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MWCS & IAS 2018开启智造未来(I)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18-10-09 433
金属加工其他金属材料测量及控制系统模具及冲模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床 展会报道
作为引领全球制造业变革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直是海内外知名企业交流技术创新的首选平台。纵观MWCS、IAS 2018两大核心展区,不难发现,围绕“创新、智能、绿色”的主题,此次展会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诸多亮点。尤其在智能制造方面,更是显现出互联互通、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入融合的新趋势。

作为引领全球制造业变革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直是海内外知名企业交流技术创新的首选平台。纵观MWCS、IAS 2018两大核心展区,不难发现,围绕“创新、智能、绿色”的主题,此次展会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诸多亮点。尤其在智能制造方面,更是显现出互联互通、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入融合的新趋势。



在MWCS展区,各大展商不再囿于单一工序的自动化,而是纷纷聚焦于整个工艺链、全套加工系统的智能转型升级,对大数据的借力更加明显。秦川集团通过演示工艺规划、生产线布局仿真、数字化车间建设、QCMES系统、故障预警和远程诊断等综合手段,展示了其在数字化制造方面的最新成果。华工激光重点展出的MARVEL系列自动化工厂解决方案,将万瓦级切割平台和自动化料库理想融合,旨在实现整个钣金加工过程的全自动化,最关键的是,该系统可与其他设备系统联锁互动,预留有通讯接口,便于后续工厂MES系统联网管理。

而IAS展区作为上演智造大戏的主战场,更是百花齐放。西门子以“实现数字化企业——正当时!”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数字化双胞胎”所带来的优势以及基于云的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等成果。博世力士乐则突出了“未来所有生产设备可根据不同订单迅速移动,配置成不同生产线”的愿景,从单个电机或机床的传感器,到云端的信息管理系统,所有的元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共享相关的数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三菱电机的e-F@cto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连接一切为目标,强调了云、IT系统、网络、人与设备跨越彼此界限的互相连接。

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正更深入、更紧密,也让我们对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未来充满了希冀。

创鑫激光:为传统行业智能改造注入发展生命力



在此次MWCS展上,创鑫激光展出了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准连续光纤激光器等产品,据创鑫激光市场总监武华鹏介绍,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高、工艺稳定、输出功率高、光电转换率高等特点,可用于不锈钢、碳钢、铝、铜等金属材料的切割、焊接、钻孔,广泛应用于钣金切割、五金加工、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得益于创鑫激光推陈出新的中高功率产品如2000W-12000W 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及一向具有市场优势明显的小功率产品,创鑫激光上半年业绩如期完成,预计全年业绩将超10亿。

在武华鹏看来,光纤激光器有很多优势,现在用量最大的两个应用是打标和切割,前5-8 年打标的应用增长很快,而最近几年切割的应用大量增加,未来在不同阶段将继续催生出不同的应用。武华鹏认为:激光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加工工艺,而光纤激光器被认为是其中最符合工业加工特点的光源。中国也已经开发出先进的光纤激光器,并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介绍,目前全球接近一半的激光加工市场在中国,国产光纤激光器的成功研发已经催生了大量的中下游厂商。上中下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加上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把中国工业激光市场推向了新的高度。

现在很大一个趋势就是国产代替进口,这不等同于盲目支持国产。谈到中美贸易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武华鹏认为:对于已经掌握了核心科技的激光器企业,其实是有利的。激光技术将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

Website: www.maxphotonics.com

迅镭激光:志在投入智能化装备领域



迅镭激光在本届展会带来了公司几款高功率激光切割切管和焊接设备和自动化配套。集中体现了公司高功率和智能化装备的水平。激光设备是目前在金属金属加工加工方面最受欢迎的设备,应用领域也比较广泛,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加工制造业。

苏州迅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黄蛟先生重点介绍了他身后的设备——全自动激光切管机QL-FCT6020B。这台设备具备了多项公司全球首创的技术,包括:三卡盘、零尾料和多机并联。

迅镭激光近年来连续多年取得高速发展,是国内激光企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激光公司之一。截止到目前,2018年迅镭激光上半年同期增长速度已经达到80%,高功率激光设备销售数量和金额也是全国前三的水平。

迅镭激光一直在顺势发展,国家政策以及市场规律都是迅镭激光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我们公司目前面向全国主要加工制造业城市,退出了智能共享云工厂项目,获得全国多个省市政府的欢迎和参与,提供土地和厂房使用权支持项目的开展。现在,迅镭激光最新的生产研发基地已经投产,采用工业互联网管理系统,加大智能化工厂的投入将会大幅度提升未来激光装备的产量和品质,也将会使更多的制造企业获得收益。”黄先生补充道。

当谈及未来有望拉动机床行业的领域会,黄先生表示:“高功率和智能化是激光行业发展趋势,迅镭激光在智能化装备领域的投入,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

Website: www.quickestlaser.com

埃威迪:重新定义自动化折弯机



本次展会,埃威迪展出了最新的自动化折弯机以及新一代高功率光纤切割机等多款产品。据公司销售经理李朝富介绍,“模具装配是最约束折弯效率的瓶颈所在,降低折弯机的装配时间是一个普遍的挑战。埃威迪新的自动化折弯机采用toolcell极大的降低了非生产时间,很好的提升了生产能力。且不受材质和厚度的限制,让精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机器内部配备了整套的模具库,当操作人员为下一个任务作准备时,机床会自动卸载前次任务的模具装配,并精确下载接下来任务所需使用的模具。另一款电动折弯机,有3个不同的型号可供选择,折弯能力从12吨到40吨,折弯能力从835至1530mm。” 除此之外,李经理还介绍了另一款首发机型-10kW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可用于超高速切割。据李经理表示,“该切割机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配备全自动上下料,上料和下料同时进行,整个上下料系统周期保持在40秒内,实现了高速的自动化。同时板材加工厚度达到了20mm。”

谈及市场发展趋势时,李经理表示,“从展会现场可以看出,自动化时一个趋势。我们将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自动化解决方案,比如之前提到的自动化模折弯机,可以和机器人相搭配,实现换模折弯的无缝连接,无需人工干预。”  李经理指出,市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本土化,国内企业正在崛起。“埃威迪此次展出的10kw 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就是100%在国内进行组装完成的,之前都是依赖进口。”

中美贸易战目前愈演愈烈,李经理也就此谈及了他的想法,“我们的业务范围涵盖全球,部分产品出口美国,这些产品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公司目前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国内,影响可控。”

除了参加本次工博会,埃威迪还将参加11月份举办的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将展示一些原装进口的高端机器。李经理指出,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扩大使用群体,公司还会不定时举办工厂open-house活动,让更多的人更好的了解埃威迪。

今年恰逢工博会举办20周年,李经理表示,“我们已多次参与工博会,每次都力求完美,以最好的姿态展现在客户面前。我们始终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力求帮助客户用最小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回报。”

Website: www.lvdgroup.com

邦德激光:多方位激光智能应用方案提供商



本次展会,邦德激光展出了旗下多款新型产品,包括S系列重型高功率激光切割机、F系列板材专用激光切割机、T系列管材专用激光切割机出展。邦德激光营销总监张文珂表示,“激光切割以其切割速度快、切割精度高、切割质量好、切缝窄、热影响区小、切面光滑平整等特点正获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家电厨具、钣金加工、机械制造、电梯制造等行业。”

张文珂总监表示,“在激光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邦德激光上半年业绩依然持续稳步增长,市场状况优良。年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质量年’计划,将定期对用户进行回访,解决客户实际问题,夯实市场基础。”张总监对此次工博会的主题十分认可,他说,“创新、智能、绿色”在较长时间内都会是行业主题,该主题精准地概括了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业所需具备的基本精神。同时,“创新、智能、绿色”也正是邦德激光所追求的。一直以来,邦德激光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连续自主研发开创出铸铁床身、自动更换喷嘴功能、亮切模块、闪电穿孔、BodorGenius自动调焦激光头等新技术,在刷新激光应用技术的同时,打破了中国智能制造业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国外的困局,使中国的激光切割真正进入智能时代。张总监举例道,邦德最新研发的自动更换喷嘴,具有丰富准确的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材质及厚度的板材实现喷嘴的自动更换,自动标定及清洗,极大的降低了人工重复劳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邦德激光同时也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理念。据张总监说,“其S系列全包围激光切割机为例,配备全包围激光防护玻璃和烟尘自动收集系统,产品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绿色科技理念。”

谈及行业发展趋势,张总监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智能装备的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的商业模式,这是时代前进的必然。邦德已研制BODOR CLOUD系统,从前端和后端两个维度来时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践行让中国智造。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图打破国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今年恰逢工博会举办20周年,张总监对工博会的成果很满意。其表示,“工博会作为世界顶尖工业水平的专业盛会,仅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绝佳的交流机会。我们期待借助这个平台,向观众展示了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同时通过与众多国内外参展商的交流,了解最新技术潮流和行业趋势。”

Website: www.bodor.com

伦茨: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本地化服务



2018工博会IAS展上,Lenze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推出了全新智能伺服驱动产品i950,该产品不仅延续了伦茨智能化伺服系统的传统优势,更进一步完善了伦茨自动化系统平台。i950可以很方便地集成在伦茨自动化系统中,它们使用了相同的软件平台和技术,所以可以完全兼容。突破了之前基于驱动的自动化和基于控制器的自动化之间的界限。

伦茨全球产品经理Daniel Lindemann先生表示:“i950的发布,作为Lenze自动化系统驱动部分的最后一块拼图,突破了原有的基于驱动的自动化和基于控制器的自动化之间的界限,统一的平台也为未来产品更迭及演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未来发展,伦茨希望能将所有的产品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中,FAST技术将代表这个平台中的软件技术核心。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运动控制产品经理杨本玉先生表示:“伦茨可以通过简便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硬件方面,伦茨可以提供从减速机到HMI等一系列的产品组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软件方面,伦茨提供强大的模块化FAST技术,将伦茨超过70年的在运动控制经验通过技术模块等方式传递给客户,客户也可以使用FAST模板来组织设备程序结构。通过简单设置参数的方式来代替复杂编程,从编程到维护可以节省80%的时间。”

得益于领先的技术、本地化服务能力,伦茨增长势头强劲,上财年超过20%。谈及最近的中美贸易战影响,杨经理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对本行业造成很明显、很直接的冲击,但如果持续、甚至升级,势必会造成重大伤害。关于如何应对,Daniel Lindemann先生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建立本地化的产能、服务当地市场,以减少进出口关税成本;二是伦茨作为欧洲和全球合作伙伴,能够为客户在新兴市场的拓展提供知识与支持;三是需要各方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公平、透明、协作。

Website: www.lenze.com

马头动力工具:用有价值的工具为制造业注入活力



本次IAS 展期间,马头动力工具推出了Desoutter 4.0项目中全新的“CONNECT智能拧紧中枢”创新产品。

马头动力工具中国客户中心市场经理洪江伟先生介绍说,它可管理与装配线相关的所有项目、活动或信息。20把工具的防错附件与数据完整可追溯性管理,为客户提供了在任何情况下控制管理装配线的高度互连的解决方案。整个结构小巧紧凑,部署灵活简便,实现了将生产“搬”工厂任何角落甚至是办公室。

另外,马头动力工具还带来了基于工业4.0的过程控制需求视觉空间定位系统。相较于其它类似产品,视觉空间定位能实现多平面多维度的顺序装配要求,确保零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均匀可靠,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工业、通用工业、数字化数字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行业每一颗螺丝按照要求的拧紧顺序拧紧提供了保障。

洪先生认为,未来电动汽车锂电池装配安全需要着重关注,越来越多的自动拧紧设备投入到产线中,小而精将是未来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包括视觉定位、虚拟控制、增强现实(AR),人机协作、过程引导、大数据解析在内的先进技术将改变制造业游戏规则。

洪先生说,本次是马头动力工具第二次亮相工博会工业自动化展。IAS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高度国际化盛会之一,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信息与技术交流共享平台。马头动力工具希望借次机会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展现自身产品与技术应用优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最终客户的需求,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实质性依据。

汽车行业目前是马头动力工具在中国最主要的应用市场,公司还将利用在欧美市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扩展到航空航天、一般工业、白色家电等更多领域。

Website: www.desouttertools.com

易福门:为客户迈向工业4.0赋能



本次展会,易福门将围绕数字化工厂这一主题,充分展现公司模拟数字化工厂、智能化流体设备、IO-Link tank、物流样线及一系列智能传感器产品。通过IO-Link可释放传感器的所有潜能,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见性维护,实现工厂生产时间的最大化。易福门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控制系统为客户优化和建立可靠的工艺流程,产品遍布各个自动化行业,例如: 港口机械、食品饮料行业、汽车工业、机床工业、物流运输及移动车辆和工程机械等。

公司产品专员徐晟尧先生介绍,来到易福门展台的观众将有机会通过公司专门设计的VR(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在手机平台上360°无死角地感受体验虚拟数字化工厂,以及智能化工厂各个单元、设备在系统中的状态、工况等。

公司还重点展示了应用包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前端,包括实时监测流体液位、流量、速度、温度、泵的运行情况等各种参数的传感器和安全控制装置,后端则可以连接到各种应用软件、设备,并可将实时数据传送到云端,实现远程控制、分析、优化等一系列智能化运作。

据徐先生介绍,2018年上半年,易福门业绩保持稳步上升状态。意大利IVECO公司、法国SFH等公司已相继使用公司的产品打造出智慧化工厂。接下来,易福门将会着重推广涵盖泵、风机、空压机及储罐等行业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工厂的实现方案。“易福门在积极拓展优化产品的基础上,深化应用领域,通过IO-Link传感器、Smartobserver等一系列配套产品,在对的时间,将对的信息传输给对的接收人,不断提升智能化技术,以应对工业4.0的大势所趋。”徐先生说道。

“创新、智能、绿色”一直是工博会的主题,易福门也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开展自己的活动。“我们认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是在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荣幸易福门在这些方面也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努力。公司在多年前就已布局IO-Link技术,凭借这一技术,我们可以解决之前传感器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断层问题,实现现场整体数字化。”徐先生解释道。

“如今公司在现场传感器检测软件、云端设备等,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如在之前提到的意大利IVECO,以及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均已成功应用我们的产品。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IO-Link技术和Smartobserver软件等帮助更多的工厂实现数据的提取、状态监控等目的,从而提高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并提供质量保证,逐步迈向工业4.0。”徐先生在采访最后进一步强调。

Website: www.ifm.cn

皮尔磁:安全自动化领导者



今年皮尔磁进一步扩大了参展面积,整个展台除产品展示区外,还设有“极速挑战”、“中秋献礼”和“随心而动”三个全新的互动体验区。

皮尔磁高级技术经理许玮介绍说:“皮尔磁即将上市的PSENmat智能安全地毯也首次亮相工博会,它符合EN ISO 13856-1关于压敏防护设备的要求,除了具有安全地毯的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位置检测功能。当人员踏上PSENmat智能安全地毯时,传感器会可靠地检测其位置并将位置数据转发给安全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控制器会使设备或机器降低速度或停止运行,能够为危险点和危险区域提供有效防护。”

“此外,Smart Factory 工业4.0智能工厂单元也在工博会完成它的首秀。它融合了工业4.0的理念,涵盖了模块化、RFID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皮尔磁的Smart Factory包含了仓储、激光印刻以及机器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皆可单独运行也可以不同组合的方式运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机协作和协作机器人需要考虑的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对此,皮尔磁推出了一系列业界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一是面向标准人机协作的皮尔磁的碰撞测量系统PROBms,主要用在验证人机协作时,并用于记录会导致发生潜在碰撞的力和压强;其二是安全激光扫描仪PSENscan和压敏安全地毯PSENmat;其三是3D安全照相系统SafetyEYE,可以安全监控人与机器共享的无防护工作区域;其四是适合机器人应用的传感器与控制技术。” 许经理说。

针对当下关于“工业4.0”概念的激烈讨论,许经理也分享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工业4.0(Industry 4.0)智能制造这个概念是由德国最先提出的,Industry 4.0不只是一个未来的愿景。智能网络是工业的重要契机,弹性化生产能协助客户充分运用工厂,在大量生产的基础上,制作定制化产品,藉以提升工厂的生产力。皮尔磁设法解决了模块化的问题。透过整合,建构能以机器组件为单元来达成厂房的模块化,可横跨多种模块标准及兼具重复使用功能,例如:可分配控制功能的皮尔磁自动化系统PSS4000即为其最佳基础,可在智能工厂中落实这种自动化概念。模块化生产线展示了分布式自动化系统如何搭配致动器和传感器以彼此沟通的运作方式,Industry 4.0相容的自动化系统PSS4000,能协调从工程设计到可视化所有安全、自动化与网络链接组件工序。”

对于IAS自动化展,许经理也有很深的感情:“自动化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窗口,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展品开始融入‘工业4.0’的概念,看到了全球的工业自动化水平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

Website: www.pilz.com.cn

博恩斯坦:在工业4.0中发现了自身巨大的潜力



博恩斯坦公司是世界领先工业安全技术产品提供商之一,此次携重新定义的检测与防护两大业务单元参展,包括全系列安全开关、传感器、机箱、悬臂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产品,以展现产品博恩斯坦在安全技术和机箱技术方面的竞争力。

伯恩斯坦全国销售经理崔东青先生介绍了此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基于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安全传感器SR:它可达到PLe和SIL3安全等级,设计紧凑。除安全功能外,SRF还有很多独特的创新之处:创新的链式诊断系统(DCD);通过NFC连接读取诊断信息;支持I/O Link数据传输;经过TÜV安全认证的容错输出功能;可串联多至32个传感器而不降低安全等级;通过四芯线缆即可实现所有数据的传输,包括独特的诊断信息向控制器传输功能,方便进行预防性维护;先进的故障识别功能,可以防止代价高昂的停机,保障机器和工厂更加高效地运转。

崔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多元、发展空间很大的市场,而伯恩斯坦自身在这些市场的潜力巨大。“我们现在在不断加大伯恩斯坦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力度,加强本地研发能力,扩大研发范围,以应对更多的客户定制需求。”崔先生补充道,“工业4.0从德国企业界开始,走到政府战略层面,由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各种可能性出现,背后都是持续的创新和突破。”

他认为,未来,伯恩斯坦将继续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引领应用,给客户提供各种基于工业4.0的可能性安全策略。

“IAS是伯恩斯坦最重要的展会之一。无论是从规模、展商、观众还是展示的技术来看。我们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沟通和互动的行业平台。除IAS外,公司也特别关注3C以及汽车制造相关的行业展会。”崔先生补充道。

Website:www.bernstein.safesolutions.cn

迈信电气: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打造畅销品牌



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业自动化展上,迈信电气与PI-China联合发布国内首台通过PROFINET Interface和PROFIdrive Layer测试认证的总线伺服驱动器——EP3E-PN。PI-China主席欧阳劲松先生、迈信电气董事长许强博士、PROFINET中国区负责人许斌先生出席了产品发布会并发表致辞。

EP3E-PN具备PROFINET接口,支持RT和IRT通信;应用层符合驱动协议框架PROFIdrive 行规,已经支持AC3、AC4应用类,支持同步模式的操作;适配多种位置反馈单元,功率范围涵盖0.1kW~15kW。EP3E-PN采用了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和算法,具备优良的系统精度和响应;在线FFT和自动滤波器设计,抑制10-2000Hz范围内的各类振动;丰富的在线诊断、自调节、自适应功能,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和易用性。

此外,本次展会迈信电气还全新推出了另一款代表力作:稳定可靠、高性价比的六轴多合一伺服驱动器EPR6。该产品集迈信历年技术能力之大成:单轴最大功率2.5kW,6轴总功率7.5kW;应用范围广泛,适合20kg及以下6关节机器人应用;多轴一体化结构,适用多种机器人形态;支持EtherCAT总线、POWERLINK总线;支持多种绝对值编码器,最高分辨率可达到23bit;电机编码器信号通过外置解码板进行解码,接线简单,传输可靠;算法优化升级,解决多种谐振问题;并且主控采用单芯片解决方案,可实现6个轴的严格同步运行。

许强董事长表示:“迈信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和定制化能力,能够迅速推出高性价比的新产品,且能够在全国各地24小时响应客户,诊断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客户认可的畅销品牌。”

目前,迈信的应用行业布局包括数控机床、包装、激光、木工及雕刻、纺机、自动化,还在密切关注新兴的3C加工、新能源和机器人行业,且力图提供行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Website: www.maxsine.com

万可:积极开发能切实帮助客户实现工业4.0和智能制造应用的产品及技术



本次展会,万可带来了最新型带有操作杆的TOPJOB® S ,万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销售及市场总经理刘楠先生说:“TOPJOB® S是一款突破性的产品,无需接线即可直接完成导线连接,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接线端子操作体验,解放了劳动生产力,而且非常直观地可以看出接线的状态。”

另外,万可还展出了物流分拣自动化应用模型、电梯应用模型、智能照明管理方案以及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提供的诸多应用,包括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充电站通信管理中的应用。

刘总说,万可致力于成为工业4.0实践的参与者和创新价值的传道人。一方面,将连接技术从传统的电气连接向数据互联快速拓展,确保现场设备和企业信息层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针对海量数据,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以数据指导企业生产与管理,并专门打造了Smart Infra架构平台。刘总介绍,这是公司在工业互联领域的小实践,希望一次推动互联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我们认为,以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是当前制造业企业实践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和优化流程的关键。”

在谈及公司的业绩时,刘总说:“2018年上半年,万可中国有很多分公司及办事处提前完成了销售目标。今年工博会上在中国首秀的几款新品将会成为10月份后的市场推广重点。虽然与以前相比,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产业在升级。万可也为2019年制定了更为进取的目标。”

万可基本每年都会参加工博会的工业自动化展,刘总认为,工博会是中外工业领域一个重要的窗口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本次展会万可也派出了历年最大阵容,展台面积也超越以往,期待籍此机会将万可2018年最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及应用介绍给更多的观众。

Website: www.wago.com.cn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