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PCHi首届医学美容论坛:专家与您面对面

来源:PCHi 发布时间:2017-02-08 911
个人护理品原料配料其他包装设备及材料 展会报道
会议亮点: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爱美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前往医院进行微型手术,以达到普通化妆品无法实现的美容效果。医学美容日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为此,PCHi特邀大批量权威医师莅临会议现场,与原料研发人员共同,从临床与产品实际研发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
会议亮点: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爱美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前往医院进行微型手术,以达到普通化妆品无法实现的美容效果。医学美容日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为此,PCHi特邀大批量权威医师莅临会议现场,与原料研发人员共同,从临床与产品实际研发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
 
推荐人群:皮肤护理研发人员,医院医师及学员,市场人员,关注医学美容的业内人士等
 
时间:2017年2月21日 10:00-17:00
地点:3层5号展馆-D会议室
主持人:李利  教授
合作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赞助商: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10:00-10:40 护肤技术在皮肤问题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演讲嘉宾
梅鹤祥,销售及市场总监(大中华区)
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嘉宾背景
超过15年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以及在化妆品领域10余年的年的服务经历,熟悉化妆品领域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洞察。梅先生和Symrise中国团队在敏感肌肤、防晒、传统防腐剂替代以及美白等领域创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
德之馨来自德国,是世界领先的化妆品原料制造商,是全球最早提供防晒技术的企业之一,同时在敏感肌肤、传统防腐剂替代以及美白和植物成分等领域居于领导地位。从1874年起,历经百年发展,德之馨和众多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为这些企业提供符合国际趋势的解决方案和领先技术。
 
10:50-11:30 空气污染与皮肤敏感
 
演讲嘉宾
李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嘉宾背景
李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2000年~2005年 留学法国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获皮肤科学博士学位及皮肤科高级专业医师研修证书。目前任华西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化妆品评价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
李利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对皮肤病的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有深入研究。关注损容性皮肤病诊治和激光、射频、电疗、果酸活肤,注射、填充等高新美容技术。擅长化妆品不良反应诊治、医学护肤品研发、评价、临床应用和咨询。在国内率先传播皮肤无创检测技术,开展皮肤功能学和影像学的无创测量;皮肤保健与化妆品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率领博士生团队从事天然植物药防晒抗氧化、真皮干细胞抗衰老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皮肤美容主诊医师考核;线下(四川大学)-在线(MOOC)开讲文化素质课“化妆品的赏析与应用”,主持省并参与国家级“美容皮肤主诊医师”考核工作。主持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数十项。发表文章200余篇,主编本科教材《美容化妆品学》、参编/译专著10余部。在全国、省市级行业学术组织任职。在多个专业学术杂志中任编委。
 
13:30-14:10 VISA在皮肤医学美容诊疗方案设计及护肤品指导中的价值
 
在皮肤美容医美诊疗方案设计和护肤品指导中,visia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皮肤问题,预测诊疗方案后的相关皮肤反应,正确指导医美方案设计和护肤品选择及使用。
 
演讲嘉宾
齐显龙
皮肤病学博士、院长、技术总监
重庆光博士医疗美容
 
嘉宾背景
齐显龙:第四军医大学皮肤病学博士,原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光博士美业集团技术总监、重庆光博士医疗美容院长。  
发表中英文文章数十篇,主编《皮肤科医生教你选择化妆品》《敏感皮肤保养和诊疗》。 学术专长为:敏感皮肤、化妆品选择指导、痤疮、激光美容。
 
14:15-14:55 毛发疾病研究进展
 
毛发是机体健康的外表重要标志之一,涉及毛发的疾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后天获得性脱发疾病的非瘢痕性脱发包括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牵拉性脱发等。目前毛发疾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皮肤镜应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脱发疾病、生物制剂使用于斑秃、雄激素性脱发的有效治疗等等。
 
演讲嘉宾
章星琪
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嘉宾背景
章星琪,女,教授,博士导师,毕业于澳大利亚南澳州Adelaide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学院皮肤科科室主任、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从事皮肤科临床医教研工作近二十年,对皮肤免疫性疾病及各种少见、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专长包括临床皮肤性病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病理学,皮肤神经内分泌学。 医疗专长主要有毛发疾病尤其是斑秃,男性激素源性脱发和各类瘢痕性脱发;风湿性疾病尤其是红斑狼疮;其他尚包括皮炎湿疹;真菌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以及精神因素和应激反应导致及加重的皮肤疾患等。
 
主要研究方向
毛发生物与病理学,毛发疾病临床与发病机理,皮肤免疫学及自身免疫学,皮肤神经内分泌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毛发疾病尤其是斑秃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性治疗,对重型斑秃的治疗选择,和对原发性瘢痕性脱发疾病的早期诊治;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重点在于调节性T细胞对自身免疫病理损伤的抑制作用和治疗作用。
 
15:00-15:40 光防护的新进展和新策略
 
正如E. Dupont在《皮肤面临的挑战岂止紫外线》所描述的,人们对日光防护的认识从最初的美酮晒黑时防紫外线晒伤(erythema)、到防止紫外线诱发的皮肤癌( carcinoma)、直到世纪之交所确认的防止紫外线长期辐射诱导的早老化(preaging),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紫外辐射的认识不断完善,防紫外辐射的产品也越来越全面。从最初(1935年), Eugene Schueller的苄基水杨酸油性防晒品,到如今的广谱防晒产品,品种越来越多,剂型也多种多样。但在选择防晒产品时,消费者仍然面临很多困惑。我选的产品防护力够吗?所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UVA、UVB对皮肤的影响, IRA对皮肤早老化的影响的生物学机制也逐渐明朗。
 
演讲嘉宾
刘玮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皮肤病医院院长
 
嘉宾背景
刘玮,男,全军皮肤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6年~1998年赴荷兰做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皮肤病性病专业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皮肤光生物学、化妆品皮肤病及化妆品功效性评价的研究方面深有造诣。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组织编写《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等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代表著作《现代美容皮肤科学基础》,《皮肤科学与化妆品功效评价》。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及美容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国际皮肤科学会(ISD)会员。目前任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编委。
 
15:45-16:25 天然植物类医学护肤品的研发思路
 
本文将根据医学护肤品的特性,依据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特性:敏感性皮肤、干性皮肤及其相关皮肤病(皮炎湿疹、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油性皮肤及其相关皮肤病(痤疮等),阐述医学护肤品进行研发。研发需遵循的原则:
一、医学护肤品的定义:
医学护肤用品是一种能恢复皮肤屏障,具有功效性,安全性,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等易引起皮肤敏感的添加剂的护肤品。
二、天然植物类医学护肤品的研发—源于临床需求
  临床上很多皮肤病都存在皮肤屏障受损,且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能加剧皮肤屏障受损。因此,需要使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抗敏的医学护肤品。
三、天然植物类医学护肤品的研发过程
1.医学护肤品的特性:成分多来源于天然;经过实验明确其功效性;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按照GMP标准生产。
2.天然植物类医学护肤品的研发过程:通过多种植物广筛、粗筛和复筛,有效成分的提取,后处理技术,配方制剂技术的系统集成,实现了产品工业化生产。
 
演讲嘉宾
何黎 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疗美容科主任
云南省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
 
嘉宾背景
何黎,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疗美容科主任、云南省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是教育部创新培育团队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全国痤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全国光医学及皮肤屏障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诊断机构负责人、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
担任亚太皮肤屏障研究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及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及皮肤美容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及光医学、皮肤屏障学组组长、云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皮肤病与性病》杂志主编及《中华皮肤科杂志》、等9 个国家级杂志编委。其主持的“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 项,获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主编书籍6部,申请并受理专利5 项,发表论文230 多篇,其中SCI 收录12 篇,特别是痤疮相关基因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云岭学者。
 
16:30-17:10 皮肤屏障与皮肤美容
 
对皮肤而言,皮肤屏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皮肤屏障指抵御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外皮;狭义的皮肤屏障是指由砖墙结构构成的皮肤最外层。在日常生活与医疗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影响皮肤屏障生理结构及功能的因素,导致不良的皮肤屏障现象,以至皮肤敏感,屏障功能下降,具体表现为各种皮肤指数的改变。骆主任将从皮肤屏障的生理结构、医学结构、医美功能等角度进行阐述,希望通过此次授课,对医美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演讲嘉宾
骆丹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嘉宾背景
骆 丹,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皮肤性病学科)带头人。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博士后研修于美国波士顿大学皮肤科。是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及省人事厅六大高峰人才。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以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等等的皮肤学科相关的国家及省级专业委员会中有一定的学术兼职。任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临皮杂志副主编及其他多种杂志编 委。参加国家卫计委《皮肤性病学》研究生教材、5年制统编教材、八年制教材、英文版教材及双语教材编委工作。
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30余年,硕士期间从事皮肤免疫相关工作,博士期间主攻性传播疾病的临床与科研,2000年赴美博士后学习了皮肤光损伤与光老化修复的基础与临床,近10年较多接触了损美性皮肤病诊疗相关的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临床方面奖励3项。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近50位。主编著作4部参编10余部。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