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通常是茶叶刚长出两片芽尖,而叶子并没有完全展开。春茶分早春茶、中春茶和晚春茶。茶芽经过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尤其是头春茶,蕴含了整个春天的精华部分。
春茶有哪些?早春茶、中春茶和晚春茶
早春茶:早春茶指从立春到清明节前十天以前。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中品质最佳的,因而价格也相对名贵一些。
中春茶:中春茶指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所产的茶。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气温不断上升,有利茶叶生成。因而昆时茶叶产量大增,品质也非常好!
晚春茶:晚春茶指的是清明节十天后到谷雨节前。清明后,气温上升更猛,更利天茶叶生长。相比早春茶和中春茶,晚春茶采摘的茶叶芽要大一些,大部分茶叶都已展开叶片。此时茶叶品质佳、营养价值也高,冲泡多次,茶汤依旧碧绿。
春茶有西湖龙井、泉城红、泉城绿、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大部分的茶叶都是以春茶为主。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
春茶三前:社前、明前、雨前
茶家历来都有共同的品茶诀:茶贵新。因此,在茶叶商店里或在藏茶的茶罐上,常常可以见到“三前摘翠”的题词“三前”就是指社前、明前、雨前。标榜“三前”,意指这茶叶采摘适时,不误佳期,是上品新茶。
社前:是指春社前,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中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
明前:是清明节前一天,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为独芽,颗粒饱满、均匀、圆润,泡茶水后喝起来没有苦涩味,应该是很清新的感觉,汤色明亮,不暗淡。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因气候因素,低温、雨量少,“雨前茶”的特色为叶身薄而短、香气扬、味微苦,性强质重。
春茶不是越早越好
首先,每年的名优茶的采摘时间并不一样。以绿茶为例,2月底,广西、重庆永川、浙江乌牛早就已开始采摘当年第一批春茶,到了3月中旬,四川蒙顶山的蒙顶黄芽和贵州的都匀毛尖也已开始了采摘。3月下旬,陕南的紫阳富硒茶、汉中仙毫、浙江的龙井、安吉白茶也悉数开始了采摘。而到了4月初,就是苏州的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峰、江西的狗牯脑、湖南的古丈毛尖、湖北的恩施玉露等名优绿茶的采摘日子。等到了4月中旬,则是纬度较高的山东崂山绿茶和秦岭深山茶园开始了采摘。
其次,不同品种的茶树生长发育和春茶开采期时间的先后大有不同。按照茶树品种,有特早生种、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之分。
特早生种:越冬芽生长发育和春茶开采特早的品种。在江、浙茶区将一芽三叶展需有效积温低于60℃的品种称为特早生种。许多绿茶产区都有特早生品种,比如乌牛早品种。但是严格按照国标(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来说,乌牛早不是制作龙井茶的茶树品种,所以采用乌牛早品种制成的茶叶并不能被等同于龙井,只能是扁形绿茶。而每逢少量新茶上市之时,就是假茶纷至沓来之日,用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的事件早就屡禁不止。
早生种:越冬芽生长发育和春茶开采早的品种。在江、浙茶区把一芽三叶展需有效积温60~90℃的品种称为早生种,如制作碧螺春的碧螺春群体种茶树品种,就是早生种;适制龙井的中茶108号、龙井长叶等品种也是早生种。
中生种:越冬芽生长发育和春茶开采期介于早生种和晚生种之间的品种。江、浙茶区把一芽三叶展需要有效积温为90~120℃的品种称为中生种,如浙江的龙井群体种就属于中生种茶树品种。另外,适合制作恩施玉露的恩施大叶茶,适制黄山毛峰的黄山种,适制太平猴魁的柿大茶也皆是中生种。
晚生种:越冬芽生长发育和春茶开采期均迟的品种。江、浙茶区把一芽三叶展需要有效积温大于120℃的品种称晚生种,如在江浙区也有引种的政和大白茶和福建水仙等。
春茶属于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而且选购春茶时不要买太潮的,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容易发霉。
不可错过的七大种类春茶
◆ 西湖龙井
产地:杭州西湖;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香气:鲜纯的嫩香,清醇持久
西湖龙井,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绿茶皇后”,也被誉为“国茶”。乾隆御封十八棵龙井茶树的传说更为这款名茶增添了传奇色彩。
品质特点:最简单的可分为明前首批、明前、雨前、雨后。初春三月到清明前是明前首批茶,称得上珍品中的珍品。茶树芽叶头次萌发后,最早采摘制作而成的首批西湖龙井(明前头采)。茶叶色泽嫩绿,略带糙米黄;清香持久,嫩香明显;滋味鲜爽。因茶树需在冬季修养,所以初春头批新茶是聚集了一冬的精华,极为珍贵。
冲泡品汤:待茶芽完全浸润后,再次向杯中注入温开水至容器的70%,便可品鉴极品好茶。品汤时,茶汤透明有亮度,滋味鲜爽,满口嫩香,且第一口就有回甘。第一泡品饮完后,以后每次冲泡时间延长15秒,可冲泡三次左右,口感浓淡可依个人喜好调整茶水比例或冲泡时间。
◆ 洞庭山碧螺春
产地:苏州太湖洞庭山;汤色:碧绿清澈;香气:回味绵长,沁人心脾
碧螺春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有着1000多年历史,向来被名人志士、文人骚客所垂青。龚自珍生前曾多次到东山会友品茶。倘若清明时节来到洞庭山,一定要品品最为珍贵的碧螺春“明前茶”。
品质特点: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显露。
冲泡品汤:通常采用“上投法”,先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然后投入茶叶,只见白色茸毛上下漂浮,犹如“雪花飞舞”。展开的碧绿色芽叶,随开水上下翻滚,仿佛天上的“翠云浮动”。经过三四分钟后,芽叶交相辉映,像“春染海底”。
◆ 明前雀舌
产地:四川成都蒲江;汤色:明亮清澈;香气:清香扑鼻
品质特点:产自四川800米高山茶园,明前鲜嫩全芽茶坯。形似雀儿的舌头,因此而得名。
冲泡品汤:采用“下投法”,先投入茶叶,再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
◆ 信阳毛尖
产地:河南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灵山寺);汤色:新鲜淡绿;香气:浓爽而鲜活。
品质特点:信阳毛尖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油润;滋味醇厚甘爽,饮后回甘生津,冲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长久的栗香。
冲泡品汤:通常采用“上投法”,先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然后投入茶叶。
◆ 径山茶
产地:浙江余杭;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
要说余杭最出名的土特产,非径山茶莫属。相传唐时径山茶种植、采制已具一定规模,后经日本僧人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径山茶是浙江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茶之一。
品质特点: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内质有独特的嫩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匀成朵。
冲泡品汤:通常采用“上投法”,先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然后投入茶叶。
◆ 顾渚紫笋
产地:浙江长兴;汤色:茶汤碧绿;香气:兰花香
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顾渚紫笋茶,据说是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此茶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极品”——“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可见其品质出众。自唐代起,更被选为贡茶,可见其珍贵。
品质特点:紫笋茶取之明前第一采壮芽,采时对时间、天气、手法及制作要求精、确、细、特。因经一个春天的积蓄,内含物极其丰富。紫笋茶有着优质的内质和独特的香味,芽色带紫,芽形如笋。
冲泡品汤:采用“下投法”,先投入茶叶,再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
◆ 黄金一号
产地:湘西保靖;汤色:明亮翠绿;香气:馥郁醇爽
品质特点:具有高氨基酸、高水浸出物的“双高”的特点,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7.47%,是同期其他绿茶的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同样达到20%以上,水浸出物含量更是接近50%,达到了鲜味、茶味的黄金配比。
冲泡品汤:采用“中投法”,先注入1/3杯水,投入茶叶后,再将水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