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创新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17-07-12 624
工业金属加工泵与过滤 展会报道
2017泵阀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广东省流体机械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立

广东省流体机械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立

6月8日,由荣格工业传媒及旗下《世界泵业——中国版》杂志共同举办的“2017泵阀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赛莱默、威乐、耐驰、莫诺、南京德蓝仕等15家公司的产品荣获年度创新产品称号。近50位获奖企业代表及协会领导等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和见证创新产品及技术给中国泵阀行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荣格泵阀创新奖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经过2个月左右的全国范围内的征集,共有23家公司的23项新产品或特定技术参与角逐,涵盖了①离心泵,②容积泵,③喷射泵和其他泵类,④阀门,⑤密封、辅助产品及其它五大类别。最终获奖结果15家,由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专家组成的资深评委团的独立评审决议及近万名微信投票结果产生,以表彰企业为推动我国泵阀行业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评委及颁奖嘉宾江苏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施卫东先生,在典礼上发言说:“泵阀是应用最广泛的通用机械,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有液体流动的地方,几乎都有泵在工作。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将泵分为不同种类,一般可分为叶片式泵、容积式泵以及其他原理工作泵,当然以叶片式离心泵为主。”

据统计,泵类产品的耗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以上,占全国总油耗的5%。因此,提高泵技术水平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明确提出,要“发展、推广高效率的泵类设备。通过完善泵的三元流场、二相流分析计算方法,改进加工工艺,使泵的能效达到8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提出,“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

施卫东特别强调说:“近年来,我国泵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国内泵企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低端产品上,重复制造、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端产品还要依赖进口。

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为止庞大的泵制造群体,仍没有形成几个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集团。即使我国最大泵企业,2016年产值也仅3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赛莱默公司2016年的业务收益已达到38亿美元了。

三是企业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战的层面上,有的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这种混乱的市场竞争格局,致使中国泵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得不到很快提升。

因此,我们说泵行业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用户的需求,只有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技术创新,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和开发市场,才能争取主动,扩大市场占有率。所以,今后泵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泵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包括内部流动机理、CFD分析、PIV测试、高速摄影、性能预测与优化设计等。

二是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用泵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火电、核电、油气运输、军工等领域的特殊用泵。

三是泵及泵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提高泵的运行效率,节能降耗。一方面,首先要提高泵本身的设计效率;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泵产品的节能运行管理水平,而这方面的潜力更大。

四是环境友好型泵类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通过无堵塞、全密封、无泄漏、低噪声、低振动设计,来减小泵运行对环境的干扰。

五是开展泵的大型化、高速化研究,不仅能够节能降耗,而且还有利于集中管理、自动控制,减少工程造价等。”

广东省流体机械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先生,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泵系统节能涉及的范围很广,衡量一个泵系统是否节能,不能只看能效,如果一个泵产品的能效很高,但它的可靠性差,寿命短,三天两头的闹故障而需要维修,且振动大、噪声高、泄漏量大、污染环境,这样的泵产品算不得真正的节能。另外,一个产品,如果制造成本太高,也算不得节能。

目前,国际上判定泵系统节能的依据是泵系统寿命周期成本。泵系统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从泵系统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维护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项成本的总和,包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运行成本(能源成本)及维护成本。通用规则是:以泵系统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为最节能。

这样看来,泵系统节能的研究范围已涵盖了泵技术的方方面面,甚至比泵技术本身宽广得多。

在泵系统节能研究方面,广东省流体机械技术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泵系统节能标准体系进行了规划,大致体系包括:泵系统节能设计、泵系统节能评估、各个泵产品的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等标准。

为此,我认为泵阀产品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泵系统节能或将寿命周期成本降至最低。

关于创新,有人认为,创新离我们很遥远;也有人认为,创新极易被人抄袭,投入太多,不值得。我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是唯一能使企业持续增值的因素。

创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本次获奖的产品中有一款屏蔽泵。屏蔽泵的转子部件通常采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使用泵送介质来自润滑,如果润滑状况不良好,极易产生磨损和能源损耗。假设将滑动轴承更换为永磁悬浮轴承,就可极大降低磨损和振动,并且可进一步提高转速。

还有就是使用新材料。碳纤维——人称“材料之王”,超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假设将碳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单螺杆泵,以取代定子的橡胶材料,或者用于隔膜泵,以取代隔膜的塑料材料,可极大提高泵的使用寿命。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产品创新。

前些日子网上先后报道,中美下一代核潜艇均使用轮缘式推进器。该推进器实质是永磁同步电机和泵轮的高度集成,其优点是:推进效率极高、噪声低、节省舱室空间。虽是高端产品创新,但其原理也是浅显易懂的。

所以说,创新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