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很多餐厅都会开辟庭园以作绿化点缀,毕竟城市人都会喜欢闲暇时去亲近大自然,放下日常的都市节奏。不过就算如何精心装潢,其实都难以造出真正置山林的感觉,除非真的“身在此山中”吧!在交通不便的大前提下仍有这份经营勇气的,就是在台湾阳明山的好样秘境(VVG Hideaway):一间位处峰回路转格局下的森林餐厅。
客人长途跋涉过来,尤其是女性客人,目的都是为了亲身体现一种传说:密林中的白色梦幻玻璃屋。然而在稍远的停车处开始步去,餐厅的大门口却是另一种风情──像旧庭园多于一切,而且杂草颇多,水池也好像渺无生气,优点似乎只是没有蚊子叮人而已。谁知上完阶梯后,餐厅本体却叫人惊喜:白色大玻璃屋展现眼前,与山丘上的绿色植物形成鲜明对比。看来设计者是有心营造大门口与用餐区的巨大反差视觉效果。
问过侍应生,得知餐厅共有80多个座位,分为户外区的30个和室内区的50多个。笔者先去户外区看看,也是纯白色的木桌椅和绿景互相映照,纵然有在森林中野餐的情调,不过在大冬季及大雨天时应该不便使用。反而是最后方的长木椅与斑驳的围墙结合出怀古风味。那当然是客人拍照留念的地方而不是用餐区了。
至于说到室内用餐区,当然会是餐厅的装潢“主菜”了。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其白色系的温室格局陈设:天花板都是用透光玻璃砌成,天气好时固然有春光明媚的感受,就算有雾笼罩也有梦幻感觉,到下雨天时又有彷如隔世的变化;这都是源于外头是真正的大自然。所以整间餐厅以进门可见的沙发座最受欢迎,正前方对着大片的绿意盎然,最具瞄头。而在空间分配方面,餐厅以白色透光布帘当作隔间,不时有随风舞动的效果,是甚具意境的分区心思。
餐厅较内里有不同类型的桌形,是室内的主座位区;除了沙发外还有长桌,都是以复古风为主调的,刻意避开现代化感觉。而且另一端更为特别,完全是浪费空间的装饰──都是一些古董、皮箱、日常杂物和书本,旁边还有室内植物,那是风格营造和拍摄取景的范畴了。相信不是在山林区这些地方,也很难这样“奢侈”地安排空间了。
阳明山四季分明,景致怡人;除了是郊游赏景的好去处外,也是台湾传统的豪宅区域。要了解餐厅在风水上如何配合大形势,当然首先要由阳明山的地运特点开始阐释。
阳明山的风水优势,当然是其“蛇地”效应。古诀云:“木星转取生意,生意者,水也,因水能生木,固走脉象蛇,非风吹罗带,更有龟山镇守,蛇地成矣。”阳明山虽然四季分明,惟主要在于景观上而非天气上。温泉、河流及盆地都可以在大局内找到,可知人杰地灵的优势所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地带相传是“白蛇穴”入局。是否真的有白蛇聚集在地底当然不可易考究;然而这一带房屋外观装潢都不会以红色为主,据悉是为了避免破坏穴场的主调及不能“见血”。职是之故,若数整个山头最类似“白蛇窝”的地点,非这间餐厅莫属了,这正是先天和后天风水局的互配。
另外在细节处理上,客人都觉奇怪,为何这家在山路中峰回路转的餐厅,竟然没有任何停车位给客人使用,要到一段距离外才有地方停车,甚不方便。其实这除了是空气质素的考虑外,风水上也有避重就轻的顾虑。要知在类似斜路地段设停车场,其马路之来、去势多有改变之应。要和大局“白蛇窝”相扶,能造到来路不止也是风水上的一个选择。
坦白说,餐厅提供的食品较为普通,并没有什么惊喜可言。到访的客人也不是为了追寻精巧味道,而是以景致风情和特色格调为消费目的。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心灵所依的确是不容易之事;若能在用餐时体现相类感觉,已是十分愉悦的时报光了。笔者期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特色餐饮场地,为食客提供不同的心灵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