车系统基本完成了组织的变革,搭建完成了系统的管理架构, 在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有了质的提升。此外, 通过与宝马公司的合作,诺博汽车系统对产品质量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在已搭建完成全新的市场营销系统。
2018 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这一年, 汽车市场结束了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后开始进入微增长,甚至负增长阶段。“影响肯定是有的,”杨伟奇说,“毋庸置疑, 汽车市场的搏杀已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市场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必将被整合淘汰。”
真正考验企业管理内功的时刻到了。谁能在超低利润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谁就是王者。 而此刻诺博汽车系统的工作,便是进行产品线的梳理整合, 并尝试顺应新能源汽车兴起的需求,以实现人工智能为导向拓宽现有产品线,服务于市场。
汽车轻量化,不能一蹴而就
谈起新能源汽车兴起的需求,自然绕不开材料的话题。 在新能源汽车材料的使用上,曾有两种观点:有人说汽车零部件会更多采用改性塑料,也有人说新能源车会减少塑料的使用量。
杨伟奇对前者观点表示支持。“在以塑代钢方面,汽车行业应用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整体来说,整车应用塑料产品的比例在逐步加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轻量化方面更加迫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比重也相对较高。”
“不过,”杨伟奇话锋一转,“新能源车虽然对轻量化 技术非常看好,但是由于新能源整车成本较高,而三电系统(指 电驱、电池、电控)成本在整车占比 60% 左右,相对应地, 其他系统可能就面临很大的成本竞争压力。此外,由于国家对新能源车逐步由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这种压力可能 会加剧。”但是,他认为,整体来说汽车行业以塑代钢的应 用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事实上,现在很多新能源车身的部件设计已经实现了以塑代钢,比如塑料尾门、塑料机盖、塑料翼子板等部分,塑料应用比例远大于传统动力车型。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现阶段汽车行业在轻量化技术方面遇到的瓶颈。杨伟奇认为,行业面临的瓶颈主要在两方面:一 方面是性能要求和成本控制的平衡,部分轻量化新技术在没有规模化效应之前的关键材料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 一部分轻量化技术应用推广时面临较大的市场价格压力;另 一方面,部分关键的基础材料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被一些国际 公司控制,技术引进及推广存在一定压力。他也提到,工程 塑料在汽车产品的应用比例逐步加大,在以塑代钢方面应用 的短板,他认为主要主要来自性能设计和成本方面。
当然,若仔细探讨汽车轻量化技术课题,我们将发现, 在汽车轻量化发展上,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轻 量化技术种类繁多,在此方向上,杨伟奇介绍,诺博汽车 系统主要聚焦在几个方面:优化结构设计能力、高强钢材 的应用、塑代钢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先进工艺、异种材料 的组合应用等。
以上发展方向,再结合上文杨伟奇所提“新能源汽车其他系统上所面临的成本竞争压力”,他表示,诺博汽车系统 在轻量化应用推广上坚持领先半步的应用推广策略,在轻量 化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轻量化技术实现规模化推广。他列举了现阶段诺博汽车系统已经应用的轻量化技术: 比如以塑代钢翼子板,以非金属材料低密度、高强度、高设 计自由度等优势,替代现有金属制品,实现 27% 的减重,性 价比更优;内外饰注塑微发泡技术,可提供物理微发泡、化 学开模微发泡、化学闭模微发泡等技术应用,实现不同的减 重比例(8%-30%),同时也对应不同的性价比,可供客户进 行多方案选择;高强钢轻量化座椅骨架 Nice2.0,与行业内其他产品进行对比,该产品可以实现减重 10%,成本方面也比 上一代骨架下降了 9.5%,整个过程从材料的选择、结构方案、 仿真优化、过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多轮的验证对比,最终实现完成了其预期目标,当前也结合整车项目已经实现量产。
汽车轻量化的规模化应用不会一蹴而就,期间种种收获 与成功,皆是精力与心血铺就。
结语
采访接近尾声,杨伟奇表示,“行业境况和自身现状迫使我们快速提升,顺应汽车发展的潮流,寻求创新的转型产品, 进行市场突破。我认为,提供过硬的质量以及能给顾客带来惊喜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得以生存的根本。”
大浪淘沙,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世界汽车的制造体系也在经历着不断的颠覆和重塑,墨守成规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同时,这些拥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也将被成就。相信诺博汽车系统将在未来汽车行业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文/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