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东莞,曾经的“世界工厂”,台商占据半边天。近年来,这些印象正在扭转。台商撤离、转移、招工减少……有人唱衰,有人唱好,但多是旁观意见。真实感受或许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一二。
本期,我们采访了来自东莞大朗海山油压机械厂的陈雨水总经理。海山油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专业的台湾橡胶油压机械生产者身份进入东莞。近二十年过去了,生产设备,也涉足橡胶制品生产。在这些角色变换之间他们是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的呢?让我们且听陈总娓娓道来。
本刊:新年伊始,开工大吉。在进入主题前请陈总先跟大家谈几句新年感想。
陈总:年前没有机会跟大家拜年,在此先跟大家说声新年好!新年新气象,祝同行同业,祝我们的广大客户,祝各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遂,生意兴隆!
本刊:这几日,各行各业已陆续开工。海山节后的开工状况如何?
陈总:元宵刚刚过,年就算过完了。从初九初十开始就已经有员工陆续返厂,到今天为止已经悉数到齐,使得工厂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运转。海山的大部分员工都是老员工,公司的放假收假规律多年来大同小异,每年大家都能按时回来,开工状态很理想。开工以来,部分工作都是承接去年年底项目,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始。
本刊:据悉,海山橡胶油压机械源自台湾,创立于八十年代,很早便在大陆设立分公司,这其中的发展历史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陈总:没错,东莞大朗海山油压机械厂源自台湾海三工业有限公司。在台湾,海三创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专业做橡胶油压机械的设计、生产、销售。随着海三的橡胶油压设备在大陆地区的销售工作不断展开,需求上升,为更便捷服务客户,1999年,我们在东莞设立分厂,以海山命名作为区别;同时又在香港、上海设立了销售分支点,由此形成了台湾总公司以海外市场为主,东莞海山以国内市场为主,并以香港、上海销售团队为呼应的局面。
使用海山油压设备的生产现场
本刊:相对而言,海山作为台资背景的橡胶设备企业进来大陆市场的时间比较早。
陈总:是,这个的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三来一补”政策施行,开启了台企进入东莞建厂生产的序幕,先是制鞋、成衣,后到电子产品之类,一时之间台企云集东莞,盛况非凡。(台资的)橡胶设备企业也在此时随着这股浪潮进入东莞。在橡胶设备同业中,海山可谓较早“登陆”的一批,至今不知不觉已经十七八年。
本刊: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东莞海山公司的发展现状如何,譬如规模,员工人数及产量等?
陈总:我做事比较谨慎求稳,在经营上觉得公司的发展不能单凭“规模”或“数字”去衡量,更喜欢细水长流,扎实稳步地做公司,因此没有一味地追求公司的扩充和规模。过去的十年,可谓中国橡胶行业的黄金十年。即便在那样的突飞猛进时期,海山还是保持在五十多人的员工规模,30-40台月产量的精细化作业。精工细活得来的产品精准耐用,这是对客户最好的交代。
待硫化的橡胶杂件
当然,这是公司高峰时期的状态。我们都知道,经过高速发展后的中国橡胶行业在2009-2010年左右迎来转变。我们作为其中一员,生产销售态势也迎来了分水岭,中国橡机进入了相对饱和的状态。这几年橡机行业的竞争,其激烈程度已经不足以用“微利”来形容,不少企业甚至无利可挣,悄然退出。因此,公司也顺应形势,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本刊:都有哪些策略呢?
陈总:叹气生意难做其实没什么用。承认事实才是最重要的。市场如人一样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它也有萌芽、成长、平稳、衰落的过程。如今,国内的橡机行业处在饱和的平稳时期,需要比以往更具耐心。所以,在产品上,基于客户需求,“定制”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经过长期的积累,海山靠的都是口碑营销,来的都是老客户,彼此的熟悉使产品定制更具差异化,更细致。
本刊:我们发现,海山旗下的产品类型不少,但每一分类的型号都不多,走的都是经典机型路线,这个是否源自您上述的策略?
陈总:不错。在我们的常见外宣资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传统机型、经典机型,满足一般需求,无需花俏,在于经典而不在多。然而在这些陈列型号背后,更多是根据各客户不同需求的定制机型。但根据商业保密原则,我们是不会进行信息呈现的。
本刊:根据您对市场的了解,目前在橡胶行业,市场对哪一类型的机械需求比较大,这类机器的市场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海山如何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
陈总:根据海山的销售情况而言,我们的200T和250T的抽真空硫化机是比较畅销的。耐用品质好,一直是海山设备的强项。如,我们的250T-3RT真空前顶平板硫化机,采用FCD50球墨铸铁一体铸造成型,强韧,精度高;采用德国高精密真空泵,马力足又耐用;真空罩内成型,原料流动性佳,减少制品气泡产生的现象等等。还是那句话,实打实的实用、耐用就是我们的竞争核心。
本刊:海山产品的销售渠道都有哪些?
陈总:海山的销售渠道相对传统。正如刚才所说,海山的客户都是老客户,有的已经长达十多年之久。分工厂设立初期主要由香港和上海的销售团队开拓业务。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客户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维护了,毕竟已经很成熟。
橡胶杂件成品
另外一个渠道就是以阿里巴巴(1688)为窗口。海山开设这个电子店铺已经十二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当然,对于橡胶机械这个行业来说,网络销售有一定的限制性。网络主要还是以产品展示、问询为主,相当于通往客户需求的一个便捷窗口吧。
本刊:据悉,海山除了设计、生产、销售油压机械,也有橡胶制品的生产,主要是哪一类?
陈总:我们仍以油压机械业务为主,橡胶制品的生产只占少部分,主要以橡胶杂件为主。做机械与做橡胶品的本是一家,在进行机型研发设计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是对橡胶制品的了解。加之,平常我们的圈子里有不少来自电子产品领域对于橡胶制品的需求,久而久之海山有了橡胶制品的业务。
洁净的生产环境
本刊:有没有往橡胶制品领域更前一步行进的想法?
陈总:暂时没有,相反,我们正在对这个板块的业务进行规模控制。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还是专心一事比较好。虽说,常常有人说什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或什么“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但我觉得这个时代走得太快,人走得懵懵懂懂,忙忙碌碌,太过浮躁。尤其是当下这种经济环境之下,有时候静一静,慢慢来,想一想以后的路如何走未必是坏事。
本刊:没错,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回顾海山来东莞设立之初的大环境,跟现在比,您觉得有什么变化?
陈总: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多了。据说,东莞在高峰时期光是台资企业就有5000到6000多家,现在撤离了一大半。暂且不追究这些数据的确切性,仅凭主观感受,走在东莞的街头你就能感受到,连同企业的减少,这里的常住人口也减少了,至少不是以前的熙熙攘攘。市场经济的规律不会跟任何人讲情面。当市场空白时,它“拥抱”你;当人口红利消失,用工用地成本攀升,它“驱逐”你。产业转移成为不争的事实。海山所做的努力,就是去适应,把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