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8亿美元,麦当劳中国公司的大部分股权终于卖了!从2016年3月31日宣布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至今整整9个月,1月9日麦当劳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最终买下麦当劳中国的是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
买方各占多少股权?
1月9日,麦当劳方面发布了一份通告,名为《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与麦当劳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发展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新公司将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的最大特许经营商》。
通告显示,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NASDAQ:CG,“凯雷”)和麦当劳(NYSE:MCD)今日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二十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通告称,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收购对价将部分以现金方式及部分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结算。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有28%和20%的股权。
对于这次达成的交易,麦当劳方面继续看好中国市场并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产阶层的持续扩大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消费领域增长迅速。中国的就业人口大于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但中产阶层的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居民在休闲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将持续增加,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因此,预计西式快餐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麦当劳将变成特许餐厅?
麦当劳的通告还表示,各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的业务,包括开设新餐厅(特别在三、四线城市)、提升现有餐厅的销售额,以及在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 多家新餐厅。按此速度,相当于每年开设300家餐厅,这比麦当劳去年大约250家餐厅的开店速度大大提升。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直营和特许经营餐厅超过2400家,在香港超过240家。
麦当劳中国管理层会变动吗?
麦当劳中国出售控股权组建新的董事会后,麦当劳现有的管理团队会发生变化吗?
麦当劳通告显示 :该交易仍有待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预计将于2017年年中完成。而交易完成后,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将分别来自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和麦当劳。麦当劳现有的管理团队会保持不变。
据悉,中信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先生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并购团队联席主管杨向东先生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
“相信过渡期内暂时不会改变,预计两年内保持稳定”,有业内人士分析也认为,职业经理人不会有太大的、很快的变化。
入局者真的与餐饮食品无关吗?
从公开信息看,此次入局者业务与餐饮、食品并没有太大关联,然而麦当劳今天通告中最后有一段不太惹人注意的话:中信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表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我们将和现有管理团队以及包括北京首都农业集团等众多合作方紧密合作,不断拓展和改进业务,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首农集团,尽管通告中一笔带过未有具体细节披露,但是知情人士向胡说有理透露,“首农集团一直参与竞购麦当劳,而在过程中,最开始中信和首农是竞争关系,但是后来却变成了合作伙伴”。
“中信方面是在第三轮竞购中加入进来的,其自身也在进行多元化布局,对农业和餐饮消费者业务充满了兴趣”,知情人士向胡说有理透露,中信也很清楚,其在餐饮食品方面背景不强,如果没有相关产业的协同去收购麦当劳,则很难有太大的作为;而在中国农业食品板块,很少有首农这样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这也是随后双方联手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联手将会使得产业计划更加完美。
据了解,作为北京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首农集团在产业链上拥有多元产业优势,包括鸡肉、猪肉、乳品、蔬菜、调味品等完整产业链条,旗下拥有华都肉鸡、三元牛奶、金星鸭业(供应全聚德烤鸭)等。
“中信将联手首农集团控股54.4%的首农股份,目前华都肉鸡等资产属于首农股份,这些与麦当劳的产业匹配度非常强”。知情人士透露,中信将入股首农股份,入股比例大约在10%左右,目前整个投决会已经完成,正在评估履行阶段。
麦当劳中国今后还卖汉堡吗?
就在上个月,麦当劳整合了数字化硬件、个性化产品与人性化服务的“未来2.0”餐厅在深圳首次亮相,当时就未来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入并控股麦当劳中国后、新的大股东是否会影响麦当劳既定的未来一系列战略规划的问题,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当时表示,在与战略投资者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个宗旨,要与他们有一个共同分享的目标,那就是快速发展麦当劳中国业务,释放麦当劳更多的潜力。
有业内人士向胡说有理分析认为:新的股东进入后对麦当劳中国发展肯定有重要话语权的,在开店速度和规模方面,双方肯定要进行协商,譬如如何更好的本地化,产品又如何更好地升级,毕竟这些年在“本地化”方面,麦当劳并没有肯德基那样做得顺风顺水。新的战略伙伴进入后,麦当劳未来将会获得相当大的本土企业支持,不管是首农为主,还是首农和中信,他们将从政府关系到地产资源、资金链、产业链等多个方面为麦当劳中国提供支持,而这也是麦当劳未来在中国市场发展以及与肯德基的竞争中是至关重要的。
诚如麦当劳所说的,未来各方协同,将在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