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构建安全世界,助力航空工业供应链 ——杭州德凯万泰认证有限公司航空产品经理、DEKRA亚太区航空能力中心经理李祥先生专访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18-11-14 950
主编推荐
成立于1925年的德国DERKA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公司是全球领先、欧洲本土第一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是汽车行业全球最大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DERKA是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的简称。

成立于1925年的德国DERKA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公司是全球领先、欧洲本土第一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是汽车行业全球最大的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DERKA是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的简称。

该公司在中国区的总部位于上海,涵盖了检验、测试、培训及认证等专业服务,而作为DERKA德凯集团的子公司,杭州德凯万泰认证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各类体系认证服务,其中就包括了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日,杭州德凯万泰认证有限公司航空产品经理、DEKRA亚太区航空能力中心经理李祥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为我们展示了DEKRA致力于服务中国航空业的努力和决心。

本刊: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贵公司为航空航天业提供的服务?

李祥:德国DEKRA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共有汽车服务事业部、工业服务事业部、人事服务事业部等三个事业部,涵盖12条业务线,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全年检验检测与认证的营业额超过24亿欧元。

长期以来,航空航天行业对供应商有着最为严苛的要求,所有级别的供应商都需要满足最高的产品和过程质量要求。AS/EN9100/9110/9120系列标准覆盖了航空航天工业的整个供应链,包括设计和制造设备的公司、供应配件或更换零件的公司、提供供应和维护或大修和维修服务的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DEKRA长期致力于航空质量管理体系AS/EN9100/9110/9120标准的审核,为航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认证服务,并广受好评。

本刊:DEKRA连续14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您认为帮助你们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李祥:DEKRA在2017年迎来了第14年的连续增长,合并营收增长8%,超过31亿欧元,员工数量超过44,000名。作为检测检验认证行业中最大的非上市机构,DEKRA与十年前相比,其收入和员工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DEKRA在2017年的全球投资总额超过1.5亿欧元,重点在亚洲及欧洲建立了互联互通国际测试网络,提高了DEKRA在物联网、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等重要领域的领导地位。

DEKRA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检测认证企业,2025年,DEKRA将迎来100周年诞辰。我们的宏愿是“DEKRA将成为安全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公司上下也以此为服务宗旨。其中“Safety(安全)”是带给各类客户的最高追求,这也是我们的业务能持续获得增长的催化剂。在华业务的快速增长也有力支撑了DEKRA全球的发展。

本刊:贵公司能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客户带来哪些助益?能否举例说明?

李祥: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我是航空产品经理,同时又是亚太区航空能力中心经理,曾经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作,参与了ARJ21、C919的研制工作以及空客A320、波音B737平尾转包项目,并曾荣立ARJ21-700项目个人三等功。自2010年成为审核员之后,我凭借专业的知识和工作态度获得了包括中航国际等著名企业的好评。目前我也是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及中国金属学会的会员,并有多篇文章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而团队的另一核心成员申先生拥有多年的航空经验,曾在西北航空等航线运营及MRO类企业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团队将以往的工作经验与9100系列标准相结合,使得认证企业收益匪浅。

例如,在过往的工作中,曾有一家企业对于标准不甚理解,通过数次的审核,目前该企业已经成为波音的二级供应商。企业负责人曾多次表示,虽然之前审核经常会出现很多不符合项,甚至出现过数次严重不符合项,但是在整改后,他们感到获益匪浅,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该公司在后续应对客户的审核中游刃有余,顺利成为中国商飞C919项目及波音项目的供应商。

本刊:您认为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为上下游的供应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贵公司将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李祥: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阵痛期,中国的航空工业现在正经历一个黄金期,ARJ21-700已经正式商业运营;去年5月C919也完成了首飞,进入了取证试飞的阶段;而双通道宽体客机CR929也正式进入了研发阶段。在2018年于广州举办的被誉为全球民航界“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第24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品牌总监Steven Small先生表示,未来5年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

这些对整个航空供应链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利好,当然,航空工业一直被誉为工业领域的皇冠,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无论在技术能力还是管理水平上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中美贸易的摩擦也会加剧这种风险。作为航空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企业,DEKRA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的Safety战略与航空业所追求的安全性高度契合;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空客、Fokker Elmo、HAECO、MTU等客户,在国内也获得了东安、鑫达等著名客户的认可,因此我们能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传递给中国航空工业供应链,帮助他们满足航空业的严苛要求,构建安全世界。

本刊:在航空运输量迅猛增长的今天,您认为大数据、物联网和预测分析等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对航空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李祥: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发展阶段,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可以想见,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带领他们进入创新和变革的新时代。

通过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带来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动连接、分布式计算和高级分析,信息技术和全球工业系统正在深入融合,给全球工业带来深刻变革,涵盖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方式等领域。这些创新给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带来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洞察力。

现代化工业制造生产线安装有数以千计的小型传感器,来探测温度、压力、热能、振动和噪声,并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诊断、用电量分析、能耗分析、质量事故分析等,这些都将使我们的飞机更舒适、更安全,当然,如何运用好这些技术也给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刊:在中欧航空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您看好哪些中欧航空业未来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李祥:展望未来,中欧航空市场势必会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尤其在目前中美、美欧均存在贸易摩擦的今天,我们看到这两年中欧关系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大大缩短了中欧之间的距离,并且中国制造2025也和德国工业4.0无缝对接。

在航空领域,空客已在天津设立了总装基地,我们所乘坐的A320就很有可能是天津总装的,空客飞机上很多零部件都是由中国企业制造,而CR929更是由中国与俄罗斯共同研发。

目前世界航空A(Airbus)B(Boeing)C(COMAC)的局面已经初现,中欧可以在航空技术、适航管理、空管保障能力提升、通航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017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率团访问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欧盟委员会。访问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期间,李健与欧盟移动总司司长Henrik Hololei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同意签署文书》,并见证双方主管部门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欧洲联盟关于航班若干方面的协定草案》(简称“平行协议”)、《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定》及其适航审定附件《中欧双边适航协议》。

这标志着中欧双方对文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各自启动内部法律程序。相信在未来可以看到中欧在航空领域的更多合作。

本刊:贵公司未来几年在中国有什么发展计划和目标?

李祥:DEKRA一直致力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出于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DEKRA更是将亚太区的总部设在了中国大陆。如上所述,DEKRA将于2025年迎来百岁生日,而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也将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DEKRA将继续扩大在华业务,尤其是在工业及航空领域,我们将引进新的人才来扩大航空专业技术团队的规模,同时与COMAC、AVIC、AECC等航企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继续坚持Safety理念,致力于在航空领域搭建中欧合作的桥梁。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