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成立威尔节能之前的2005年夏季,北京西城区一家大型商场的90KW空调冷冻泵运行状况一直不理想,从表象来开,配套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一直超载,机体温升很高,客户很自然地认为应该换一台功率更高的新泵。
“到现场查看后,我发现,从使用角度看,水泵明显处于大流量、低扬程工况,运行效率很低,且管路适配性很差,严重偏离设计工况。从空调主机的额定流量要求、温差控制要求等方面来看,明显流量过大,热交换不充分。”蒋董事长回忆道:“经过专业计算后,我告诉客户,可以用一台45KW的水泵解决这个问题!用户当时非常不理解,改成45KW?是在开玩笑吧!”
听过详细解释,客户仍然将信将疑。最后蒋董事长保证: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分文不取!看到蒋董事长如此有信心,客户同意试试。结果不仅彻底解决了问题,而且运行状态非常好,赢得了用户的交口称赞。
“事后我帮客户算了一笔帐:当时一台泵成本不到2万元,电价将近1元/KW.h,按每天12小时,全年8个月计算,一年可节约电费13万元,够买6台泵。如果水泵功率更大,对比就更明显。”
目前市场上的水泵、风机实际运行效率平均不到60%,系统运行效率甚至不到40%;设备综合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20%以上,细究原因,蒋董事长指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设备本身效率低下、老旧且维保不当;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不匹配,严重偏离高效区;运行管理不到位,缺乏优化调度。另外,我国原来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当时机电设备可靠性不高,设计、使用方面安全余量过大。
蒋董事长表示,“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节能改造要更多地从系统工艺使用要求上考虑,并提出‘制定系统能耗标准,对标发达国家或国内行业先进标准’的倡议。威尔节能也在竭尽全力,帮助提高国内各行业水系统工艺的使用效率。经我们节能改造后的项目,设备的综合效率完全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智者识见,一拍即合
或许应验了“有相同理想的人,总会相遇”的说法。2006年6月份,曾经合作过的上海东方泵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吴永旭先生委托江永华先生(威尔节能现任常务副总经理)找到蒋董事长,探讨共同开拓泵系统节能改造的事业。
三天之内,蒋董事长即定下决心,并很快奔赴上海开始着手成立上海威尔节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蒋董事长回忆:“当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东方泵业作为泵类产品生产型企业集团,用户对其信赖度高。其次,技术层面上,东方泵业积累了十多年泵类产品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经验。再次,泵类产品在通用机械产品类目中行业覆盖面宽、而又能耗极其高,节能改造市场前景广阔。另外,EMC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种新颖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形式,面临的竞争少!”
事实上,当时市场上类似的专业企业不足5家,这是蒋董事长后来才得知的。
日钢节能技改,开启威尔机遇之窗
从2006年11月7日运营之时起,威尔节能已经为1000多家企业做过泵系统节能技改,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仅是钢铁企业,就已经超过一百家。而这么多项目中,最令蒋董事长难忘的,则是山东日照钢铁集团(日钢)的泵系统节能技改项目。
“日钢的当家人杜双华董事长极具前瞻性、极具魄力,日钢的管理在中国钢铁民企中堪称首屈一指,优质超薄板钢产能占据全球60%以上,世界上最薄的板材即出自日钢。”蒋董事长介绍说,“2014年,我去拜访杜董事长,向他介绍,如果由威尔节能帮助日钢进行泵改节能,在水泵的使用寿命周期内,不需要额外花费日钢一分钱,就可以给日钢带来不低于十亿的节电收益,另外还可以节省3亿多备件使用成本。”
“杜董事长对泵改节能有如此大的收益感到很意外。我随即向他详细展示了我们先前做的泵系统节能技改预估数据表以及合作模式,杜董事长当即表示:你们先搞几个系统试试,有困难找我!!”杜董事长的表态让威尔节能整个团队非常振奋,紧锣密鼓地选了几个子系统并加速推进,结果均大大超过客户预期。此后,威尔节能又为其进行了5期泵改节能项目,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项目总体规模超过1亿元。
“日钢集团的泵系统节能技改项目极大地锻炼了我们团队对于大型项目的运作管理能力,不仅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收益,期间获得的各种经验更是非常宝贵,”蒋董事长表示。
内涵上深入、外延上关联,促渐进式发展
蒋董事长认为,一个科技服务型企业发展,必须从内涵上深入、从外延上关联,不停地开发核心业务技术,这样才能保持在竞争环境中的优势地位。
威尔节能的业务发展,正式体现了这种思想。从水泵节能改造开始,逐步沿着产业链拓展深入,业务内容不断丰富但又相互关联,目前向市场提供泵系统在线节能改造、电机系统技改、水系统全方位服务、工程服务和碳资产管理综合服务,呈现出一种渐进发展的态势。
“从水泵节能改造开始,我们逐步认识到,成功的泵系统节能改造并不单纯局限于水泵的更换改造,而应从整个生产工艺要求出发,从技术内涵上下功夫,诊断驱动、被驱动、控制传动、管路系统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节能综合解决方案最优解,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蒋董事长补充道。
水泵是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大类中的主要分支,泵用电机只是电机使用的一个方面。随着大量水泵配套电机与控制系统的选用,以及对不同电机技术和相关控制技术的了解,威尔节能适时成立了电机系统节能事业部。从技术内涵上,对泵系统的节能技改上升到了满足生产工艺使用要求的机电一体化节能改造,深入挖掘泵系统节能潜力;从外延上,将电机技术及控制技术延伸至非泵类设备的机电系统的节能改造,包括风机、空压机、球磨机、抽油机、破碎机、搅拌机等等的其他领域的节能技改。
为了给客户提供水系统的全方位服务,威尔节能着眼于如何提高热交换率这一根源,从循环水系统的泵机装置节能改造开始,并因此成立了水处理事业部,研发了一系列水处理技术,以提高热交换率和减小管阻问题,同时达到节水节药或结合通过全方位的水质管控,实现环保排放。为保证节能设备安装质量,缩短安装工期,减少go工程成本,还成立了工程服务部。“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我们的节能改造从备用泵开始,逐台进行,被改造的泵系统不需要停机。”
可以说,威尔节能的发展,始终遵循着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国策在前进。“因为我们的机电系统节能改造对象基本都是国家高耗能企业,所以从业务对象重合角度考虑,我们紧贴国家温室气体控排政策,于2016年3月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碳惠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帮助控排企业实现碳资产管理,盘活控排企业的碳资产,协助企业以最低成本实现控排履约。并于2017年11月8日揭牌成立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宁夏培训基地。它将由上海碳惠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宁夏产权交易所合作运营,致力于在低碳、能源、生态和绿色金融领域为当地政府、企业、机构做好服务工作,为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服务工作。
固基、深耕、拓展——威尔的明天
威尔节能一直倡导一体化战略,整合优势并具备高成长性的技术产品和业务,沿着经营链条的内涵和外延方向精耕细作,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壮大成长。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威尔节能已经锻炼出了管理、技术、营销、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产品,并积累了丰富的系统节能改造经验、广泛的人脉资源、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未来,蒋董事长描绘了这样一个威尔节能:首先要立足更高技术层面的系统性思想。随着公司技术层面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逐步拓宽和深入,公司将逐步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统筹考虑设备、装置与工艺系统,进行系统性高效节能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立足单位产能下能耗最低,为若干行业的工艺系统实现工艺结构性的节能改造,实现真正意义上更深刻的节能改造。其次,在各种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结使用经验,推出各种个性化的节能产品。第三,将业务深入推向服务层面。将维保托管与节能改造完美结合,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营销格局。
“总之,我理想中的威尔节能公司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有进取、有深度、有厚度、有持续、有魅力、有盈利的企业,担当起在社会责任、技术进步、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吸引等方面应有的角色。”蒋董事长总结道。
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化肥、焦化、电力、建材等行业的高度重视,加强深耕细作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会,不断挖掘节能改造的潜力,同时还将进入矿山、市政、橡胶、造纸等行业。
面对大数据、工业4.0、智能制造、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蒋董事长认为,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威尔节能也已经将大数据资源化的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样)、VALUE(价值)逐步应用到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且受益匪浅。
“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弹性的可以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主要平台之一,未来这两者关系会更加紧密,再加上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起助力大数据革命。我们深信这些技术对威尔节能未来的事业发展会带来更多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