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WFL公司已为迎接工业4.0做好了准备,并且拥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按照用户要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本刊记者采访该公司销售经理Martin Kaukal先生时,他详细介绍了Millturn系列车削机床的许多细节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改造以及极具潜力的“工业4.0”。
目前机床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乐观的,但行业内部的发展不均匀、有着明显的差别。Kaukal先生,目前WFL公司大、中型零件高科技加工现状如何?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WFL公司合同收入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好成绩,对此我们非常满意,展望未来也非常乐观,因为WFL公司客户群的发展比较均衡。除了通用机床、工具机床、塑料工业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是Milturn系列车削机床最适用的加工领域之外,我们的产品在大型机床设备制造领域中也有着理想的增长趋势。因此我们设计、生产制造了最新的旗舰产品M 200 Milturn型车床,该产品主要是针对起伏波动较大的市场而研发的,例如石油、造船和发电行业。因为这些领域的宏观经济条件(例如油价和汇率)有所改善,从目前的“黄灯”变成了”绿灯”。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前期的技术保障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模块化技术、性能扩展的自动化以及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在未来和用户一起快速的开始机床设备的具体设计。
贵公司研发生产的旗舰产品 M 200 Milturn车床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
例如航空航天工业领域中大直径零件的车削、铣削、钻孔和内孔加工——具体地讲,适合于飞机起落架的加工,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大型零件和石油工业领域中的大尺寸阀门加工等。另外,我们还认为在船舶曲轴以及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轴的生产加工中也是非常适用的。
新的M30 Milturn车床:小型动力装置,具有20kW的铣削功率和经过验证的小型零件加工的车铣加工技术,不同机床部件的许多细节都进行了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机床设备的可靠性。
然而它们在市场中的战略定位是不同的:去年的EMO汉诺威展会为M30 Milturn机床打开了标准型机床的大门。这是否意味着贵公司原来“个性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市场定位有所变化?
不是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帮助客户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表明我们有着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客户对我们具有竞争力的中型复杂零件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这一解决方案不是针对特殊问题而设计的,相反是针对高质量、高稳定性、高精度和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可靠完成生产加工任务而设计的解决方案。从外表看,我们的机床设备好像是一个入门级的初级产品。但其不变的机械加工质量很快就让客户知道它远远超过了大众市场的产品质量。由于设备制造的成本费用与生产的产品数量、设备的配置模块是有关的,因此对于有较高质量意识、预算资金有限的客户来讲,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另一个降低使用WFL公司“机床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就是使用二手设备,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二手设备和用户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是我们经营战略中的两个重要支柱。不久前我们刚刚接到一份大订单:对一台使用8年的旧设备进行升级和技术改造,配齐所有的功能零部件。而二手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对新设备业务有帮助的,因为它是最经济的“入门级”车铣加工设备。这也就意味着:客户能够从二手设备的使用中积累经验,然后到我们这里购买新设备。
2018年贵公司在机床产品方面有什么新打算?
对许多细节进行优化。首先是提高小型机床设备的功率、性能。例如在M35和M40 Milturn型机床中增加创新型的主轴箱;从规格型号M40 G Milturn起,则在机床尾座中增加配置尾座主轴,也就是俗称的副主轴。此外,还增加具有更高铣削功率的铣削单元以及可选购置的、适用于HSK-A100或者Capto C8等小型机床使用的、更加稳定的大型刀具系统。另外,在这些系列的设备中还会有加工更细、更长轴类零件的变型产品。在M200 Milturn中还增加了创新性液压跟刀架:它有着较大的调节范围,可以在重型涡轮轴的加工中使用。我们在当前的旗舰产品中也逐步增加能够加工更长零件、有着主轴箱变型和尾座变型的产品,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贵公司打算如何利用市场中最近出现的集成激光单元来实现增材制造技术?
原则上讲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但按照人们今天的认识水平来讲它似乎“有悖常理”。因为人们通常是利用激光进行表面处理、堆焊或者淬火,几乎都是“去除金属材料”的加工任务。从中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激光技术仍然只是一个小众产品。尽管如此,我们计划降低原来使用的激光器功率,以便用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来增加销量。
除了市场利益驱动的产品之外,今天的机床设备生产厂不得不为围绕数字化技术开发新产品。WFL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战略措施?
在我们的市场领域中如何经济的解决特殊加工问题是首要任务。在与客户商谈的问题中,95%都是项目实施阶段中的技术问题。因此,我们将来要继续巩固和增强这方面的主导地位。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我们的客户对与工业4.0相关问题很感兴趣,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常常是不准确的。在我们的战略中,自动化技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以具体的网络化监控和更好的传感器技术来“监视”零部件的磨损情况,例如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目标的机床主轴磨损监控。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口号是“为工业4.0做好准备”。我们的机床能够通过以太网传输数控程序、技术参数、检测报告、刀具参数、机床设备参数和工艺过程参数——为网络化集成生产做好了最佳准备工作。我们将通过标准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和标准化的接口技术来解决过程监控、碰撞监控、模拟、视频监控和远程监视等问题。通过我们提供的机床设备和生产过程集成,用户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我们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有关专用的智能手机App软件、带有传感器的工艺装备和优化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等技术支持。最后,只有少数客户提出了生产过程优化的需求;因为这里涉及到很多敏感性的高科技应用。原则上讲,我们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可以说自动化是客户最关心的话题,但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能否经济地实现自动化呢?
事实上,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基于高度集成化、高科技基础之上的、能够完成复杂内腔加工的自动化加工系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人们转变思维。对我们和用户来讲,灵活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性指标。由于在三班制生产中缺少技术水平高的技术骨干、又很着很高的成本压力、因此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越来越多的全天运行,越来越多的客户采用了“双轨制”生产——强化了有技术骨干上班时的白班监控、监督,在没有技术骨干的夜班和周末则采用自动化加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这些解决方案之中,并不断的丰富这些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以便能够为用户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与未来的合作伙伴同心协力一起合作。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企业,您如何与技术水平低的国家打交道?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客户应如何控制复杂高端机床设备的使用范围?
过去几年来,我们在世界各地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提供随机软件解决方案:在过程技术和加工工艺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应用工程师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它保证了我们研发生产的机床设备操作、控制与资质无关,有着直观的、实用的操作控制性能。其基础是参数编程,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并通过出色的人机界面指导用户如何操作机床设备。
Haukel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