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SK-II最新功能性成分
杜邦天然抗污染保护剂
安利细胞自噬研究
骐源新型蚕丝水解液
万华微乳液技术
四川大学人造黑色素防晒
暨南大学细胞生长因子
立恩格曼迪®
邱博KELCOGEL®CG结冷胶
赖维教授抗痘临床研究
中然双子两亲分子肽
VC60富勒烯
科玛彩妆/防晒技术动向
广东微生物研究院微生物特异性分析
辉文天然产物化学
加拿大TC USA的ESSACHEM®
华熙生物多功能成分
伽蓝植物小RNA
汇拓智能旋盖包装
诚兴信息化智能化制造
化妆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无表面活性剂有机硅乳液
……
11月广州,600+行业研发工程师、配方师、工艺工程师、品牌经理、采购经理、董事长……围观荣格2018广州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更多精彩,点击电子杂志封面视频链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1-6月全国化妆品累计消费收入达1276亿元,同比增加14.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9个百分点,在社零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化妆品零售额持续走高,在社零细分品类中表现突出。
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行业同样面临巨大挑战—消费升级、渠道变迁、进口品涌入、新兴品牌崛起……竞争格局空前复杂多变,天然、有机、安全、有效……的消费需求及相关技术热点应接不暇,唯一不变的是,为了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行业对产品品质、技术创新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在这里,交流技术,碰撞灵感!
—荣格工业传媒华南华北区总经理刘奕伶为峰会致开幕词。
技术概要:
宝洁的老化追踪研究
宝洁全球皮肤数据库发布2项皮肤老化追踪性研究。
采用相同数字高清面部成像系统对包含4类人种在内的122名女性进行肌肤生理特征调查的8年皮肤老化追踪性研究发现:1、8年时间临时性表情纹会变成永久性可见皱纹;2、40岁人群,皱纹增长远比其他年龄组的人要大很多;3、8年里非洲裔美国人的皱纹变化最小;4、浅色肤色人的皱纹变化更显著;5、8年前角质层含水量大于50的人,面部皱纹更少。
另一份11年皮肤老化追踪性研究则发现肌肤衰老的个体化差异巨大,而这个差异主要来源于环境的影响,所以肌肤老化是可以调节控制的。
基于此,SK-II首席科学家&高级经理严向红博士现场发表《皮肤老化和抗衰老,生物功能成分与尖端科学》演讲,给大家带来了SK-II最新的2种功能性成分。
杜邦的天然抗污染成分研究
市场对抗污染护肤品兴趣渐浓,但仍需培养。
杜邦认为,对于污染以及外界因素的防护,大自然早有一套非常有效的防御机制,因此他们效法自然,利用高纯度的渗透调节剂与氨基酸复合物来增强皮肤对环境应激的天然抵御能力。通过生物学效应检测,他们发现这种复合物有助于降低污染引发的脂质过氧化、紫外线引发的蛋白质羰基化及DNA损伤,有助于增加用于皮肤解毒的Nrf2、HO-1表达,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并防止异物穿透表皮。同时他们认为16-24岁的消费者中,56%寻求美容产品含有天然成分,而这种含有高科技功效的天然成分正是市场所需。
安利的细胞自噬研究
安利资深研究员张翌女士为大家详解了细胞自噬的研究过程,并指出自噬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达到良性的动态平衡,她同时指出热量限制、阳光照射、维生素D缺乏、咖啡因、白藜芦醇等多个刺激点都可以激发自噬的产生。安利对20岁、60岁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自噬体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60岁皮肤的自噬体非常多,其原因在于慢性衰老导致了自噬体损伤后的堆积不循环,这也导致了胶原蛋白断裂、透明质酸降低;安利发现白藜芦醇可引发细胞自噬,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通过对高加索人、非洲人的对比研究,高加索角质自噬明显高于非洲人,从而他们也认为在调控肤色等级上自噬也具备决定作用。
万华化学的鸡蛋灵感
皮肤如剥了皮的鸡蛋一样,这是所有女人的梦想!万华发现煮鸡蛋之所以能有如此质感,关键在于蛋白与蛋皮之间的那层既可以进行气体、酶、蛋白质传递,又可以阻碍有害物质进入的蛋壳膜。基于此,有了他们的微乳液技术。这个技术也被应用在面膜、防晒、睫毛膏和甲油里。微乳液导入型面膜使用成膜加压,不仅更好促进吸收,其有丰富想象空间的使用方法,可以讲出漂亮的营销故事,具备妥妥的社交力;用在防晒产品上也是很神奇,只需一点儿透明的微乳液,肤感提升,更均匀覆盖,关键还可以提高spf值。
赖维教授“战痘的青春”?
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赖维教授,一上来先给在座嘉宾提出了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的诉求—临床没有痤疮类辅助产品,接着他从痤疮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痤疮临床治疗靶点、方法及存在问题,痤疮治疗中的临床需求,抗痘化妆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抗痘化妆品研发方向的思考几个点来分析企业-产品-皮肤科医生之间的关系,希望在其间建立科学和专业的联系。对于产品研发方向,赖维特别强调在原料选择和配方设计上,要以皮肤问题和临床需求为导向研发活性成分及配方,考虑是否会诱发和加重痤疮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明确区分化妆品和药品/医学手段在治疗痤疮中的地位,合理定位化妆品的作用,避免过度夸大。
“网红”生长因子
来自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博导,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研发部总管张齐好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活性多肽在护肤行业中的应用”的干货演讲。包括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因子激活疗法、活性多肽脂质体等等研发的最新成果。张教授还特别介绍了广州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的最新成果—抗菌肽分子改造及新产品开发。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代表,暨大研究院的演讲受到了广泛好评,虽然已是最后一场演讲,但现场依然座无虚席,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排着队等待和张教授交流。
VC60富勒烯
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足球状分子富勒烯同样备受行业关注,以独家技术把富勒烯开发成可用于化妆品原料的vc60向大家展示了富勒烯在护肤、彩妆、护发多领域的应用,同时vc60还对该原料的效果、安全性、安定性做了详尽的研究,其安全性/稳定性/功效性已得到确认,并在日本、中国、欧洲、韩国取得了相关专利和商标,拥有水溶性、油溶性多剂型、产品种类丰富的富勒烯适用于化妆水、精华液、乳液、彩妆等多类产品。
华熙生物,多功效趋势
功效性是化妆品最基本的属性,体现出消费者对化妆品最直接的需求。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宁继彬先生分享了多功能成份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日常护理产品在安全性、稳定性、使用性的基础上,往往兼顾多功能性,即便是现在最火的如SK-II的极简配方,也需要多功效。他介绍了华熙生物最受欢迎的几种多功能活性成份,例如透明质酸、依克多因、聚谷氨酸、糙米发酵滤液、纳豆提取液等等。
科玛的彩妆、防晒韩流
科玛研发部总经理河正喆先生带来了《最新彩妆化妆品及防晒护理技术动向》。2017年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化妆品市场新产品中彩妆产品的比重最高,特别是韩国占比64%,2017年以来韩国最受瞩目的变化是眼影类的成长,新产品比重10%。显色力、遮瑕力、持久力、质感、护肤性底妆是韩国彩妆发展的关键词。中国防晒市场年均增长率11%,无负担、隔离UVA、更多色彩剂型、具有补水、抗老化功能、敏感皮可用是防晒市场的几大关键词。
广东省生物研究所,呼吁理性看待防腐剂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主任用76页的PPT从微生物及其特性、日化产品与抗菌剂、化妆品微生物检测、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化妆品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5个方面详解护肤品微生物控制。微生物并不像想象中容易消灭,会产生抗药性,有的即便被破坏却依然活着,甚至有种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对许多消毒剂、防腐剂有抵抗力。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宣称“无添加”、“无防腐”。他特别指出,只要配方改变,防腐体系的防腐功能就可能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评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解决产品组分对杀菌剂功效的干扰问题,比开发新的防腐剂显得更为迫切,也成为防腐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
黑色素防晒?
黑色素是人体皮肤为应对紫外线损伤而产生的应激保护机制。四川大学李乙文课题组受鸟类羽毛启发,利用材料化学的方法对天然黑色素进行人工合成,并把其应用在防晒霜、染发剂上。这种“师法自然”的全新防晒概念,可实现短时间、低成本、高效率的材料制备和自动化批量生产,可有效避免传统防晒霜刺激性和生物毒性问题,且防晒性能优越(如上图)。
自然堂,植物小RNA
植物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在它们可以存活在最强大的极端环境中,而让它们逆境生存的原因之一就是—植物小RNA。小RNA是植物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参与者。这也给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方向,利用这一特性帮助皮肤适应环境以及自我修复,自我调节。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姜山山博士在“新一代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前沿研究”的演讲中,介绍了伽蓝和亚什兰联合研发的关于植物小RNA家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辉文开课,360°解析天然产物
来自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辉文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升平先生带来了关于化妆品天然产物化学的系统详实的报告和讲解,整整70多页PPT,包括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功效性质,研究实例,生物合成四个部分。海洋生物提取物如何发挥其防晒功效?哪些提取物更适合头皮的抗炎抑制皮肤癌?哪些虎耳草素对黑色素的抑制效果远好于曲酸和熊果苷?现场听众纷纷拍照PPT学习,表示上了难得的一堂课。
Caresil无表面活性剂有机硅乳液技术
广州比欧贸易有限公司GC业务开发经理胡炜为大家带来了关于Caresil无表面活性剂有机硅乳液的技术干货。无表面活性剂乳液技术主要包括表面包覆技术CES和悬浮技术CSG。胡炜介绍了水包硅油“乳化体系”和界面凝聚等专利技术,以及产品详情,肤感描述,使用说明,冷配工艺等。
智造极客:
产业升级,别把新品上市卡在生产上
行业面临巨大的机会,同样面临更大的挑战,市场竞争已晋级全产业链综合实力PK,传统生产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研发快、制造领先才是新型企业的标配。
在伺服智能旋盖机领域具备国际领先技术的常州汇拓科技有限公司,一上来就紧盯旋盖最难的技术,从带吸管的连续高速旋盖机开始,用8年时间解决了几乎所有旋盖问题,成功替代进口设备。会议现场,极富极客精神的汇拓总经理胡家鑫为大家介绍了汇拓目前最受欢迎的一些灌装/旋盖/整线系统,并以多段视频在现场展示了以往的定制案例,国外合作成果,整套解决方案的定制过程。“从超级助手,到超级工作站,超级柔性线,再到个性定制化服务,我们通过创新助力智能制造的发展。”胡经理总结说。
安琪:最新酵母精华功能详解
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在高纯度酵母葡聚糖的基础上深加工而成,在不破坏它原来的螺旋结构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很好的解决了酵母葡聚糖不能溶于水的问题,进而扩大了酵母葡聚糖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化妆品领域。具有良好保持皮肤水份、修复肌肤、预防紫外线伤害的作用,能完全水溶,特别利于皮肤吸收。
在化妆品的应用中,市面上的燕麦葡聚糖、蘑菇葡聚糖、金针菇葡聚糖、云芝葡聚糖的主要功效是保湿,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其它的实际效果因其化学结果的差异则很难达到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钠的效果。
1. 保湿减少表活皮肤损伤
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羧甲基修饰后,引入了带电的亲水性基团,原有的致密结构趋于松散,且增加了亲水性强的羧甲基,因而保湿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验测定,在同样条件下与常用的保湿剂透明质酸的保湿率相当。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脱脂力极强的表面活性剂,当皮肤与其接触后,皮肤的保湿度会剧烈下降。使用含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的护肤品能有效阻止这种下降。测试结果表明:接触十二烷基硫酸钠后,经含有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样品涂抹过的皮肤 , 经表皮散失水分的量比没有处理过的皮肤要少得多。同时经表皮水分流失量的大小与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的浓度有密切关系。
2. 提高角质层更新速度
测定角质层中细胞再生速度可采用氯化丹酰法。先将氨基酸的荧光标识试剂氯化丹酰敷在皮肤上,染色整个角质层,然后测定荧光完全消失的时间。测试结果清楚地表明 , 角质层再生速率取决于配方中所含的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的浓度。例如使用含0.5%的乳液,角质层的再生速率 , 要比未经处理的皮肤高出35%。
3. 增强天然修复功能
有实验测定表明,以果酸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为参照,测试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抗过敏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24名受试者中能感觉到皮肤刺痛的人数和出现皮肤红斑的人数,果酸组均为为24人;而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果酸组有刺痛感的为4人、皮肤变红的为7人,较纯果酸组人数明显减少,显示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与皮肤亲和性良好,具有抗过敏刺激效果。
4. 抗氧化、修复晒后红斑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用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处理过的皮肤所含的角鲨烯过氧化物的量显著低于未处理过的皮肤的量。仅使用含0.04%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的水包油型乳化体就具有59%抑制角鲨烯过氧化物产生的功效,而含0.2%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乳化体则具有94%,几乎可完全抑制角鲨烯过氧化物产生的功效。这样有效的抗UVA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的能力只有在抗氧剂存在时才可能出现。例如含0.2%D-α-生育酚的制剂具有约90%抑制效果 , 而含相同浓度的醋酸维生素E只具有低于25%的抑制效果。因此可以确定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能非常有效地预防皮肤内的脂质氧化,事实上对 UVA所引起的氧化效应,酵母羧甲基β-葡聚糖还能提供抗氧剂不能提供的好处。
5. 减少皮肤过敏
酵母葡聚糖是一种有效的免疫系统调节剂,它能活化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能力,刺激宿主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从而减少肌肤过敏。朗格罕细胞在皮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巨噬细胞在皮肤上的代表。β-葡聚糖能使朗格罕细胞活化 , 诱发其局部或系统的免疫和修复功能。其机理是由于朗格罕细胞表面上存在专门响应β-葡聚糖的受体, 从而刺激朗格罕细胞和激活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