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
作为一家在中国拥有领先地位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战略性地从研发、医药制造、医学诊断、医疗器械、医药分销和零售以及医疗服务覆盖医药健康产业链的多个重要环节。今年7月7日,复星医药宣布将携手耶鲁大学许田教授成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该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现和培育创新项目,助力全球创新技术转化落地。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出席了该活动。
科技创新孵化平台项目介绍
今年7月7日,复星医药宣布将携手耶鲁大学许田教授成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以下简称“孵化平台”)。孵化平台将由复星医药全额出资设立,投资不超过等额人民币5亿,并聘请耶鲁大学许田教授为孵化平台的学术委员会主席。许田教授将全权负责孵化平台的整体运营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现和培育创新项目。
2016年初许田教授作为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就已开始跟复星医药团队一起工作,为复星医药在产品开发和战略投资领域提供前瞻性指导。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决定设立一个更加系统、长期、稳定、高效的全球性医药创新技术“深度孵化”平台,从而促成全球创新前沿技术在国内快速落地。许田教授在复旦大学获遗传学学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取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CNH Long讲座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他同时也是生长调控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以及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者,这些科学发现为肿瘤和其它十余种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标和药物;此外,许田教授还是piggyBac转座子、镶嵌遗传学等技术的发明人,拥有二十多项国际发明专利。他作为美国罗斯伯格(Rothberg)儿童疾病研究所科学委员会主席,曾参与投资孵化多个创业公司。
孵化平台旨在通过“深度孵化”的模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以国际化的科创转化为重点,实现全球创新前沿技术的转化落地,建立科创孵化长效机制,促进复星医药对接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技术和项目,进一步推进复星医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孵化平台将从科创项目投资孵化出发,未来重点关注精准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孵化,吸引国际顶级人才组建跨学科团队,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技术攻关,实现科创转化长效机制的建设,最终完成科创转化生态文化的塑造。”
复星集团简介及目前发展现状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在中国拥有领先地位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战略性地覆盖医药健康产业链的多个重要环节,从研发、医药制造、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到医药分销及零售以及医疗服务,为民众健康做出贡献。
复星医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持续专注于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等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秉承“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品牌理念,继续坚持“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2016年复星医药集团坚持产品创新和管理提升、国际化发展,主营业务继续保持均衡增长。2016年度,复星医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62,882万元、利润总额357,155万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16.02%、5.92%。
复星集团的创新研发近况
2016年,复星医药集团研发投入11.06亿元,较2015年增长33.23%。其中,药品制造板块的研发投入为人民币9.63亿元,较2015年增长38.03%。复星医药集团药品研发与制造板块的研发费用为5.72亿元,占药品研发与制造板块业务收入的5.6%。
契合自身竞争优势,复星医药集团的研发持续专注于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治疗领域,且主要产品均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016年,复星医药集团核心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共有18个制剂单品或系列销售过亿元,奥德金、优帝尔、头孢美唑制剂、阿拓莫兰等产品或系列销售均超过5亿元。
2016年,复星医药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专利申请达103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21项、欧洲专利申请3项、日本专利申请2项、PCT申请6项;获得专利授权30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包括美国专利2项)。
此外,复星医药集团加大了在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和小分子化学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单克隆抗体研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2017年年初,复星医药集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疫苗等项目 173 项,其中:6个项目正在申报临床试验、22个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42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截止2016年末,复星医药集团有6个单抗品种(10个适应症)获批中国临床,其中:2个产品已经进入临床三期;4个1.1类小分子创新药已获得临床批文。
◆复星研发创新之路
作为一家从上海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复星医药秉承“持续创新 乐享健康”的品牌理念,始终将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在研发创新方面,复星医药积极 “以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比如,携手全球知名院校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作设立VC基金,参股科技创业公司。目前已在上海、以色列、硅谷、波士顿投资参与了多个VC基金,在中国乃至全球设立了VC和天使投资网络,从创新源头寻找项目机会,为上海的研发、产业化储备项目。同时,与专业领域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如与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全球领先企业Kite Pharma在上海成立合营公司,合作研发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手全球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领导者Intuitive Surgical合作研发、生产针对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产品。此外,复星医药还通过开放多赢的创新机制,直接引进优秀科学家或技术团队内部孵化,如复星医药的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平台复宏汉霖,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单抗领域的领跑者。
复星医药的未来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始终保持创业初心,积极把握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动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上市,造福全球病患。
未来中国市场将围绕精准治疗和人工智能,结合美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聚焦包括肿瘤药物、肿瘤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在人类基因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医疗产业会发生巨大变化,而创新将可能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给我们中国的医疗产业带来,跳板式的发展机会。
最后,套用陈启宇董事长在今年3月30日公司业绩会上发言作为结语:“要把大健康产业做好。”
相关链接:
复星联手Kite Pharma 研发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中国肿瘤治疗领域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此次与Kite Pharma的合作意义重大,标志着复星医药在中国建立T细胞免疫治疗平台迈出了重要的、战略性的一步,有助于我们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全球领先的癌症治疗手段。”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此外,Kite Pharma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与复星医药现有产品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T细胞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处于前沿,Kite Pharma目前领跑于全球肿瘤T细胞治疗研发领域。其主打产品KTE-C19是一种研究中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及白血病,目前尚处于研发临床阶段。该产品也是本次合作拟引进的首个产品。
2016年12月,Kite Pharma宣布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就KTE-C19作为难治型侵袭性B细胞NHL患者的治疗进行滚动式申请。未来,合营企业可能继续引进Kite Pharma在研的后续产品,包括KITE-439——表达直接针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癌蛋白的TCR细胞治疗产品,及KITE-718——表达针对黑色素瘤抗原A3及黑色素瘤抗原A6(常见于膀胱癌、食管癌、头颈癌、肺癌和卵巢癌等实体癌的抗原)的TCR细胞治疗产品。
中外合营企业在上海注册成立后,复星医药与Kite Pharma将各占50%股份。根据协议条款,复星医药拟现金出资2,000万美元,Kite Pharma以其产品及专有技术独家使用权作价2,000万美元,各占合营企业50%股权。复星医药将另向合营企业支付4000万美元用于支付相关专利和技术费用.合营企业将根据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向Kite Pharma支付3,5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就KTE-C19产品支付销售提成。
创新研发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复星医药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创新的靶点也逐步聚焦于此,尤其在解决肿瘤难题方面,复星医药紧跟全球前沿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优的诊疗技术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