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汽车座椅巨擘的大动作
数据显示,在全球,每3件汽车座椅中就有1 件是来自安道拓(ADIENT),这家在全球范围33个国家设有230家制造装配工厂以及12个研发中心的汽车座椅行业领导者,为各个类别的机动车和各大汽车制造商生产并提供汽车座椅产品,产品覆盖整椅系统到单个零部件(座椅骨架、机构件、发泡、面料、面套等),从OEM客户下单到产品交付只需要短短90分钟。每一年,安道拓为超过2,500万辆汽车提供产品。
2016年10月31日,安道拓从江森自控正式拆分出来,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开始运营(同期在纽交所上市),并接连传出在美国西海岸圣何塞市(San Jose)新开研发中心、底特律中心新建全球总部,以及今年1月在中国上海成立地区总部办公室、其合资企业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还计划在常熟市开设一家全新座椅机构件工厂等重磅消息。
安道拓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戴琳女士(Darlene S Knight)
独立后,安道拓首季度财收净收达1.49亿美元,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92亿美元,增长势头高歌猛进。
当外界还在纷纷揣测,这一次独立前行的汽车座椅大佬将进行怎样的全球战略调整,并会对中国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在前不久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答案逐渐明朗了……
中国市场:重要的三分之一
“2016财年,安道拓合并报表的收入达170亿美元,非合并销售收入70亿美元;此外,汽车内饰业务的非合并销售收入达到80亿美元。欧洲/非洲、美洲,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三大市场平分秋色。”安道拓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戴琳女士(Darlene S Knight)在媒体见面会上分享道。而占据整体业务总量30% 的中国市场无疑为安道拓这一组漂亮的财务数据贡献巨大。并且,在公司提出的“五年里程碑”所要夯实的七大方向中,“中国”成为特别强调的区域,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让我们通过数据更直观了解一下安道拓与中国——过去的2016年,安道拓中国的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排除外汇交易的影响,安道拓未合并报表的座椅业务收入每年都以约13%的速度增长,其来源主要来自中国的战略合资企业网络。同时,在中国市场乘用车座椅领域,安道拓更是占有45%的市场份额,近乎半壁江山。在戴琳女士看来,成功关键与公司积极布局密不可分,“我们在中国现有17家座椅合资企业,并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长,这为整体业务带来了迅猛的发展。我们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追求与合作伙伴共赢的目标。”目前安道拓在中国共有67家制造厂,全球12个技术中心就有4个设在了中国,分别在上海(2个)、长春,以及重庆。有超过1,300名工程师在其中工作。此外,安道拓还与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稳固、密切的合作。
从安道拓中国过去25 年的发展及规划中,不难发现,既有牢固的全球合作伙伴,也有很多中国本地的OEM业务,其中包括大型OEM公司,也有小型整车厂。“我们希望能够非常灵活地与整车厂一起合作和工作。我们目前在中国的客户多样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好——40%的客户是欧洲的整车厂,19%是中国整车厂,22%为北美的整车厂,还有19%是亚洲其他国家的。”据了解,一直以来,从传统车企到新势力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安道拓在全球范围皆有广泛合作,并且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客户的份额超过总体业务的14%,这也为未来的持续性以及“跑赢”市场平均增长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安道拓也积极加强自身的制造能力。据悉,安道拓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就计划在常熟市开设一家全新座椅机构件工厂。预计新工厂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万平方米,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新工厂将配有生产座椅机械部件的各项能力,如:工程、测试、样件试制和制造等,要生产滑轨、调节器、锁止系统和相关部件,将为中外各大汽车制造商提供产品,客户包括:大众、通用、福特、宝马、戴姆勒、上汽集团、马自达、本田、长城和长安等。
安道拓于2017上海车展推出的AI17 概念座椅
未来,除了在中国本地市场千人汽车保有量将从现有的106辆增长到2025年的176辆外,中国的整车厂同样也希望在中国以外的汽车市场获得增长和成功,“到2025年,预计这些整车厂在海外的生产会超过250万辆汽车。”戴琳女士透露,“我们现在已经和大部分在中国的厂商开展合作,在海外为他们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未来趋势催生汽车座椅系统新技术
当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国2,000万辆汽车年产量之后再难有很大的井喷式增长时,而安道拓却似乎站在了一个更具全局观的角度来看市场。在他们眼中,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未来、共享出行,还是中国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令家庭用车升级为SUV、MPV……这些都令汽车座椅供应商嗅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商机。
安道拓全球创新副总裁Richard Chung先生特别有感而发地聊起了中国的“共享热”,“我本人这次就亲自体验了一把摩拜单车,非常方便。有人对共享模式能否在中国行得通持保留意见,但是到上海街上看看,你就可以放心,共享模式一定能成功。十年前我们看到上海人不再骑自行车,而改为骑电动车,现在又重新回到自行车大国——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相信共享经济即将到来,这将影响包括汽车在内的多个领域。”
安道拓全球创新副总裁Richard Chung 先生
而我们的价值观是如何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而发生改变的呢?这些对于汽车市场又将带来哪些影响?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座椅厂商的新契机又在哪里?
Chung先生给出了答案——“共享时代”将催生人们从物品的“拥有权”,发展成为“会员制分享”的模式;同时还将拓展到“体验”方面——我们将从关注“汽车”,发展成为关注“移动性”本身,更关注如何从A到达B,这个成为了关键。还有“利润优先”的企业运营准则也已经开始被“以人为本、环保”为先的理念所替代。而“共享汽车”为座椅或汽车本身带来的挑战则在于“是否能够快速切换、提供给不同乘员的各异需求”。
再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内饰将成为消费者们关注的重点。其中的座椅系统将改变和提升驾驶过程中的体验和互动,传递更多情感和物质的享受。安道拓也已经和许多领先的研究机构在进行这一块的合作。
提到无人驾驶汽车中汽车座椅的变化,Chung先生则表示,“首先,两年前我们在车展上就展示了一个概念作品ID15——前座椅可以进行18度旋转,能令前座乘客更加舒适,他们还可以180度往后平躺。今年早些时候的底特律车展,我们的研发合作伙伴延锋也研究出了自动化4级水平的概念展示车XiM17,其中无人驾驶特征更为明显。”在2017上海车展,安道拓则推出最新的AI17概念座椅,拥有15项创新技术,可应用于第3和第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这款为下一代(2020年)汽车度身定制的未来座椅系统,已经可以探出一些趋势门道——可让座椅主动“欢迎”乘员的旋转底座。后排座椅的坐垫骨架可折叠收起,变成薄型的“体育馆”式位置,从而腾出更多空间存放大型物件。同样这一款概念座椅还考虑到了私密性,如果不想进行互相对话,可以通过竖起一块私密挡板,与边上人可以完全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