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粪菌移植:新一代菌群移植治疗术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18-11-02 909
医药制药机械环保与洁净技术实验室检测设备包装设备包装材料原料药给药系统辅料与剂型 技术前沿
谈到粪菌移植,一部分人抱着猎奇态度,而另一部分人则捏起了鼻子,边笑边说着:真恶心。但健康的粪菌,在医药行业的专家们看来就是却是终极益生菌。里面的细菌意味着生机和生命,可以让无数患者重返健康。

左边为熊德志总经理 右边为肖传兴博士

左边为熊德志总经理 右边为肖传兴博士

谈到粪菌移植,一部分人抱着猎奇态度,而另一部分人则捏起了鼻子,边笑边说着:真恶心。但健康的粪菌,在医药行业的专家们看来就是却是终极益生菌。里面的细菌意味着生机和生命,可以让无数患者重返健康。

粪菌移植的前世今生

人类利用人新鲜粪便或者发酵的粪水中的物质治病,至少有近2000年的历史,最早将粪便用于治疗的是中国,粪便入药从1000多年前的中药“黄龙汤”开始,1958年美国医生用粪水挽救感染垂死的患者,这是英文文献记载最早的案例。 [1-3]

1958年,一种名叫伪膜性肠炎的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达75%。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beneiseman,对4名患有严重伪膜性肠炎的患者,采用了抗生素、氢化可的松、益生菌等治疗手段,但病人仍腹泻严重,甚至出现休克。无奈之下,医生最终和患者及家属商议,用患者家属的大便制成粪水对患者进行灌肠。结果,其中3名患者在几天之内奇迹般地康复出院,另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则死于与肠道感染无关的其他疾病。 [1-3]

最近几年,艰难梭菌感染在美国发病率的迅猛上升,也是造成粪便移植在临床上这么火的重要原因。艰难梭菌感染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有关,并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艰难梭菌感染常常在医院内发生。有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每1000例住院病人里就会发生8.75例感染。上述的伪膜性肠炎就是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艰难梭菌感染病人还不是很多。 [1-3]

2011年,美国一个合作组将既往这些通俗、杂乱的医学名词统一为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翻译为粪菌移植或菌群移植。

2013年,美国将粪菌移植纳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治疗的指南,用于第三次复发的治疗。全世界已经有50项批准的临床试验在探索多种疾病的治疗。 [1]  [3]  [2]

澳大利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完成1万余例粪菌移植;美国在最近5年已经完成了大约2万多例粪菌移植救治。而我国总计不到5000人接受粪菌移植,如果只算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病感染,尚不足500例。此后近20年,由于无法从科学角度清楚地揭示它的治疗原理,这一疗法并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粪菌移植的作用机理

粪菌移植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利用粪便中有益菌种的生态占位,定植抗力,生物夺氧,免疫调节,降低肠腔 pH 值和细菌代谢产物的营养等。移植的粪便中最重要的是常年栖息于肠道内的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和肠道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与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 及来自胃、肠、胰和肝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和胆盐等)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粪便移植的意义就在于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结构。 [4]
 
比如治疗由难辨梭菌引起的复发痢疾,其原理是由于肠道菌群间存在生存上的竞争,优势菌群会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与繁殖,通过恢复肠道菌群结构而达到抑制难辨梭菌生长、繁殖的目的。并且粪便中含有的有益菌种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产生乳酸、醋酸、丁酸和丙酸等,使肠道内的pH 值降低,而肠道 pH 值降低不仅能够促进钙、镁、铁和铜等离子吸收,而且能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双歧杆菌属的一些种还可以通过封闭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来抑制病原体增殖,增强肠道的黏膜屏障作用和调节肠道通透性。另外,双歧杆菌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肽聚糖和磷壁酸,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激发腹腔巨噬细胞、NK 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的活性,从而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粪便移植后更多详细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4-5]

近年来,粪菌移植不断得到国内认可,又一次成为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新热点。多种文献数据上显示多种疾病从FMT治疗中获益,包括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癌症、肝硬化和肠脑相关疾病等,良好的FMT临床疗效为菌群-宿主间相互作用在多种疾病中的意义提供了关键证据。总结从古到今利用微生态治疗人类疾病的经验。实现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对于推动FMT标准化的发展及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菌群移植治疗

这一次,我们很高兴采访到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肖传兴博士和熊德志总经理来学习了解粪菌移植行业——国内新兴的医疗技术行业。

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年,是中国首家专注于人体(肠道)微生态,业务横跨医疗诊断、微生态治疗、医疗大数据挖掘的大型综合性生物医药类科技有限公司。为全球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严谨的人体菌群移植服务——即新一代菌群移植治疗。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集成生物信息学、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人体基因组、微生态基因组、代谢组、蛋白质组等信息构建了供受体配型平台,针对人类重大慢性病开发出有效的菌群移植治疗方案。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的研发技能助力精准医疗,实现肠道微生态靶点治疗的标准化、精准化,使公司成为全球微生态医疗的引领者和旗帜,为数据时代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在临床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公司一直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尤其是自主研发的智能菌群分离设备,使菌液分离更加快捷、高效,使菌液分离提取工作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菌群胶囊的成果研发,将极大促进菌群移植的临床使用,使菌群移植更加便捷、安全。已率先与全国众多知名三甲医院开展合作,力求高效连接,为患者的微生态诊疗提供快速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在和我们讲解到承葛生物产品应用范围过程中,肖博士提到:“菌群移植不仅针对炎症肠道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肝大三阳患者,还对糖尿病患者、自闭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均有良好疗效,甚至肿瘤放化疗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说到这里,肖博士声音提高了几分,“特别是肿瘤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用药的同时,如果和菌群移植联合治疗,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免疫系统是人体疾病防御系统,当中的「T-细胞」为一种活跃的免疫细胞,专门攻击及消灭异常细胞。免疫系统内的「免疫检查点」负责操控整个系统,其中一个被称为「PD-1」的免疫检查点是控制「T-细胞」运作的关键。聪明的癌细胞懂得干扰此机制,强行地接合「PD-1」,从而叫停「T-细胞」的攻击,并于人体内无限复制。单克隆抗体「PD-1」抑制剂有效地阻拦癌细胞的干扰,还原「T-细胞」的攻击力,对肿瘤进行攻击。

有文献记载,抗PD-1抑制剂结合肠道Akk菌,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升84%。

肖博士还提到糖尿病人做了菌群移植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显著的提高。

“现在国内推广菌群移植治疗,并实现标准化和精准化,是我们的重任。”熊总如是说,“在对菌群移植液和菌群胶囊产品不断研发的过程中,承葛生物已经在仪器和耗材方面打好了基础,面向市场推广的同时,还推出具有特色的服务:供受体配型服务。即供体和产品绑定到一起,供体受体一对一精准个性化配型服务。开拓精准的菌群移植医疗行业市场。”

承葛生物在吸收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目前做的最好的整套菌群移植治疗、管理体系的同时,肖博士道出承葛生物还提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华:

1、供体筛选:额外增加情商智商皮肤气质性格测试,并提供供体信息到数据库信息中;

2、增加胃镜肠镜检查。国外的胃镜肠镜检查费用很贵。国内行业使用这一成本相对较低;

3、供体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

4、对供体学习生活环境追踪,对供体的整体信息收集完整;

5、有自主研发仪器和耗材;

6、自主研发活菌胶囊;

7、供受体配型服务,精准移植。

熊总接着说到公司未来的走向,分两条腿走:

第一条:业务拓展方面在西南,华南,华东,华北,西北建立五大核心菌群库。辐射扩大到省级市级菌群库。

第二条,技术层面上,未来核心放到配方菌的研发。针对特定疾病的特征菌群配成特征菌胶囊。逐渐往医药研发方向走。

用微生物治病,在理念上的主要变化是将菌群作为一个有机整合的整体。菌群移植治疗理念改变了我们对与微生物相关疾病机制和治疗的认识。粗糙的粪菌移植终将过去,标准化菌群移植成为主流治疗方案的时代即将到来,并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益处。菌群移植的适应证将会覆盖CDI(难辨梭菌感染性腹泻)以外的更多疾病。在不久的将来,菌群移植的策略将引起更多生物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决策者的关注并让更多人获益。

参考文献:

1、“臭名远扬”的粪便移植医学 源于中药“黄龙汤” .

2、“臭名远扬”的医学.

3、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第688期

4、舒 龙 .胡 继.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畜牧食品局.四川 资阳 641300

5、以毒攻毒 “粪便移植”救活男童 .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